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刚架桥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刚架桥

刚架桥是一种介于梁与拱之间的一种结构体系,它是由受弯的上部梁(或板)结构与承压的下部柱(或墩)整体结合在一起的结构。由于梁和柱的刚性连接,梁因柱的抗弯刚度而得到卸荷作用,整个体系是压弯结构,也是有推力的结构。是一种桥身主要承重结构为刚架的桥梁。能增加桥下净空高度,常用作跨线桥。

简介

又称刚构桥。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固接成整体, 状如框架的桥梁。由桥面系、楣梁与立柱构成。桥面系直接承受荷载,并将荷载传至楣梁上。楣梁与立柱刚性连接,后者代替了桥墩(台)将荷载传递到地基上。桥面系承受弯矩与剪力,而楣梁与立柱除承受弯矩、剪力外,还要承受轴向力,多用钢筋混凝土或预 应力混凝土建造。按受力图式可分固端刚架桥、双铰 刚架桥和三铰刚架桥等;按立面型式可分门式刚架 桥、直腿刚架桥、斜腿刚架桥、V形墩刚架桥和T形 刚构桥等;按桥孔数目可分单跨刚架桥、多跨刚架桥 等;按支承有无水平推力可分推力式刚架桥、无推力刚架桥等。这种桥具有节点负弯矩,可减小楣梁的跨 中正弯矩,建筑高度很小,很适用于立交桥和高架线路桥等,并且用料节省。钢筋混凝土刚架桥的楣梁与 立柱一般要求就地浇筑成整体,装配化程度不高;这 种桥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在柱脚处要产生水平推力, 对地基要求高。

评价

简称门架桥,其腿和梁垂直相交呈门架形。腿所受的弯矩将随腿和梁的刚度比率的提高而增大。用钢或钢筋混凝土制造的门架桥,多用于跨线桥。至于T形刚构桥(特点是在跨中有铰),及将腿做成V形两撑杆与梁刚性相连的连续梁桥,其外形均与多跨的门架桥相近,但内力分布规律则不同(见预应力混凝土桥)。刚架腿是斜置的,两腿和梁中部的轴线大致呈拱形,这样,腿和梁所受的弯矩比同跨度的门式刚架显著减小,而轴向压力有所增加。同上承式拱桥相比,这种桥不需要拱上结构,构件数目较少;当桥面较窄(如单线铁路桥)而跨度较大时,可将其斜腿在桥的横向放坡,以保证桥的横向稳定。著名的预应力混凝土斜腿刚架桥有:联邦德国霍雷姆铁路桥(1953年,腿铰跨度85.5米),中国邯(郸)长(治)铁路浊漳河桥(1981年,脚铰跨度82.0米),法国圣米歇尔公路桥(1957年,按墩的中心距计的分跨为1×60+5×65.2米)等。著名的钢斜腿刚架桥有:卢森堡阿尔泽特公路桥(1965年,脚铰跨度234.1米),南斯拉夫内雷特瓦铁路桥(1966年,100米),法国马蒂格公路桥(1972年,210米),意大利斯法拉沙(Sfalasha)公路桥(1972年,376米),及中国安康汉江铁路桥(1982年,176米,见彩图)等。[1]

参考文献

  1. 刚架桥搜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