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包忠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包忠文
南京大学图书馆原馆长
出生 1932年11月25日
浙江省 东阳市
逝世 2019年8月29日
国籍 中国
别名 倪斌、麦芒
职业 教育科研工作者

包忠文:笔名倪斌、麦芒。1932年11月25日生于浙江省东阳市大田头樟庄。中共党员。1953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历任南京大学系主任、教授[1]图书馆馆长[2]江苏省作协理事、省大众文学学会会长,南京市文联名誉主席[3]、市作协主席。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50年开始发表作品。198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2019年8月29日上午六时在南京逝世,享年88岁[4]

人物简介

包忠文,男,1932年11月生,浙江东阳人。原南京大学中文系系主任、南京作家协会主席、南京文联名誉主席,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南京地区图书馆学会理事长。

笔名倪斌、麦芒。中共党员。1953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1953年参加工作,历任南京大学教师、教研室主任、系主任、文艺学专业负责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理事、省大众文学学会会长,南京市文联名誉主席、市作家协会主席。1950年开始发表作品。

曾先后任系主任、校图书馆馆长、南京作家协会主席、江苏省大众文学学会会长、省鲁迅学会副会长、南京图书馆学会理事长、南京文联名誉主席、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理事、中国马列文论学会理事、省作协理事等职。学术上以文艺美学及其思潮研究和鲁迅研究见长。

主要成就

他的主要学术论著有专著《鲁迅的思想和艺术新论》、《艺术与人学》和《文学初步》等。

主编并撰写有《马列文论一百题》、《左联时期――无产阶级革命文学》、《鲁迅-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现代文学观念发展史》、《当代中国文艺理论史》和《世界学术名著导引丛书》等二十余种。

专论有《艺术生产和物质生产发展的"不平衡关系"》、《论艺术规律和"人学"》、《论文学的人性、人道主义和阶级性》、《世纪之交文艺理论思考》、《论文艺的民族化和现代化》、《毛泽东关于建设新文艺的科学构想》、《鲁迅关于建设新文艺的科学构想》、《要重视后现代主义的消极影响》和《瞿秋白论新现实主义和文艺大众化》等三百余篇。

编有《现代文学观念发展史》、《当代中国文艺理论史》、《左联时期-无产阶级革命文学》、《鲁迅-中国文化革命主将》、《马列文论百题》、《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文艺论著选读》和"世界学术名著导引"丛书十种等。专论有《论艺术规律和"人学"》、《论艺术生产和物质生产发展的不平衡关系》、《论文学的人性、人道主义和阶级性》、《论文学理论的民族化和现代化》、《世纪之交文艺理论的思考》、《毛泽东关于建设新文艺的科学构想》、《鲁迅关于建设新文艺的科学构想》和《论后现代主义对文艺创作和评论的消极影响》等三百余篇。曾获"金陵文学奖"、省社科优秀著作政府奖和国家级优秀著作奖等。

论著曾多次获省市级、国家级优秀学术著作奖。

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

趣事

1980年代,日本鲁迅研究会的一个访问团来南京访问,作为省里鲁迅学会的负责人,包先生负责接待。在与日本友人交谈之际,免不了说起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而日本友人却给包先生讲了件真实的事。

在上个世纪80年代那个时期,去日本留学的国内青年很多,南京去日本留学的年轻人也不少。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对日本的生活羡摹得不得了,因为南京的生活条件要比日本差好多少倍。

这是事实。可有些年轻人却说:要是日本占领南京一直之今,那有多好,现在的南京就会像日本一样发达,所以当初为什么要抗日呢?日本友人说,持这样看法的年轻人还不是少数,他们也感到不可理喻。所以,现在的日本青年看不起当今的中国青年太正常,因为中国的青年自己都看不起自己。

当时,包先生听后很是惊诧,只能对日本友人说:这是中国教育的失败。

参考来源

  1. 包忠文 ,中国作家网
  2. 包忠文 ,知识贝壳
  3. 包忠文 ,技点网
  4. 2019逝去的背影 ,澎湃, 202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