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刘进安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刘进安12.jpg

刘进安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教授、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美术家协会理事;北京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1]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 刘进安

别 名 : 大漠,晋盦,晋安

国 籍 : 中国

出 生 地 : 河北大城

出生日期 : 1957年9月16日

职 业 : 画家

毕业院校 : 河北师范大学

代表作品 :《三山百士图》,《正面大陶》

人物介绍

人物介绍刘进安(1957.9—) 别名大漠、晋盦、晋安[2] 。1957年9月16日出生于河北大城县。1978-1982年就读于河北师范大学美术系,1982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美术系,留校任教。1984年在南京艺术学院进修。1999年调入首都师大美术系,现为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美术学院院长、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上海中国画院外聘画师,中国美协会员,北京美术家协会理事,北京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代表作品代表作品有:中国画《三山百士图》、《正面大陶》、《正面男人》、《看美国大选》等,出版连环画有《运河英豪》、《高粱血酒》等[3]

主要展览有1987年,南北方九人中国画联展,天津。1989年,中国新文人画展,北京。1993年,世纪末中国画人物画展,北京。1994年,水

墨延伸——国际艺苑中国画人物画展,北京。1995年,'95张力和表现水墨画展,北京。1996年,当代水墨画现状展,北京。1997年,新文

人画展,北京。1998年,上海美术双年展,上海。1998年,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深圳。1999年,水墨延伸——水墨人物肖像展,北京。

1999年,世纪之门——大型艺术邀请展,成都。2000年,中德艺术家作品邀请展,北京。2000年,水墨延伸-——百年金融,上海。2000

年,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深圳。2000年,传统与改变——中国现代水墨和雕塑展,法国。2001年,水墨本色——中国画展,北京。2001

年,水墨延伸——人物、山水、花鸟展,北京。2001年,实验水墨二十年展,广州。2001年,中国画百年展,北京。2002年,水墨新纪元

——当代水墨画两岸交流展,台湾。2002年,裂变、蜕变——中国现代水墨艺术,台湾。2002年,2002当代韩·中代表画家联合展,韩国。

2002年,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深圳。

艺术经历

1957~1981

1957

(农历)八月二十三日生于河北大城(古郡平舒)。

姓刘,名进安,曾用名晋盒、晋安。

1964

就读河北省大城县广安小学。


1966

文化大革命”运动开始。家兄在一面墙壁上临摹《毛主席去安源》画作。始知绘画。

1973

画家秦征、边秉贵、汪国风、陈继荣等到家中做客,遂对绘画发生兴趣。

1974

在《廊坊日报》发表第一幅黑白画,画名《小将上战场》。

冬,高中毕业。

1975

3月,创作工笔画《春晓》,入选河北省美术作品展。

5月,到大城县电影管理站做宣传工作。

1978

3月,考入河北师范大学美术系。师从李明久、齐梦慧。

1980

创作连环画《鸡鸣山下》,与李明久合作,黑龙江美术出版社出版。


夏,创作《心潮》。

秋,作品《心潮》入选第二届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新观察》杂志发表。秋,随李明久、许勇到娘子关写生。

