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刻舟求剑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刻舟求剑
 

近义词一成不变依样葫芦守株待兔

反义词借坡下驴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出 处 :《吕氏春秋·察今

体 裁成语

年 代

属 于 :贬义词

刻舟求剑是是汉语成语。原来是《吕氏春秋·察今》中记述的一则寓言,一般比喻死守教条,拘泥成法,固执不变通的人。

原文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1]

故事

战国时,楚国有个人坐船渡江。船到江心,楚人一不小心,随身携带的一把宝剑滑落江中,他赶紧伸手去抓,可惜为时已晚,宝剑已经落入江中。船上的人对此感到非常惋惜。

但那楚人似乎胸有成竹,马上掏出一把小刀,在船舷上刻上个记号,并且对大家说:“这是宝剑落水的地方,所以我要刻上一个记号。” 大家都不理解他为何要这样做,也不再去问他。

船靠岸后,那楚人立即在船上刻有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捞取掉落的宝剑。楚人捞了半天,始终不见宝剑的影子。他觉得很奇怪,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宝剑不就是从这里掉下去的吗?我还在这里刻上了记号,现在怎么会找不到呢?”

听他这么一说,那些人纷纷大笑起来,说道:“船一直在行进,而你的宝剑却沉入了水底,不会随船移动,你又怎能找得到你的剑呢?”

寓意

“刻舟求剑”和“守株待兔”;都含有“拘泥不知变通;做根本做不到的事”的意思。但“刻舟求剑”重于“刻”和“求”;强调虽然主观上努力;但不注意变化了的客观情况;不能相应地采取适当的措施;“守株待兔”重在“守”和“待”;强调主观上不努力;仅想坐守等待。

成语运用

北宋·苏轼王中甫哀辞》:“堪笑东坡痴钝老,区区犹记刻舟痕。”

顷年杨康功使高丽还奏乞立海神庙于板桥仆嫌》:“公胡为拳拳,系此空中云。作诗颂其美,何异刻剑痕。”

北宋·黄庭坚《追忆予泊舟西江事次韵》:“往事刻舟求坠剑,怀人挥泪著亡簪。”

·姬翼《鹧鸪天·画饼充餐必也虚》:“画饼充餐必也虚,刻舟求剑决然无。”

·曹雪芹红楼梦》第一二〇回:“似你这般寻根究底,便是刻舟求剑、刻柱鼓瑟了。”

视频

刻舟求剑

参考资料

  1. 刻舟求剑,古诗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