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化隆回族自治县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化隆回族自治县位于青海省东部黄土高原青藏高原过渡地带,海东市南部。是一个以回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县,共有回、汉、藏、撒拉等12个民族。县人民政府驻巴燕镇,距省政府驻地75千米。临平公路、乐化公路、阿赛公路、扎哈公路、平阿高速公路、燕官公路贯穿县境。化隆回族自治县总面积2740平方公里,辖3镇18乡,截止2010年,总人口229669人。地处黄河谷地北侧山地、沟谷地,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黄河流经县境西南部和南部,属青藏高原东部干旱区,年均温2.2℃,年降水量470毫米。

中文名称 化隆回族自治县

外文名称 Hui Autonomous County of Hualong

别 名 化隆县

行政区类别 自治县

所属地区 青海省海东市

下辖地区 6镇、7乡、4民族乡

政府驻地 巴燕镇

地理位置 青海省东部

面 积 2740平方公里

位置境域

化隆县位于青海省东部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过渡地带,地处东经101°39′—102°42′,北纬35°48′—36°17′,东西长98.5公里,南北宽48.5公里,总面积2740平方公里。在青海省东部,距西宁市110公里,东与民和县接连;南与循化、尖扎县隔河相望;西与贵德、湟中县接壤;北与平安、乐都毗邻。

地质地貌

化隆回族自治县境内崇山峻岭,沟壑纵横,其地势北高南低,呈现阶梯状,由西北向东南递减。全境东西长98.5公里,南北宽48.5公里,总面积2740平方公里,最低海拔1884米,最高达4484米,一般在2600—2800米之间,自治县首府驻巴燕镇,海拔2873米[1]

土地资源

化隆回族自治县全县土地总面积2740平方公里,折合411万亩。可利用的土地面积404万亩,占总面积的98.35%;暂未利用的土地高山寒漠土地面积67719亩,占总面积的1.65%。按利用状况,在可利用的土地面积中草地面积258万亩,占总面积的62.78%,占可利用面积的63.83%农耕地53万亩,占总面积的12.81%,占可利用面积的18.54%,占可利用面积的18.76%其他如道路、居民点、水域18万亩,占总在面积的4.31%,占可利用面积的4.39%。

水能资源

化隆回族自治县县内水地面流量较为丰富,黄河干流水量充沛,水流湍急,河道窄深,落差集中,建站淹没损失小,是水力资源的富矿带。黄河上游青海段13座大、中型己建和规划修建的水电站中,县境内有7座,其中大型3座,即李家峡装机容量200万千瓦、公伯峡150万千瓦、积石峡100万千瓦;中型4座,曲日麻卡等合计装机容量81.6万千瓦。7座大中型水电站总装机容量531.6万千瓦。

文化事业

2013年,化隆回族自治县完成投资3600万元,实施了“文化进村入户”、全民健身、村级文化活动室等项目,全县直播卫星户户通公共服务覆盖率达到50%。同时,成功举办了海东市第一届老年人运动会。2007年电视“村村通”工程已覆盖全县各个角落,全县各村都能收看2套以上电视节目;有线电视用户已达2345户。

历史文化

化隆县是青海的回族之乡,这里的回族男子多穿对襟白衬衣,外套青坎肩,戴白色或黑色的圆顶帽。妇女一般都戴“盖头”,只露面部。他们的饮食,在制作上特别考究。婚姻上普遍实行一夫一妻制,婚期一般选在主麻日(星期五),由阿訇证婚。一般只在本民族内通婚,如娶嫁外民族,前提条件是对方要遵循回族风俗。丧葬实行土葬,而且死后一两天内就要安葬完毕,不用棺木寿衣,只用两丈多白布缝制成尸衣,紧裹洗净的尸体。这里的回族节令主要是小“尔的节”(开斋节)、“大尔的节”(又称古尔邦节,即宰牲节)等,具有浓烈的伊斯兰宗教色彩。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