1981

春,与同窗张立祥、陆成纲、崔清明赴西安、三门峡、华山艺术实践。

夏,绘制毕业创作《父老乡亲》。

8月,入选河北省庆祝建党60周年美术作品展。

1982

3月,大学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留校任教。

春,创作《卖炭翁》、《李逵探母》,入选由中国画研究院举办的命题画大赛展。

1983

春,与学友陈卫健走井陉,赴涉县画矿工、画太行山人。

秋,创作《庚子血》。

1984

春,陪同李少文先生游毗卢寺。

5月,创作《矿工》、《太行山老人》。

9月,至南京艺术学院进修,师从王孟奇、方骏。


10月,中秋夜,同窗刘克训为我做花鸟手卷。创作《田横五百士》、《古老的太行》与水墨头像作品。

10月,连环画《运河英豪》参加第六届全国美展。

1985

春,水墨头像四幅发表在《艺苑》杂志封面。李小山评介文章:《读刘进安的画》。

春,创作《失去笔墨的人》、《人的涵量》、《郭石头》等。

夏,《迎春花》、《江苏画刊》、《连环画报》先后介绍作品。

夏,与王珉女士结婚。

秋,在南京遇李洋、刘郝并赴安徽歙县郊游。

1986

初夏,《运河英豪》获第三届全国连环画绘画二等奖。

夏,连环画《雪线下的烈焰》获河北省优秀作品奖。

6月,儿子刘谷子出生。

夏末,创作连环画《红高粱》上、下卷,广西美术出版社出版。

1987

3月,水墨头像等作品参加“南北方九人中国画联展”。天津美术学院展出。

与王孟奇、方骏、李明久游苍岩山、毗卢寺。

5月,在中央美院卢沉工作室代授水墨人物写生课。

6月,连环画《运河英豪》获河北省文艺振兴奖。并记二等功。


7月,至北京参加由日本画家加山又造主持的“日本画研修班”,学员有:孙志钧、田黎明、申少君、张小鹭、刘进安等。

9月,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

1988

9月,作品《失去笔墨的人》等在香港《美术家》杂志上发表。

10月,出版《刘进安今日水墨画》贺年片。由广西美术出版社出版。

10月,在卢沉工作室代授水墨构成课。

10月,参加“南北方中国画联展”。在南京博物院展出。

1989

4月,参加“首届中国新文人画展”和研讨会。

6月,与李乃宙、田黎明赴邯郸绘制陶瓷。

7月,创作《查无此人》、《道白》、《物主》、《墨道》、《天梦》等系列作品。

8月,同台湾地区画家陈久泉赴涉县王金庄考察写生。

1990

7月,《逍遥图》等山水作品参加“太行风情中国画展”,在香港地区集古斋展出。

9月,作品《人物肖像》等参加“中国新文人画展”,在中国画研究院展出。

1991

5月,作品《田横五百士》等及文章《中国画现状琐谈》收入《现代画家谈绘画技法》一书。

7月,创作《憩息》、《围绕》、《不知》等作品。

8月,由香港经济贸易出版社、广西美术出版社联合出版《刘进安画集》。

1992

1月,《水墨头像》系列作品刊登在《中国现代线描精选》,江西美术出版社出版。


4月,作品《物主》收录于1992年《中国画年鉴》,新华出版社出版。

5月,作品《墨道》等编入《现代人物画库——人物画集》,河南美术出版社出版。

6月,台湾地区《美术家》杂志介绍作品。

水墨头像构成系列作品编入《现代中国画集》,天津杨柳青出版社出版。

7月,台湾地区《艺术家》杂志介绍水墨作品,王焕青评介文章《刘进安心灵的北方》。

9月,参加中国水墨人物画创作座谈会。中国美协艺委会主办。

1993

2月,台湾地区《艺术家》杂志介绍作品,王焕青评介文章《刘进安图画界说》。

毛建雄评介文章《刘进安的天梦》。

《刘进安中国画展览》在台湾地区王家美术馆展出。

作品《弃我》、《物主》、《围绕》、《不知》、《憩息》、《生存》在《江苏画刊》杂志发表。孙金韬评介文章《另一种轨迹——刘进安水墨画近作》。

出版《当代中国画技法赏析——刘进安水墨肖像画创作》,广西接力出版社出版。并参加在北京国际艺苑举办的该丛书首发式和作者作品展。

5月,水墨小品参加“路在脚下——中国新文人画展”,并赴福州参加该展览活动,游武夷山。

作品《围绕》、《憩息》等被编入《中国现代水墨画六人集》,在北京荣宝斋参加该书作者作品展。

6月,作品《查无此人》、《道白》、《天梦》在《画廊》杂志发表。《烧焦的棒子秸》、《大秋图》作品《人奔图》、《老者》在《河北乡音》杂志上发表,李小山评论文章:《为刘进安的画所写》。

7月,作品《烧焦的棒子秸》、《大秋图》等参加“世纪末中国人物画展览”并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作品《墨道》、《谈语》,录入“大陆中青代美术家百人传”。台湾地区出版。

