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前夜·父与子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孔夫子旧书网 的图片

内容简介

前夜》(1860)、《父与子》(1862)在屠格涅夫创作中占有重要位置。前一部描写贵族出身的叶连娜嫁给贫寒的保加利亚革命者,决心同他一起为保加利亚的民族解放共同战斗的故事。后一部描写俄国农奴制改革前夕新旧思想的斗争,塑造了新一代人的代表、平民知识分子巴扎罗夫的鲜明形象。

作者简介

屠格涅夫 (1818—1883)

俄国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心理分析和风景描写大师,对俄罗斯文学和世界文学产生了很大影响。代表作有短篇小说和随笔集《猎人笔记》、长篇小说《罗亭》《贵族之家》《前夜》《父与子》。

译 者

丽尼 (1909—1968),原名郭安仁,湖北孝感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曾担任报社编辑、英文教员。定居上海后,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从事创作和文学翻译工作。1935年与巴金等创办文化生活出版社,后在福建、四川等地担任大学教授。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起从事编辑工作。1956年调广州暨南大学任中文系教授。译著有契诃夫戏剧《万尼亚舅舅》《海鸥》和屠格涅夫的《前夜》等。

巴金 (1904—2005),原名李尧棠,字芾甘,中国作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四川成都人,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开始文学创作和文学翻译工作。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译著有赫尔岑的《往事与随想》、屠格涅夫的《处女地》《父与子》和中短篇小说等。

原文摘录

“像这样的制度,我可以举出几百万来,”帕维尔・彼得罗维奇嚷道:“几百万!就譬如公社①。” ①俄国的一种乡村自治组织。它的基础是土地共有。 可是逻辑对我们有什么用呢?我们没有它也是一样地过日子。 大伯,我已经对您讲过我们不承认任何的权威。

书评

屠格涅夫的《父与子》一直被认为是俄罗斯“多余人”形象的代表性小说。传统的评论认为,小说塑造了一位处于社会边缘的平民主义革命者形象,这位革命者先知先觉,与社会不容,最后走向死亡。 可是当我再次细读这部小说的时候,发现屠格涅夫的意图并不那么简单。主人公“多余人”颇具复杂性,不能以“典型形象”视之;小说中的其他人物也展现出丰富的内涵。我的结论是,屠格涅夫想创造的不是典型人物典型形象,而是社会转型期的整体景象。这个复杂的景象来源于屠格涅夫对现代、个体、革命等命题的深刻思考。

