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化隆回族自治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化隆回族自治縣位於青海省東部黃土高原青藏高原過渡地帶,海東市南部。是一個以回族為主的多民族聚居縣,共有回、漢、藏、撒拉等12個民族。縣人民政府駐巴燕鎮,距省政府駐地75千米。臨平公路、樂化公路、阿賽公路、扎哈公路、平阿高速公路、燕官公路貫穿縣境。化隆回族自治縣總面積2740平方公里,轄3鎮18鄉,截止2010年,總人口229669人。地處黃河谷地北側山地、溝谷地,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黃河流經縣境西南部和南部,屬青藏高原東部乾旱區,年均溫2.2℃,年降水量470毫米。

中文名稱 化隆回族自治縣

外文名稱 Hui Autonomous County of Hualong

別 名 化隆縣

行政區類別 自治縣

所屬地區 青海省海東市

下轄地區 6鎮、7鄉、4民族鄉

政府駐地 巴燕鎮

地理位置 青海省東部

面 積 2740平方公里

位置境域

化隆縣位於青海省東部黃土高原與青藏高原過渡地帶,地處東經101°39′—102°42′,北緯35°48′—36°17′,東西長98.5公里,南北寬48.5公里,總面積2740平方公里。在青海省東部,距西寧市110公里,東與民和縣接連;南與循化、尖扎縣隔河相望;西與貴德、湟中縣接壤;北與平安、樂都毗鄰。

地質地貌

化隆回族自治縣境內崇山峻岭,溝壑縱橫,其地勢北高南低,呈現階梯狀,由西北向東南遞減。全境東西長98.5公里,南北寬48.5公里,總面積2740平方公里,最低海拔1884米,最高達4484米,一般在2600—2800米之間,自治縣首府駐巴燕鎮,海拔2873米[1]

土地資源

化隆回族自治縣全縣土地總面積2740平方公里,折合411萬畝。可利用的土地面積404萬畝,占總面積的98.35%;暫未利用的土地高山寒漠土地面積67719畝,占總面積的1.65%。按利用狀況,在可利用的土地面積中草地面積258萬畝,占總面積的62.78%,占可利用面積的63.83%農耕地53萬畝,占總面積的12.81%,占可利用面積的18.54%,占可利用面積的18.76%其他如道路、居民點、水域18萬畝,占總在面積的4.31%,占可利用面積的4.39%。

水能資源

化隆回族自治縣縣內水地面流量較為豐富,黃河幹流水量充沛,水流湍急,河道窄深,落差集中,建站淹沒損失小,是水力資源的富礦帶。黃河上游青海段13座大、中型己建和規劃修建的水電站中,縣境內有7座,其中大型3座,即李家峽裝機容量200萬千瓦、公伯峽150萬千瓦、積石峽100萬千瓦;中型4座,曲日麻卡等合計裝機容量81.6萬千瓦。7座大中型水電站總裝機容量531.6萬千瓦。

文化事業

2013年,化隆回族自治縣完成投資3600萬元,實施了「文化進村入戶」、全民健身、村級文化活動室等項目,全縣直播衛星戶戶通公共服務覆蓋率達到50%。同時,成功舉辦了海東市第一屆老年人運動會。2007年電視「村村通」工程已覆蓋全縣各個角落,全縣各村都能收看2套以上電視節目;有線電視用戶已達2345戶。

歷史文化

化隆縣是青海的回族之鄉,這裡的回族男子多穿對襟白襯衣,外套青坎肩,戴白色或黑色的圓頂帽。婦女一般都戴「蓋頭」,只露面部。他們的飲食,在製作上特別考究。婚姻上普遍實行一夫一妻制,婚期一般選在主麻日(星期五),由阿訇證婚。一般只在本民族內通婚,如娶嫁外民族,前提條件是對方要遵循回族風俗。喪葬實行土葬,而且死後一兩天內就要安葬完畢,不用棺木壽衣,只用兩丈多白布縫製成屍衣,緊裹洗淨的屍體。這裡的回族節令主要是小「爾的節」(開齋節)、「大爾的節」(又稱古爾邦節,即宰牲節)等,具有濃烈的伊斯蘭宗教色彩。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