破格晋升副教授。任河北师范大学美术系副主任。

赴北京参加“纪念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全国百名书画家笔会。

1994

4月,作品《全人》等被编入《中国画家手稿》,江西美术出版社。

作品《烧焦的棒子秸》编入1993年《中国画年鉴》。江西美术出版社出版。

创作作品《无畏》、《陈述》、《墨道》等。

9月,作品《无畏》、《陈述》、《墨道》等参加“水墨延伸——中国画人物画展览”。

作品《陈述》等和短文《一片纸》在《中国画》杂志发表。

1995

1月,作品《无畏》和短文《一线一墨》在《美苑》杂志上发表。

5月,赴南京艺术学院参加“中国人物画邀请展”学术活动。

7月,作品《烧焦的棒子秸》、《墨道》编入《95中国水墨》画集,新华出版社出版。

8月,创作《我们都是》、《反正我们是》、《静物》等。

9月,作品《无畏》等在《江苏画刊》做专题介绍。易英评介文章《大而无法——评刘进安的近作》。

10月,作品《我们都是》、《反正我们是》、《静物》参加“95张力和表现水墨画展”。

12月,与友人石虎、李洋、梁占岩至永乐宫、晋祠等地考察。

1996

4月,创作《家山林外》、《云间人世》、《心游万壑》、《云渡青林》、《小窗人静》。

5月,创作《丙子水墨》之一、二、三、四系列及《天淡》、《生自天然》。

6月,创作《大肖像》、《亭亭秋水》、《人意天公》、《结构》、《三个受害者》。

8月,作品《丙子水墨》等四幅参加“中国水墨画现状”中国美术馆展出,同时出版《当代中国水墨画现状》画集。

破格晋升为正教授。

8月,作品《人意天公》、《生自天然》等参加“水墨延伸”展览,北京国际艺苑展出,同时出版《水墨延伸》画集。

9月,与友人刘庆和等赴无锡参加“全国水墨人物画研讨会”。由中国画研究院主办。送交文章《误区种种》。

10月,与友人王孟奇、王和平、田黎明、于水、林经文应海南省之邀,到海口三亚观光写生,为庆祝海南建省十周年出版画集搜集素材。

11月,作品《亭亭秋水》、《生自天然》参加广州博览会。

1997

7月,赴珠海参加“百名画家邀请展”活动,与李洋拜见石虎。与申少君、姚鸣京、纪连彬转经深圳,之后赴景德镇为“希望工程”绘制工艺瓷。画家有边平山、李乃宙、高卉民等。

12月,参加“新文人画”十周年展览活动(北京)。出版《二十世纪下半叶中国画家丛书——新文人画·刘进安》,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

1998

2月,作品《静物》和文章《实话实说》在《学院艺术》杂志上发表。

5月,作品《静物》一组在《江苏画刊》做专题介绍。孙金韬评介文章《刘进安的静物》。

7月,创作《静物》作品六幅。

9月,赴西安参加中国画研讨会,中国画研究院主办,与田黎明、陈平等到江文湛山中别墅小坐。后经洛阳参观龙门石窟及刘秀墓。

10月,参加“上海美术双年展”(上海)。

作品《静物》由上海美术馆收藏。

11月,参加河北“石门十人展”(北京)。

12月,参加“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深圳)。

1999

5月,肖像作品参加“水墨延伸——人物肖像画邀请展”中国美术馆。

出版《画室探访——无故事的叙述,刘进安的艺术世界》专集,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

6月,出版《世纪之交中国画名家作品选》,新华出版社出版。

10月,创作《二个酒瓶》、《静物》。

11月,水墨小品四条屏参加“中国画邀请展”,黑龙江师范大学主办。后赴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考察。

11月,至洛阳参加“世纪之交——李伯安艺术研讨会”。

12月,参加“世纪之门——大型艺术邀请展”(成都)。

调入首都师范大学美术系任教。

2000

2月,作品《静物》参加“中德艺术家作品邀请展”,德国驻北京大使馆主办。

4月,水墨作品参加“新中国画大展”,上海刘海粟美术馆主办。学术主持:李小山。

6月,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山东电视台《时代美术》专题介绍刘进安。

8月,与友人徐恩存、唐勇力等至哈尔滨参加黑龙江画院院庆活动,后赴俄罗斯巴哈、莫斯科、圣彼得堡参观考察。

10月,《静物》等九幅作品发表在《中国画研究》创刊号。朗绍君评介文章:《笔墨语言的新探索——刘进安的水墨静物》;孙金韬评介文章:《实验水墨的实现——评刘进安静物系列》。

