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剑井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剑井

图片来自guosing

剑井,旧名国姓井,是位于台湾台中市大甲区铁砧山水井,被附会成郑成功有关的剑泉传说。[1]

传说

苗栗县志》卷一.封域志:铁砧山……山上有井,当日郑成功举兵于此,水多毒;以剑插地,得甘泉,今相传为国姓井。光绪十一年,大甲巡检余宠、监课委员林锵、幕宾盛鹏程、生员郭镜清、职员谢镜源、张程材等鸠资建庙祀之,立有碑纪。每逢重九登高之会,而文人、学士到此庙饮酒和诗者不少,亦一方之名胜也。

林衡道表示郑成功在台湾期间没有离开台南附近,但他不曾去过的地方却有其相关传说,如铁砧山的国姓井

1954年《联合报》报导:传说顺治十八年(1661年)四月,郑成功率军至大安港与原住民在盘营口作战,至五月四日占据铁砧山,却因地理不熟遭包围,饥饿交迫,还有部分郑军在凤山被围杀。这时,众士兵取田螺,将尾巴斩断取其肉吃后将螺壳弃散,螺又复活,成为今日所谓断尾田螺。至端午时节,郑成功以树枝为香、拔剑插土,长跪祷天,望赐甘泉,继即地告口裂,宝剑深沉,甘泉涌出。众兵为奇迹狂舞欢呼,士气大振,击溃敌军,后人为纪念,将此泉号称之为“国姓井”。地方人道,端阳节若果注视井中,仍可见剑影。每逢清明,殉职的士兵化身为鹰,飞来此地参拜故主。

还有说法是端午节中午剑会浮出,丘念台母亲说见过,但曾被天癸期间的妇女跨过后从此不会浮起。

1959年8月29日,琼安台风来袭,两名山林管理所工人随崩山摔到剑井附近未死,神话纷传。

观光

此井直径约三尺,水深一尺馀,光绪十九年(1893年)铸刻“国姓井”三字。被以“剑井灵泉”之名与孔碑夕照、农黉香圃、砧山啸月、大安溪棹、半岭红梅、牧笛樵歌、断崖听水等列为铁砧山八景;或称是“延平剑井”,其馀七景为孔碑夕照、农黉香圃、砧顶啸月、大安泛舟、半岭梅花、牧笛樵歌、悬崖听水。大甲、大安外埔苑里一带居民,认为饮喝此井可愈疾病,尤以端午节日其功效更甚等,故每逢端阳,即接踵比肩前来汲取午时水。但井因长年曝露在户外,大肠杆菌群含量超过标准。

此井也是台湾最早记录鹰过境的地点,井旁立于光绪年间的碑叙述清明前有群鹰自凤山来聚哭,可推测昔日这里也是赤腹鹰灰面鹫过境的重镇。中台湾有一句顺口溜“南路鹰、南路鹰,一万死九千”,描写来此的鹰鹫会被大量射杀。

当地人士为弘扬郑成功事迹,在此山于1947年6月破土重建铁砧山国姓庙。1953年井重修,并加砖墙维护。该年由于右任亲书“剑井”两字并立石碑。当时他以郑成功有阴阳双剑,雄剑投入此井、雌剑插入剑潭,为互相辉映,特改井名为“剑井”。石碑后面为考试院长贾景德亲撰《铁砧山剑井纪》。1956年,台中县政府以预算卅八万,拓宽往此井的道路,将该地整顿为一风景区。

井后为雕塑家陈松的水泥浮雕作品“剑入泉涌”。在《联合报》撰写中台湾各名井的记者赵镇藩曾批判四周俱已失原始风貌,有俗不可耐的洋灰石块、土鸡城、特产店。

原先剑井旁有多家商店,九二一大地震后,多已人去楼空。

参考文献

  1. 剑井,guos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