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刺刺菜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刺刺菜学名Cirsium setosum)为蓟属菊科植物。

是菊科刺儿菜属植物刺儿菜的干燥地上部分(带花全草),根状茎亦可入药。夏、秋二季花开时采割,除去杂质,晒干

原形态

为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茎直立,上部分枝,被疏毛或绵毛。

叶互生,基部叶具柄,上部叶基部抱茎,叶片羽状分裂有刺。头状花序大,

单生或数个聚生枝端,密被绵毛;总苞片外层顶端具长刺;花红色。

瘦果,冠毛羽状。[1]

分布

生于山野荒地及路旁。分布于中国大部分地区,中欧东欧俄罗斯东部、日本朝鲜等地区亦有分布。

生长于海拔140米至2650米的地区,

一般生于荒地、草地、山坡林中、路旁、灌丛中、田间、林缘及溪旁。有人工栽培作药用。

炮制

小蓟:拣净杂质,去根,水洗润透,切段,晒干。小蓟炭:取净小蓟,置锅内用武火炒至七成变黑色,但须存性,过铁丝筛,喷洒清水,取出,晒干。

性味归经

甘,凉。

入肝、脾经。

药用

刺儿菜的地上部分可入药,称为小蓟。功能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兼能利尿,

尤适于尿血、血淋。散瘀消痈之功逊于大蓟

用于小蓟饮子方剂中。

功能主治

凉血,祛瘀,止血。治吐血,衄血,尿血,血淋,便血,血崩,急性传染性肝炎,创伤出血,疔疮,痈毒。

  • 利尿消肿:能清除体内毒素和多余的水分,促进血液和水分新陈代谢,有利尿、消水肿作用。
  • 止血凉血:含有大量胶质,生成血小板,有止血功效。主治咯血,吐血,衄血,尿血,血淋,便血。血痢,崩中漏下,外伤出血,痈肿疮毒。
  • 消炎止痛:舒缓疼痛,减少疼痛感。[2]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钱(鲜者1~2两);捣汁或研末。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中醫醫理

內經上古天真論云:「夫上古聖人之教下也,皆謂之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惔虛無,

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是以志閑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

氣從以順,各從其欲,皆得所願。故美其食,任其服,樂其俗,高下不相慕,

其民故曰樸。是以嗜欲不能勞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賢不肖,

不懼于物,故合于道。」明白告訴我們要合乎道,要預防疾病,

必須從身心調適著手。為醫者身體力行,則能自助助人,功莫大焉。

本草綱目 電子書 [1]

黃帝內經 電子書 [2]

注意

脾胃虚寒而无瘀滞者忌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