剥皮寮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剥皮寮历史街区位于龙山寺旁,康定路、广州街及昆明街口,街区内保存有相当完整的清代街型、清代传统店屋,其建筑空间见证了艋舺市街的发展,拥有独特之历史文化和建筑特色。[1]
概述
剥皮寮街区是一条在清代即形成的街衢,并配合老松国小(1896年)成立,都市计划将老松国小旁的这段老街保留为学校的预定地,实施禁建,也因此遂得保存了清廷街型和日据时代的牌楼厝。传统与创新、历史与创意相互交织揉合的场域,其拥有台北市其他地方不易见到的街道尺度与样貌,透过艺术、文化资产及观光的能量展现出台北城样貌。[2]
剥皮寮开发至今已有两百多年。而这里之所以会有这些精致的洋楼建筑,是因为当时万华曾是商业交易热络的街道,有许多外国与本地的商人在此聚集,建起这些楼房。 历史街区内保存有相当完整的清代街型、清代传统店屋、日治时代市区改正后的立面以及光复后改建面貌。街区内并包含相当多的历史轨迹,包括指定为历史建筑的广州街123号-国学大师章太炎旅台居所、永兴亭船头行、宋协兴米店、吕阿昌医师宅、日祥旅社、太阳制本所、秀英茶桌仔店、长寿号茶桌仔店、道教法坛-威灵坛、公共澡堂凤翔浴室等,加上周边聚集著龙山寺等古迹和金纸店、中药行、青草店、佛具店等传统产业。[3][4]
位置
剥皮寮位于今日万华老松国小的南侧,地址为康定路173巷,老街北侧的街屋与老松国小校园仅一墙之隔,南侧的街屋则紧临广州街。创立于明治二十九年(1896)的老松国小为一所历史悠久的百年老校,校园建筑北栋被指定为市定古迹。[4]
剥皮寮街区 原图链接 |
剥皮寮街区 原图链接 | ||
剥皮寮文化活动 原图链接 |
剥皮寮城事生活节 原图链接 |
历史
剥皮寮,旧称“福皮寮、北皮寮”,在清领时代是往来古亭、景美等地的农垦要道。清代中期,剥皮寮街称为福地藔街,是清代艋舺的营盘所在,由于当时营盘在北台湾的军事地位极为重要,在时空背景上有其独特性,福地藔街连结了营盘与艋舺市街的道路。清代道光、咸丰年间,台北的开垦已经遍及大安、中仑、古亭庄、景尾(景美)。艋舺至新店及艋舺至锡口(松山)的交通顺畅,故成为各地土产的集散地,古亭庄、景尾的货物若要进入艋舺皆须经过福地藔街。[5][4]到了日治时期,为了实施现代都市计划,总督府开始执行“市区改正”,在原本自然发展的市街上,规划出棋盘式的道路。所以原本斜向的剥皮寮,从此被截断框限在方正形的街道中。
一九四零年代,日本将剥皮寮规划为老松公学校(老松国小)用地,但并未著手进行兴建,原来的屋子也就保留下来了。中华民国政府来台后,沿用日治时期的规划,将剥皮寮长期限建,过去清代的街道样貌就这样保留了下来。后来由于战后婴儿潮,老松国小学生高达上万人,迫切的空间压力让学校得分成上、下午两班教学,而原本规划盖校舍的用地却因政府财政拮据迟迟无法进行。
到了一九八零年代末,这时的老松国小学生人数已经降为一千多人。市府教育局反而开始了征收作业以兴建游泳池、体育馆等公共设施。政府先发放补偿金,可是没有立即要求居民搬迁。直到一九九七年底,因为接近法定征收年限,教育局发函通知居民,将于一九九八年五月一日强制拆除房屋。
面对拆除危机,居民组成自救会,四处求援陈情。在台大城乡所与其他专业人士的指导下,开始以文化保存为策略,推动“历史风貌特定区”,希望借由聚落活化等概念,同时保留居民生活与街道建筑。方向确定后,自救会开始组织动员,进行历史调查、口述史纪录与老照片搜集等工作,试图诠释在地的历史文化价值。另外也制作导览地图、发行社区报、办理说故事等活动,成功获得民代支持与媒体关注,暂缓了拆除行动。经过专业人士的调查诠释、居民办理的热闹活动,以及媒体的友善报导,老街的历史文化价值被逐步确立和宣扬。
在剥皮寮即将被登录为历史建筑的时刻,老松国小校方、家长与周边社区却跳出来,认为这个地方应该依法拆!他们质疑剥皮寮的历史价值,怀疑这些保存运动是居民要购回做土地开发的借口,造福地方应该兴建活动中心、游泳池等公共设施才对。
最后由市政府拍案决定;一方面承认剥皮寮的历史价值,但另一方面仍在一九九九年六月强制驱离居民,搭起围篱,拆除摊棚等附加建物,陆续展开修复工程。二零零九年才重新以乡土教育中心与艺文活动场所的面貌,出现在大众眼前。[6]
参考来源
- ↑ 台北市乡土教育中心_剥皮寮历史街区. 台北旅游网 (中文).
- ↑ 剥皮寮历史街区. 台北市政府文化局 (中文).
- ↑ 剥皮寮老街 古迹重生再利用. 生命力新闻. 2010-08-15 (中文).
- ↑ 4.0 4.1 4.2 剥皮寮老街. 交通部观光局 (中文).
- ↑ 剥皮寮老街 古迹重生再利用. 台北市乡土教育中心全球资讯网 (中文).
- ↑ 徐莹峰 萧宇辰. 【故事‧台北EP2】标本化的剥皮寮历史街区. 故事StoryStudio. 2015-10-06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