巴扎罗夫 小说的标题“父与子”,指尼古拉和阿尔卡季父子,但他们不是小说的主角。主人公是儿子阿尔卡季的朋友巴扎罗夫。巴扎罗夫是一个虚无主义者,他不尊敬世界上任何一样东西。现行政治体制、社会风气就不用提了,连艺术、情感、理念这些精神世界的既存物也都不屑一顾。他唯一承认的是具体的某一门类的科学,比如解剖青蛙了解生物结构,他认为这是实际而确切的,其他统统不作数。 巴扎罗夫带有“多余人”形象的一些特征,包括年轻、不工作、对现状不满、有新思想。其中最关键的一点是新思想。屠格涅夫是否赞赏巴扎罗夫的新思想呢? 在一个黑暗肮脏的社会,任何一种反对的声音都是积极的。虚无主义者否定一切,自然也否定现行社会体制,否定贵族、否定农奴、否定反革命的保守主义。但是他的否定,不是基于一个理性的政治逻辑(事实上巴扎罗夫反对逻辑)、或者对贫苦人民的体恤,而是为了否定而否定。巴扎罗夫说:“目前最有用的事就是否定——我们便否定。” 这种态度,不是一个革命者的态度,也不是一个社会先觉者的态度。如果抛开“多余人“的阅读期待,我们看到巴扎罗夫是一个不会思考、只凭本能行事的人,他成了他所嘲笑的夸夸其谈的贵族。 屠格涅夫在小说中罗列了一系列细节,向我们表明巴扎罗夫自相矛盾的简单头脑。1.他看不起浪漫主义的爱情,可是他爱上了一个女人。2.他崇尚客观实在性,却为了和阿尔卡季吵架而数次撒谎。3.他坚持虚无主义,可死前却说自己还有未完成的使命,宣称自己是一个巨人。4.他否定美。可是当他和朋友要去某个女人家的时候,他立刻询问女主人是否漂亮,等到亲自目睹女主人的容貌以后,他皱起了眉头。5.他宣扬简朴的生活方式,可是在奥金佐娃家呆久了以后,也想尝尝英国贵族的排场,穿礼服打领结吃饭。6.他表情冷酷意志坚定,实际上是为了掩盖内心的软弱。他爱奥金佐娃,却不肯表白。奥金佐娃逼问他,为什么不能把心理的一切事情告诉对方。他反问奥金佐娃她能不能,她报以肯定的回答。巴扎罗夫低下头说:“那您比我幸福。” 所以,巴扎罗夫的思想不具有深刻的革命性,只是带有“先锋”的特点。另一方面,巴扎罗夫的社会地位不能简单地用“平民”或“平民主义”概括。确实,屠格涅夫在小说中交待,巴扎罗夫的父母是农民,他的家庭比较贫穷。但是巴扎罗夫本人似乎并不贫穷,在小说情节进展的过程中,他一直在几个贵族家庭中寄居,没有表露出与金钱有关的迹象。农民是他的物质出身,但是,他内心的身份认同是上等人。他厌恶自己的农民父母,远离农民的生活,鄙视农民的智商。当后来巴扎罗夫帮助农民的时候,他的动机只是试验自己的医术。屠格涅夫让小说中的一个农民说话,评论巴扎罗夫“他只是一个少爷”。 所以,主人公既不革命,也不平民主义。如果说巴扎罗夫具有典型性,那么他的典型性在另外一个地方,他代表了当时社会上有那么一些年轻人,抱有反抗现实的心愿,懂得一点西方的新知识,于是想有所作为。可是实际上他们所具有的思考深度和行动能力,无法和他们的愿望相称;甚至他们连自己的愿望究竟是什么都不清楚(巴扎罗夫从始至终一直在游玩,做科学实验,没有完成任何一件事情)。屠格涅夫清醒地看到,现存社会有问题,但号称革命的革命者也有问题,不革命的多余人更有问题。

三个人物 下面我通过考查小说的三个次要人物,来思考主人公的思想缺陷。 阿尔卡季仰慕巴扎罗夫的虚无主义,觉得巴扎罗夫本人很聪明、很冷静,具有智者风范。但是阿尔卡季并没有追随巴扎罗夫的脚步,同样信仰虚无主义。巴扎罗夫一直嘲讽他存有浪漫主义思想。但结局是,巴扎罗夫没有得到心爱的人,悲惨地死去;阿尔卡季大胆地容纳了内心生发出来的爱情,与心爱的人幸福地结合在一起。 巴扎罗夫不仅嘲讽阿尔卡季,而且嘲讽他的父亲尼古拉。尼古拉是一个好心肠的庄园主人,他解放自己庄园里的奴隶,巴扎罗夫评论说:“是个好人,可是他落后了,他的好时候已经过去了。”尼古拉自己也哀叹:“我安顿了农民,设立了一个农场,因此全省的人甚至都叫我做赤色分子;我读书,学习,我竭力在种种方面适应时代的要求——可是他们还说我的好日子过去了。” 但是小说告诉我们尼古拉并不落后,他破除旧风俗再婚,他尊重并热爱农民,他虽然年纪大却仍然努力学习新知识,希望更加了解自己的儿子(巴扎罗夫从来不屑于了解他所不认同的思想)。 与巴扎罗夫在思想上进行交锋的是尼古拉的哥哥帕维尔。帕维尔是一个没落的贵族,坚持着贵族式的个人主义以及社会稳定,他觉得一个社会需要个人尊严、集体文化等现实因素,不能什么都打倒。他与巴扎罗夫构成对立,但是当两人进行生死决斗以后,坐在同一部马车上,“每个人都明白对方是了解自己的。这种感觉在朋友中间是愉快的,在仇人中间却是极不愉快的了,尤其是在这个时候他们既不能解释明白,又不能分开。”在小说的结尾他接受了巴扎罗夫的批评意见,抛弃贵族的虚荣心,支持弟弟尼古拉再婚。

