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滨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前滨是海岸带的一部分。指平均潮位到低潮线间的地带。
指从滩肩顶(或高潮时波浪上冲的界线)往下至潮时回流消散的位置。在沙质海岸叫潮间带。
简介
大风期间的高能与低能海滩的前滨大致是平坦的,没有任何地貌特征。主要层理类型是平纹层砂的1~15cm厚的,具有低角度的不整合。单个纹层能够平行海岸延伸达30米,垂直滨线延伸达10米。纹层砂是从波浪带来的悬浮浑浊液中沉积下来的。在冲流带中,冲流和回流在单个纹层中产生特有的分选(克利夫顿,1969)。
单个层组的倾角受粒度的强烈控制(拉塞尔和麦金太尔,1965)颗粒越粗,海滩斜坡的倾角越大,因此,纹层砂层组的倾角也越大。
前滨常发育有一个或多个沿岸沙坝。在沿岸沙坝受到风暴破坏的海滩上,沿岸沙坝在4个潮汐周期内(也即在48小时内)重新生成(赖内克,1963)。
首先,在风暴之后,当时波浪仍然很强,带来了相当粗的沉积物[1]。在以后的时间内,随着波浪能量的减小,沿岸沙坝就由较细的砂建造起来,同时向陆地迁移。海斯和布思罗伊德(1969)发现,沿岸沙坝重新生成的时间为2天到6周。每次波浪越强,沉积的物质越粗。
在横剖面中,沿岸沙坝是不对称的。从脊顶开始,向海坡是缓的。与向海缓坡相对应的是纹层砂的层组倾角也是低的(4~6°)(麦基和斯特雷特,1961)。沿岸沙坝向海缓倾斜的宽阔部分几乎全由低角度的纹层砂组成。但有时也可以出现小波痕层理和反丘层理。沿岸沙坝的向陆坡主要由倾角10~30°的平面状交错层单位组成(汤普森,1937;麦基和斯特雷特,1961;霍伊特,1962;比加雷拉,1965;普萨蒂,1966)。在沿岸沙坝中,与平面状交错层一起出现的还有大波痕成因的弧状交错层理(赖内克,1963)。沿岸沙坝上大波痕的方位是以一定角度与沙坝轴相交,也可以一定角度与滨线相交。在沿岸沙坝的向陆侧有水道(槽)存在,其中可以产生大波痕和或小水流波痕,其排列方向与水流方向一致,大致垂直于滨线。
此外,对称和不对称波浪波痕大量地发育于前滨上。波浪波痕的方位可以平行也可以垂直于沟轴。波浪波痕如果被迁移着的沿岸沙坝所覆盖,它们就保存下来。具有波痕层理(大的和小的)的水道沉积物的厚度是相当小的。
发育在露出水面的,前滨表面上的、两种常见的底形是反丘和菱形波痕。菱形波痕在向海倾斜的表面上和向陆倾斜的表面上都存在。向陆坡上常见大菱形波痕(吉尔洛夫-埃姆登,1959;赖内克,1963;霍伊特和亨利,1963)。
极浅水所特有的其他沉积构造以及与水位下降和沉积表面间歇性暴露于大气下有关的沉积构造已普遍发现:冲流痕,粘附波痕,各种泡沫痕,细流痕,平顶的波浪波痕,具有圆脊和尖谷的波痕,变形的波浪波痕和水流波痕(在上升的最后期由流水形成)。大波痕的脊被小沟槽所切穿。波浪波痕变平,并向前延伸到非常平的水流波痕(舌形波痕和菱形波痕)中。弗雷和霍华德(1969)描述过包括前滨在内的海滩各个亚单位所特有的生物扰动构造[2]。
据汤普森(1937),与前滨上部的沉积物相比,前滨下部的沉积物是分选差的,含有许多已破碎的介壳、云母、有机碎屑等。一般说来,前滨的标志是存在有介壳,它们以宽的冲流痕形式逐渐富集起来---其位置取决于水位的高低。有时,在特别高潮时期,这些介壳也在后滨富集起来。它们的凸面通常向上;只有在密集堆积时才有大量垂直排列的介壳。
在冲流痕中富集了各种已死的生物:心形海胆(亨茨舍尔,1936),水母(施瓦茨,1932;米勒,1970),昆虫(特鲁斯海姆,1929;弗朗茨,1931),笔管虫的虫管(赖内克,1960c)。在局部地方,植物碎屑也可以逐渐集中在冲流痕中。
汤普森(1937)提出,在古代沉积物中,如果砂体中有丰富的介壳,而且如果这些介壳是属于海洋区及淡水区的群落生境,就表明该砂体可能是海岸砂体。
视频
前滨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沉积古地理(8)海洋环境及相模式,道客巴巴,2019-06-06
- ↑ 沉积学-各个相的特征,豆丁网,2014-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