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前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前濱海岸帶的一部分。指平均潮位到低潮線間的地帶。

指從灘肩頂(或高潮時波浪上沖的界線)往下至潮時回流消散的位置。在沙質海岸叫潮間帶。

簡介

大風期間的高能與低能海灘的前濱大致是平坦的,沒有任何地貌特徵。主要層理類型是平紋層砂的1~15cm厚的,具有低角度的不整合。單個紋層能夠平行海岸延伸達30米,垂直濱線延伸達10米。紋層砂是從波浪帶來的懸浮渾濁液中沉積下來的。在沖流帶中,沖流和回流在單個紋層中產生特有的分選(克利夫頓,1969)。

單個層組的傾角受粒度的強烈控制(拉塞爾和麥金太爾,1965)顆粒越粗,海灘斜坡的傾角越大,因此,紋層砂層組的傾角也越大。

前濱常發育有一個或多個沿岸沙壩。在沿岸沙壩受到風暴破壞的海灘上,沿岸沙壩在4個潮汐周期內(也即在48小時內)重新生成(賴內克,1963)。

首先,在風暴之後,當時波浪仍然很強,帶來了相當粗的沉積物[1]。在以後的時間內,隨着波浪能量的減小,沿岸沙壩就由較細的砂建造起來,同時向陸地遷移。海斯和布思羅伊德(1969)發現,沿岸沙壩重新生成的時間為2天到6周。每次波浪越強,沉積的物質越粗。

在橫剖面中,沿沙壩是不對稱的。從脊頂開始,向海坡是緩的。與向海緩坡相對應的是紋層砂的層組傾角也是低的(4~6°)(麥基和斯特雷特,1961)。沿岸沙壩向海緩傾斜的寬闊部分幾乎全由低角度的紋層砂組成。但有時也可以出現小波痕層理和反丘層理。沿岸沙壩的向陸坡主要由傾角10~30°的平面狀交錯層單位組成(湯普森,1937;麥基和斯特雷特,1961;霍伊特,1962;比加雷拉,1965;普薩蒂,1966)。在沿岸沙壩中,與平面狀交錯層一起出現的還有大波痕成因的弧狀交錯層理(賴內克,1963)。沿岸沙壩上大波痕的方位是以一定角度與沙壩軸相交,也可以一定角度與濱線相交。在沿岸沙壩的向陸側有水道(槽)存在,其中可以產生大波痕和或小水流波痕,其排列方向與水流方向一致,大致垂直於濱線。

此外,對稱和不對稱波浪波痕大量地發育於前濱上。波浪波痕的方位可以平行也可以垂直於溝軸。波浪波痕如果被遷移着的沿岸沙壩所覆蓋,它們就保存下來。具有波痕層理(大的和小的)的水道沉積物的厚度是相當小的。

發育在露出水面的,前濱表面上的、兩種常見的底形是反丘和菱形波痕。菱形波痕在向海傾斜的表面上和向陸傾斜的表面上都存在。向陸坡上常見大菱形波痕(吉爾洛夫-埃姆登,1959;賴內克,1963;霍伊特和亨利,1963)。

極淺水所特有的其他沉積構造以及與水位下降和沉積表面間歇性暴露於大氣下有關的沉積構造已普遍發現:沖流痕,粘附波痕,各種泡沫痕,細流痕,平頂的波浪波痕,具有圓脊和尖谷的波痕,變形的波浪波痕和水流波痕(在上升的最後期由流水形成)。大波痕的脊被小溝槽所切穿。波浪波痕變平,並向前延伸到非常平的水流波痕(舌形波痕和菱形波痕)中。弗雷和霍華德(1969)描述過包括前濱在內的海灘各個亞單位所特有的生物擾動構造[2]

據湯普森(1937),與前濱上部的沉積物相比,前濱下部的沉積物是分選差的,含有許多已破碎的介殼雲母、有機碎屑等。一般說來,前濱的標誌是存在有介殼,它們以寬的沖流痕形式逐漸富集起來---其位置取決於水位的高低。有時,在特別高潮時期,這些介殼也在後濱富集起來。它們的凸面通常向上;只有在密集堆積時才有大量垂直排列的介殼。

在沖流痕中富集了各種已死的生物:心形海膽(亨茨舍爾,1936),水母(施瓦茨,1932;米勒,1970),昆蟲(特魯斯海姆,1929;弗朗茨,1931),筆管蟲的蟲管(賴內克,1960c)。在局部地方,植物碎屑也可以逐漸集中在沖流痕中。

湯普森(1937)提出,在古代沉積物中,如果砂體中有豐富的介殼,而且如果這些介殼是屬於海洋區及淡水區的群落生境,就表明該砂體可能是海岸砂體。

視頻

前濱 相關視頻

海岸帶樣片4
三亞被稱為東方夏威夷,它擁有海南島最美麗的海濱風光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