赴石家庄参加新文人画展活动。

11月,被聘为上海画院院外画师。

12月,水墨作品在《振龙美术》4期发表,韩朝评介文章:《路标与行程》。

赴深圳参加“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活动。参展作品“静物”系列八幅。创作《正午》、《倾向》、《辛巳人物》。

2001

3月,创作《看美国大选》

4月,作品《看美国大选》参加“水墨本色”展览,中国美术馆(北京)主办。

作品《看美国大选》由中国美术馆收藏。作品《陈述》、《无畏》等编入《水墨本色》画集。范迪安评介文章:《叠印的影像》。

创作《三山百士图》。

5月,作品《刘仙洲肖像》参加清华大学90周年校庆“名家画清华”作品展(北京)。

作品《三山百士图》《辛巳人物》之一、二参加“水墨延伸展”(北京)。

6月,出版《中国当代画家自选小辑——刘进安》,由湖北美术出版社出版。

8月,参加“当代艺术家作品邀请展”(大连)。

9月,参加“水墨实验20年展”(广州)。作品编入《张力与表现1980~2001中国水墨实验20年》画集。

参加“中国画百年展”,中国美术馆主办。

10月,参加“上海画院中国画作品展”,出版《浑融之象》画集,中国收藏出版社出版。

2002

3月,作品《三山百士图》、《静物》等在《艺术界》做专题介绍。岭南美术出版社主办。

作品《静物》七幅刊登于《画廊》杂志。

4月,参加“水墨之光——海峡两岸当代水墨交流展”(台湾)。作品被编入《水墨新纪元》画册。

5月,作品《静物》在德国大使馆展出。同时出版《国画大师》画册。

创作《正面男人》系列作品。

6月,参加“2002当代韩·中代表画家邀请展”(韩国)。出版《2002当代韩·中代表画家作品集》。

《中国画世说》入编《中国画画理》,广西美术出版社。

创作《看美国大选》第二稿。

7月,创作《正面大陶》、《惊诧》、《读者》系列作品。

8月,创作《看美国大选》第三稿。

12月参加“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深圳)。作品编入《都市水墨》画集。

2003

4月,“水墨扩张”刊登在《江苏画刊》。发表作品:《正面大陶》、《正面男人》。

6月,作品《看美国大选》、《正面男人》参加“百年美术——开放的时代”,中国美术馆主办。

8月,参加“今日中国美术”展(北京)。

10月,《走近画家——刘进安》由天津美术出版社出版。

12月,《二十一世纪主流画家人物画创作丛书——刘进安》由河南大象出版社出版。

2004

1月,参加“点·辐射与深入——来自纸墨的视觉表达”,广东美术馆主办。

6月,参加“回望——中国当代画家(人物篇)”展(北京)。

参加“时代风采”——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五周年(北京)。


创作《百开醉酒册页》。

参加“新经典——重提学院派”展,(北京)。

参加“中国画名家百人展”。庆祝《江苏画刊》创刊30周年。

参加“中日美术作品交流展”(东京)。

9月,文章《关于水墨人物的写实性》入编《中国画教学研究论集》。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

11月,参加“黄宾虹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系列展览”(北京)。

参加“融合经典”画展(中国美术馆)。

12月,参加“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深圳)。

2005

3月,《刘进安访谈录——画要有道理》访谈人王明德、陈子游。

作品《看美国大选》、《正午》、《暮归图》收录(2004中国画艺术年鉴)。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

5月,参加“城市民工展”(上海刘海粟美术馆)。

创作《打日本鬼子》。

6月,作品《人物肖像》等十幅作品,刊发在《中国画市场》杂志创刊号。

7月,作品《陈述》、《百开醉酒图册》等刊发在《中国书画》。中国书画杂志社出版。

8月,“人物头像”作品十二幅参加“首届当代中国画学术展”,参加“当代中国画学术论坛”。

作品《打日本鬼子》参加由上海中国画院主办的“纪念抗日战争六十周年”展览。

同孙志钧、陈志良赴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美术学院教学,学术交流活动。


9月,与赵永康、刘学惟、宋红雨带学生赴洛阳、西安、敦煌等地考察写生。出版《巨匠之门——刘进安画集》。

10月,出版《中国画名家——刘进安》电子光盘及画册,方圆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

