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改變世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化學改變世界》,[美] 弗蘭克•A.馮•希佩爾 著,出版社: 重慶出版社。
讀書,可以與時俱進,開闊自己,提高自己,充實自己,完善自己,是全球文化[1]科技知識擴容和更新的需要,是知識[2]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要求。
內容簡介
化學和歷史的走向是密不可分的,如瘧疾的治療促成了殖民主義的發展,生化武器的應用改變了戰爭的格局,殺蟲劑的大規模使用減少了馬鈴薯晚疫病所造成的饑荒。化學製品也是損害人體健康、危及物種生存的罪魁禍首。
本書結合毒理學、流行病學、歷史學和化學等多學科領域知識,生動簡明地闡述了化學是如何拯救人類於饑荒和瘟疫,又是如何通過生化武器和化學製品威脅人類健康和物種多樣性的。化學在成就現代社會的同時,也威脅到了當今的生態平衡。
目錄
序言 /1
第一部分:饑荒 /1
1.馬鈴薯晚疫病(1586—1883) /2
第二部分:瘟疫 /25
沼澤熱(瘧疾)(公元前2700—1902)/26
黑嘔(黃熱病)(1793—1953)/45
3.監獄熱(斑疹傷寒)(1489—1958) /75
4.黑死病(鼠疫)(541—1922) /85
第三部分:戰爭 /111
1.戰爭中的合成化學品(公元前423年—1920年) /112
2.齊克隆(1917—1947) /134
3.滴滴涕 (1939—1950) /156
4.I.G. 法本公司 (1916—1959) /185
第四部分:生態 /213
1.殺蟲劑抗性(1945—1962)/214
2.《寂靜的春天》(1962—1964) /230
3. 驚奇與謙卑(1962年後)/246
後記 /258
致謝 /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