从个人到历史 上面的分析解构了巴扎罗夫的革命者神话。一个彻底的虚无主义者,在社会中是没有他的位置的。所以屠格涅夫为他设置的结局必然是迅速的死亡。死亡的过程是,他解剖尸体的过程中感染了伤寒,奥金佐娃带医生来看他,但两人没有多聊,巴扎罗夫痛苦地独自死去。他所肯定的解剖学害死了他,他所爱的女人没有爱上他。这仿佛是对他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最大的嘲讽。 巴扎罗夫死后,叙事者继续讲述其他人物后来的命运。时间在继续,并没有依据主人公的生命而终止;这是社会的时间,国家的时间。巴扎罗夫只是一个社会过渡时期的过渡人物。屠格涅夫没有用巴扎罗夫来命名这部小说,而是用了两个配角来命名。“父与子”不仅表明两个人的身份关系,更重要的展露从父亲一代到儿子一代的历史发展。 这个发展时期是特殊的,因为这是一个过渡的时期。俄罗斯的1860年代是一个伟大变革的时代,农奴制被废除,现代工业、文化在迅速革新。欧洲的启蒙思想进入俄罗斯刚刚诞生的知识分子阶层。但是,屠格涅夫作为一个伟大的作家,伟大的思想者,他的小说不会局限于是启蒙思想的投影。他创造巴扎罗夫这个人物,具有一种世界性的眼光。他不单单考虑到了俄罗斯的现实精神困境,还考虑到了启蒙运动的历史性。从法国大革命爆发的1789年到1860年代,已经过去了七十年。从某种程度上说,欧洲的精神史(或者说思想史)已经进入了后启蒙时代;而俄罗斯的现代性才刚刚开始。这里边有一种历史进展的不协调性。屠格涅夫把这种历史的不一致性、精神的复杂性放在一个人物里,这个人物肯定无法承受这种分量,其自我毁灭是必然的。但是,屠格涅夫通过呈现种种矛盾与复杂,提醒我们跳脱革命者的自我叙事,来更加宏观地体悟整个社会历史的进程。他用很少的几个人物、简单的情节,却给读者打开了一个极大的视野。 前夜的《前夜》 前晚,我第二次翻开《前夜》。我想我到了想去读的时候,所以关上门,点起台灯,外面黑得连月亮都害怕外出,我想读,那么我只有读。

三个男人一个女人,那么爱情即是三种截然不同的结局。完美不存在于任何一个人,却不缭乱。英沙罗夫说“生活是粗暴的。”的确存在一种东西使整个故事充满了重量,或许是一种热情,不断高涨却混沌着。但他却过于锋刃,锋刃得挡住了柔软的线条,他的坚毅,他的勇敢和执着显示出一个男子的强硬的气质和英雄主义。但是太单调了。他是一种有边界的印象,四方形的立体感,给人一种凌空的错觉,只有体积没有密度。

而别尔谢涅夫又是懦弱的,懦弱得无法解释自己的善良,这样子很附和普遍意义的哲学家,而实际上他是个谢林的先验唯心派。能说他不可爱吗,似乎可爱得过了头,他的崇高成为一种无形的负担和同情,他的脸是黯淡的,从未因为有了爱情而鲜艳,当舒宾对他说叶莲娜爱上了他时,他的反应迟钝而疑惑。他不惊喜吗,他不爱吗?不,他只是太谨慎和胆小了。或许他根本不需要爱情,没有爱情他会更加自由,即使有了爱情,他也只会是个被动的扶椅,是个好丈夫,不会是个好情人。

那么舒宾呢,他是艺术家,无数次强调着。他是明朗的,自然的,淡化的社会属性。故事开篇他和别躺在草地上,屠格涅夫用很简单的素描就已留下了两种明显不同的印象,他热爱生活,热爱周围的一切,热爱爱情。几乎是在那时我开始判定他的地位。只是在后面他的轻浮凸现得严重,那些唠叨像个妇人,时而像个小丑。他的观察和评断是独到的,包括对自己的剖析,这应该是屠格涅夫内心最狂野的迸发。他是不可或缺的,没有他,整个故事就是屠格涅夫的白描,毫无色彩。正因为他存在着,才有更多的视角观察每个人。