12月,作品《看美国大选》等四十余幅在《东方艺术·大家》做专题介绍。冀少峰评介文章:《不是我们做过了什么,而是做得很不够——刘进安的意义》。

作品《人秋图》等18幅刊发在《国画研究》杂志,贤山评介文章《刘进安绘画作品的价值与意义研究述评》。

中央教育一台“刘进安艺术访谈”专题片播出,美术苑栏目主办。

2006

1月,出版《中国画23家·刘进安》,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

2月,与申少君、李洋、陈钰铭赴上海参加“上海中国画院2006年座谈会”。

作品《静物》被上海中国画院收藏。

作品《静物》系列在《艺术界》杂志刊发。

4月,“笔墨经验”展,北京炎黄美术馆。

《笔墨经验》画集,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6月,出版《都市水墨——刘进安》画集,荣宝斋出版社出版。

8月,作品《油条·豆浆》、《壶》等四幅及刘进安访谈录《当代人就要画当代人的画》,收录于《2005年中国画艺术年鉴》,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

9月,“当代水墨方式——水墨新表现”展(天津)和画集《渡·当代水墨方式》。

“中国画名家学术交流展”(吉林)。

2007

1月,赴埃及、土耳其旅游,游金字塔、游斯坦布尔等地。


5月,作品《静物》等十余幅刊发在“中国国家画院”丛书,长城出版社出版。

6月,《天梦》等三幅刊发“中国画指南”画集,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

7月,《正面男人》等19幅在《品逸》杂志上发表,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

8月,赴泰国、曼谷参加“中国画作品展”。

9月,与研究生17人至山西大同、陕北米脂写生、画水墨风景册页两本。

10月,参加“品逸”——当代水墨名家邀请展”(山西)。

参加“与水墨有关——一次当代艺术家对话”展(北京)。

参加“意·会——当代中国画、油画学术邀请展”中国国家画院。

《中国画艺术年鉴·刘进安卷》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

11月,作品“天谈”参加“中国嘉德2007秋季拍卖会”。

参加“墨缘100-中国·宋庄水墨同盟第二届名家邀请展”(北京)。

11月,参加“形象对话”——中国油画、工笔重彩、水墨肖像艺术展(北京)

2008

1月,《美术向导》1期发表《美国秃鹫》作品。

3月,《东方艺术》(国画)杂志封底、刊登作品《羽绒服》(2008年作)东方艺术杂志社。

4月,《静物》、《一碗水果》等参加“四季水墨.春——当代优秀艺术家中国画提名展”,北京画院美术馆主办。

6月,参加在德国德累斯顿、柏林举行的“水墨新境:中国当代水墨”展览,并出版画册,参展作品《三山百士图》和《正面男人》。其中,《三山百士图》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参加“墨之道艺术空间”展览,北京。


7月,参加“四季水墨.夏——当代优秀艺术家中国画提名展”,上海刘海粟美术馆主办,作品五幅:郭亮村系列。

随“神七”艺术考察团到印度、尼泊尔写生考察。

《中国画50一代》、《刘进安画集》,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

8月《画廊》杂志专题介绍作品《惊诧》、《正面男人》、《深海鱼》、《头像》、《美国秃鹫》、《静物》和《涉县人》收录:刘进安访谈录,“水墨具有“扩张性”。

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主办“2008当代百人(百幅)作品邀请展。

50年代50家——当代国画名家作品收录作品《晌午》、《头像》、《正面男人》之《静物》、《静物》(1995年作)、《晚间》(1996年作)等。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7~8月,创作“有”、“有”与“冇”系列作品三幅。

8月,《美术向导》刊发《花卉》、《毛背心》作品两幅,中国美术出版总社出版。

名家评论

从对拙朴与粗犷的太行山人的象征性表现到影像叠合的迷幻空间的构建,刘进安实际上实现了对寓情山林与现实表达之间固有阻隔的突破,在一个新的精神空间中将自然与现代社会有机结合起来,从而达到一种超越时空、外象与内象相映成趣的精神境域。

