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割草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割草是高产天然草原和人工草地的主要利用方式之一,其目的是取得饲养家畜的新鲜牧草,或将牧草刈割后加工调制成可以久贮的青贮草、半干贮草或干草饲养家畜,影响草层的植物学组成和再生草的产量。[1]

[]

作用

长期以来,割草只是草原利用的一种补充手段。随着畜牧业生产的发展,其意义和作用逐渐增大。现代集约化农场有的已完全采用刈割的鲜草饲喂家畜,从而提高了草地和牧草的利用率。 割草对草地的影响 割草影响草层的植物学组成和再生草的产量。通常不耐刈割的牧草再生力弱,常因刈割而减少其在草层中的数量,影响草层;而再生力强的牧草,则常因刈割而增加其在草层中的数量,但刈割次数过多,特别是多次低刈会使牧草营养繁殖受阻和不能进行种子繁殖,导致生活力下降,甚至死亡。割草对土壤的结构和肥力也有影响。由于割草使草地的枯枝落叶减少、土表裸露,夏季地温升高,易使土壤旱化;降雨后板结,影响牧草生长发育。

割草方法

割草以牧草生长发育过程中可消化营养物质的含量最高而干物质相应最多时为适期,通常禾本科牧草在抽穗初期,豆科牧草在初花期。如以割草适期的各项指标为100%,每迟割1天,牧草的粗蛋白含量下降1~2%,消化率下降2~4%,可消化养分总量下降0.5%。割草较迟虽可获得较多的干物质,但总的可消化营养物质的收获量反而减少。为使多次割的草地持续高产,最后一次刈割应在生长季节结束前30日左右结束,以利越冬和翌年再生。多次刈割的草地,北方以一年割 2次、南方以割3次为适宜;后期较低矮的再生草用以放牧,有利草地养护。割草时留茬过高造成浪费,过低则影响草的再生。通常只割 1次的一年生草地留茬宜低;多年生草地和能供多次割草的一年生草地以及再生草的留茬宜稍高。

参考文献

  1. 割草的意思百度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