不得不说的是叶莲娜,她是怎样的姑娘啊,压抑的,忧郁的,执着的,内心充满渴望的,富有强烈同情心的。但是对于舒宾来说,她过于端正,她的缺点就在于她的近乎完美,这是一种威慑,给三个男人都造成了压力。英爱上叶莲娜的时候以为她是毫无所动的,这点足以证明她的力量,尽管她自己并无察觉。

英沙罗夫是个战士,那么叶莲娜的结局也是个战士。如果设想一下,与别尔谢涅夫结合的叶莲娜,你就会马上托口她将会是个十足的家庭妇女。与舒宾呢,她将是个怨妇,哭泣着丈夫的放浪。所以在这点上屠格涅夫的设计已经显露出来。他要让叶莲娜完美,一直延续着圣洁的完美,那么她成为一名战士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屠格涅夫雕刻的女性无不让人倾慕。故事结局给我的印象,叶莲娜后来的形象很像《飘》里的斯佳丽站在庄园上那一处背影。

这是这篇故事里的四个主要人物,以叶莲娜和英沙罗夫的爱情为主线。故事其实很简单,但每个人物却都沥透着时代色彩。英沙罗夫的救国情结以及别尔谢涅夫那副极其深重的萧条面孔,虽不至于像契诃夫笔下的别里科夫那样套着套子,但看上去马上让印象凝重下来。屠格涅夫用别尔谢涅夫的状态显示出当时俄国的时代特征以及自己的表象,用英沙罗夫的气质表现了他的愤怒和呐喊,借舒宾之口假想一种自由和安逸放任的生活。而整个主色调的爱情则突出的显露着屠格涅夫的浪漫主义。四个人虽然个性差异,但是共同却有一点——善良。别尔谢涅夫的高尚情操,他挣扎在痛苦里面帮助朋友守卫着爱情;英沙罗夫在革命面前不计前嫌的感情,舒宾满口的嫉妒却从未干涉过任何事的气度。都在映衬着人的可爱之处。所以他们是非常可爱的一群年轻人。它的背景虽然是凝重的,压抑的,但是故事却干干净净。

看完一部小说的震撼被几日的平静谋杀了,我也变得更客观。英沙罗夫的死使整部小说的凝重气氛抬至了顶峰。“死神,是正像个渔夫一样的:他已经把鱼打在自己的网里了,但暂时还把它留在水里:鱼仍在游着,可是网却早已套在它的周围了,渔夫终会把它拖上来的——在他高兴的任何时候。”这似乎是一种必然,悲剧的必然,从而使这种力量更充分的爆发,彻底的裂开,然后平息。

这部小说非常干净,有些语句像诗一样优美,尤其能打动女孩的心,在十八章叶莲娜知道英沙罗夫要离开的时候,独自冒着雨去别尔谢涅夫的家找他,那段的情节非常的震撼和浪漫。她在教堂门前偶然的见到了英沙罗夫。她勇敢的表白,然后英沙罗夫把她拥入怀里,他说“我的妻……”。那一刻他们就私定了终身。“他紧紧的拥抱着她,沉默着。他用不着告诉她说他是爱她的。单从那一声叫唤,从他整个人的立刻变形,从她那么信任地依偎着的那胸脯的起伏,从他的手指在她的发上所作的爱抚,叶莲娜就可以感到自己是被爱着的。他保持着沉默,而她也不需要言语。‘这里是他,他爱我……还需要什么?’完全幸福的平静。在暴风雨之后获得了安全港似的平静,达到了最终目的地似的平静,就是对于死亡本身也能赋予意义和美丽的那非人间的平静,以其神圣的波澜,充溢着她的整个灵魂。”这些描写彭湃而激昂。使人很容易的投入角色,她爱着即是我爱着,无法不让人深陷。

屠格涅夫的书,这是我读的第一部,我读的小说不多,并不喜欢现代小说,造作和粗糙。读年代久些的东西的确可以淘洗心灵,因为确实是很纯净,像水一样,流动着,时而彭湃,纯洁即在里面游历着。 [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