刘进安的作品既不完全是对于传统自然观的追思也不是对于都市生活的直接表现,而是处在这两者中间的临界状态。这也使得他的作品在形态上往往介于抽象和具象之间。他摒除了个体细微形貌和独自特征,以单元呈列的形式着力于描绘都市人群的整体架构,从而表达出与自然内在底蕴有着某种暗合的精神寓意。

刘进安作品的魁力在于形象的体量感和蕴涵在这种体量感背后的蓬勃生命力。在这些作品中,如阴云密布一般的形象、拥挤不堪的空间结构既可看作城市人情绪焦灼的个体体验披露,又可以与民族群体象征联系,因而是一个时代的寓言般的启示。


笔墨语言的新探索——谈刘进安的水墨静物(郎绍君)刘进安是新时期崭露头角的人物画家。

1998年上海国际艺术双年展上,他出人意料地拿了六幅水墨静物,并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刘进安在一篇文章中说,他画静物是作为人物画的一种间歇和手段,是为了更好地“控制笔墨和加强笔墨”。加强笔墨有多种方法,如练书法、临名作;画人物的“间歇”也有多种途径,如画山水、画花鸟。为什么要选择画静物呢?我推想,他是想摆脱某种传统的笔墨方法和程式,寻找自己的笔墨方法和程式。静物画源自西方,大抵是以写生方法刻画对象本身的质与美。古人也画静态事物,如“岁朝清供”、“四世同堂”之类,但其取意在象征,也不用写生方法,更不会把几个空罐子作为单纯的欣赏物。刘进安暂时放下熟悉的对象而去画异类对象,从传统体制走出而进入异类体制,也许是摆脱老经验、寻找新经验的一种好方法。但这并非“反传统”或追摹西方传统,因为他的目标仍是“控制”和“加强”笔墨,而不是脱离和抛弃它。这种以远求近、从异求同、由外求内的探索,与前辈艺术家(林风眠)使用水墨材料画静物画的探索有很大的不同。它的新意、大胆和创造性启示是没有疑问的。一旦进入异于传统题材的静物画领域,画家无法单纯地“控制和加强笔墨”,还必须顾及画面造型、结构和作品风格。写实倾向的静物重在对象的形与质,表现倾向的静物重在感性的情绪表达,结构倾向的静物重在理性的形式构成。林风眠画静物兼具两种倾向:有的近于印象主义式的描绘,有的近于表现主义式的抒发,有的近于立体主义式的结构,但都近于西画而远于中国画,是“西体中用”式的探索与创造。刘进安虽也借鉴了西画的造型与结构方法,但又全以水墨出之,全使用笔墨语言,这就给自己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课题。陶罐、瓷碗、水果大抵都是圆形,不论与无常形而丰富多变的山、水、树、石相比,还是与既有常形又变化多端的人物相比,其造型、结构都简单得多。画家利用的正是这一点——因其简单才使笔墨语言有更大的表现余地、更大的独立性。这样,他就不像西画家那样集中于静物的造型、色彩、质感和光感,而是全力“聚焦”于笔墨的自由抒写、层次与浑融程度的表现,以及相关的情绪与个性、特质与魅力等等。这颇具启发性,也是没有疑问的。

刘进安说,他的静物“有意削弱造型的表达,强调‘直率笔墨’方式,强调绘画性,以求笔墨袒露性情,不掩饰,不做作,简单、明确、透彻”。这一追求似可加以释说。所谓“直率笔墨”,首先是笔墨能“袒露性情”,凡运笔都具抒发性,做到笔墨与性情的一致,外在形式与内在心灵的一致。这原本是中国文人的传统,是一切优秀文人写意之作应有的品质,可惜末流文人画丢掉了它,把创造性的书写变成了习惯性的勾画,把内在的表达变成了外在的模仿,把作为心灵物化形式的笔墨变成了与心灵无关的熟练技术。袒露性情的“直率笔墨”力图找回这一传统,当然很好。“直率笔墨”的另一层意思,是“简单、明确、透彻”——在他的作品里,把传统的勾斫、皴擦、点染单纯化,只用或横或斜的直笔,以变化它们的长短、精细、浓淡、干湿来显示笔墨性及其表现力。这种单纯化处理,强化了作品的现代感,也赋予笔墨一种意想不到的率直简洁效果。或许可以把这种单纯化解释为一种还原,将笔墨的复杂技术性还原到简洁的直线、弧线,使它达到一目了然的明确性,并具有新的形态和意义,而又不变成西画意义上的“质感”和“肌理”。

还有一点是十分重要的,就是“简单、明确、透彻”并没有流于空虚和单调。其原因在于笔墨有质量。我在《笔墨论稿》等文章中多次强调,对讲究笔墨的作品而言,重要的不是“笔墨的有无”,而是“笔墨的高下”,而笔墨的高下是有标准、有技术性指标,在画史上也有共识的。简与繁是画法或风格的不同,而非笔墨高下之别。八大山人与齐白石的“简”,王蒙与黄宾虹的“繁”,形态风格不同,但都是一流的,有最高的质量,与某些低质的简单或繁复完全不能同日而语。刘进安对“简单、明确、透彻”的笔墨的追求虽然在相当程度上放弃了“一波三折”之类的传统要求,却没有放弃笔墨最基本的要素,没有放弃对力度与韵味的把握。如用笔率直而拙涩,沉着有力,不浮滑甜柔,也不粗糙犷悍;用墨则浑融厚重而有层次,不轻薄光软,也不板滞僵硬。这一经验,极为珍贵。

这组《静物》的风格特征也值得一说:它很自然,不做作。当下许多引入构成因素的中国画往往留下很重的斧凿痕迹、设计痕迹,有的甚至完全失去了传统绘画“天然去雕饰”的原则。在标准化的工业制品充斥我们生存空间的今日,文化艺术也正在流于工业品式的标准化与复制,倘若作品多一点自然和天然,就意味着少一点人和人性的异化。其次,这组静物质朴、大方、大气,没有常见的那种局促、拘谨、巧俏、轻薄的小家子气。或者说,它具有一种北方的伟岸意味,有一股男子气、阳刚气,但又不是故做“雄强”、“伟大”状——那种我们常常见到、常常反感的“雄强”、“伟大”。笔墨作为视觉“语言”,不只含有很强的技术特性,也含有不可忽视的精神与表现特性,与画家的人格、气质、个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刘进安主观上是要做语言探索,却也流露出他的性情和审美意识,得到了风格与精神上的收获,正所谓“不期然而然”。风格不是不可以“打造”,但要“打造”得自然,最好是成于中而形于外,自然天成。这不仅需要画家技术与操作层面的素养,而且尤其需要他的人格与内心层面的素养。


以个人的方式包容世界——论刘进安的水墨艺术(徐恩存)

刘进安近年来专注于这样的构思与取材,使习以为常显得不正常,在不正常中提示事物的本质。有时候,我们似乎在他的作品中看到了略含嘲讽调侃的笔调。他化复杂为简单的处理方式,看起来不是在表现什么,事实上都是将透露着浮躁与喧闹的有关“当下”的深刻观念无情地揭示出来。应该说,这正是传统绘画与现代绘画、再现与表现、客观与主观的区别。画家对“当下”时空的敏感与体验也投射在因结构而产生的笔墨表现与语言方式之中,人物、环境,及至静物、空间等关系亦因结构的设立而显出微妙的氛围。其作品的不凡就在于通过“当下”的全新视角的设立,在根本上得力于感受的贴切、捕捉的准确与对荒诞的把握,令人忍俊不禁的喜剧性氛围与冷峭锐利直逼人心的反讽之间,以及形而下的题材与形而上的表现方式之间的融合与统一,在这样的艺术情境中,我们被迫思考关于生存、艺术、现实的基本问题,这样诸如复杂与单纯、痛苦与欢乐、表象与本质、物质与精神等问题就从这画面中生发出来,从而形成强烈的气韵张力。

也许可以说,气韵与张力是现代艺术不致被否决、取代和淹没的最为神秘和最后的依据。在刘进安的水墨静物中,我们同样感受到了这种气韵。它伴随着另类的笔墨表现与语言方式弥漫在文本的空间中,这是主观的表现,是精神的取向,是意识的突破,这种无论在图式、符号,抑或是空间处理上的“另类”手法与形态都是刘进安一贯的表现动机。熟悉刘进安作品的人都知道,他常常把现实世界种种悬而未决的隐秘暗藏在作品之中,于是,刘进安的水墨世界里总是飘荡着暧昧不明的迷雾,总是寓示着整体性、确定性正在瓦解的现实或历史。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他的作品便以水墨的方式,发现、探寻和传达着一种理念。从《头像》、《闻声》、《形态》、《物主》、《淡语》等系列,至近期的《看美国大选》等诸多作品,随着阅读的展开,这些作品都是着意渲染一种纷繁无序、不确定性以及充满激情的隐秘,又让人感到画家是以一种相对朴素的笔调与方式表达自我检验的精神过程,换言之,就是现代结构的内核已经预先打动了他,需要他做的不是求得释然的快感,而是把自己抛入现代语境之中,将绘画的制作内化为心灵体验的过程,最终达到将画家的生命和精神介入到作品中的高度。

还可以深入地说,刘进安并不是倚仗这些来支撑他的作品的,而是将这些作为磨砺语言的锋刃和为检测其穿透力而设置的富有难度的屏障。譬如,水墨静物需要一种有节制的笔墨表现方式,而由方、圆组成的空间叠加的效果则造成一种不硬不软的状态与以情合理的状态,使之更贴近事物的真实。正因为如此,《静物》看起来表现的是陶罐及其在空间中的关系,实际上又不局限在这个层面上,表达的是符号与文化在现代时空中的状态。

如何让我们的生命和艺术都呈现其本然的质地?在外部世界的一片喧闹之中,人的内心里沉着的是什么?人内心里骚动着的一切如何才能从外部的喧闹中显现出来,并获得倾诉和倾听的可能?这些问题的回答实际上都关系到对“当下”状态的真诚表达,也关系到画家以个人方式去包容世界的强度,关系到能否使现代性水墨呈现出一种富于心灵价值的特质。

长期以来,我们总是向往着一种理想的创造状态,就像当年的古典主义向着浪漫主义过渡,浪漫主义向着现实主义过渡,现实主义向着现代主义过渡一样。身处这个最富活力时代的画家们,他们将为我们的当代绘画历史留下什么样的绘画本体发展的印迹呢?应该说,今天的画坛不缺少画家,也不缺少作品,但是,这之中却难得有独特的文本、创新的思想,在通常情况下,人们对功利的考虑过多,缺乏挑战自我的勇气与力量,从而害怕创新,畏惧探索。

我们当然有理由要求一种理想的创作状态,那就是画家走向人文深处,在世界与人性的结合处进行创作。这样的作品就和造化一样本色与单纯,而不是空洞的虚无和滥情的欲望。画家应具有一种特别的感悟能力,能深入自然、现实与人性的内部,获得一种理智的体验,使之与文化达到不可言传的契合。

言下之意,水墨艺术的现代化进程的积极意义就在于如同刘进安这样的一批画家以符合他们生存状况的方式,向已经不能有效地表现当代人文明进程的笔墨系统发难,进而建立一个不同于古典的、尊重新的生命现实与世界现象的笔墨价值系统。尽管刘进安们的努力与实践尚不能说已经完成了这一价值重建的艰难工作,但无疑,选择这样的道路是与现代文明进程同步的

出版著作

《都市水墨第1辑·刘进安》


出版年份: 2006年

出版社: 荣宝斋出版社

《学院美术30年•刘进安卷》

出版年份: 2009年

出版社: 山东美术出版社

《中国画50一代•刘进安卷》

出版年份: 2008年

出版社: 四川美术出版社

《当代中国画技术·赏析-刘进安水墨肖像画创作》

出版年份: 1993年

出版社: 接力出版社


《巨匠:中国当代艺术的十个个案》

出版年份: 2010年

出版社: 中国经济出版社

《刘进安画集·中国当代画家大系》

出版年份: 1991年

出版社: 广西美术出版社

《刘进安·新文人画》


出版年份: 1996年

出版社: 河北教育出版社

《画室探访·刘进安的艺术世界》

出版年份: 1999年

视频

CCTV老故事频道《传承与开拓》 刘进安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