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化香树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化香树(学名:Platycarya strobilacea Sieb. et Zucc.)是胡桃科,化香树属落叶小乔木,高可达6米;树皮灰色,叶片纸质,侧生小叶无叶柄,对生或生于下端者偶尔有互生,卵状披针形至长椭圆状披针形,小叶上面绿色,近无毛或脉上有褐色短柔毛,下面浅绿色,两性花序和雄花序在小枝顶端排列成伞房状花序束,着生于中央顶端,雄花:苞片阔卵形,顶端渐尖而向外弯曲,花丝短,花药阔卵形,黄色。雌花:苞片卵状披针形,位于子房两侧并贴于子房,果序球果状,卵状椭圆形至长椭圆状圆柱形,宿存苞片木质,种子卵形,种皮黄褐色,膜质。5-6月开花,7-8月果成熟。 分布于中国甘肃陕西河南的南部山东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朝鲜日本亦有分布。常生长在海拔600-1300米、有时达2200米的向阳山坡及杂木林中,有栽培。 是一种速生多用途的绿化树种,也是荒山造林先锋树种之一。树皮、根皮、叶和果序均含胶质,作为提制栲胶的原料,树皮亦能剥取纤维,叶可作农药,根部及老木含有芳香油,种子可榨油。

形态特征

落叶小乔木,高2-6米;树皮灰色,老时则不规则纵裂。二年生枝条暗褐色,具细小皮孔;芽卵形或近球形,芽鳞阔,边缘具细短睫毛;嫩枝被有褐色柔毛,不久即脱落而无毛。 叶长约15-30厘米,叶总柄显著短于叶轴,叶总柄及叶轴初时被稀疏的褐色短柔毛,后来脱落而近无毛,具7-23枚小叶;小叶纸质,侧生小叶无叶柄,对生或生于下端者偶尔有互生,卵状披针形至长椭圆状披针形,长4-11厘米,宽1.5-3.5厘米,不等边,上方一侧较下方一侧为阔,基部歪斜,顶端长渐尖,边缘有锯齿,顶生小叶具长约2-3厘米的小叶柄,基部对称,圆形或阔楔形,小叶上面绿色,近无毛或脉上有褐色短柔毛,下面浅绿色,初时脉上有褐色柔毛,后来脱落,或在侧脉腋内、在基部两侧毛不脱落,甚或毛全不脱落,毛的疏密依不同个体及生境而变异较大。 两性花序和雄花序在小枝顶端排列成伞房状花序束,直立;两性花序通常1条,着生于中央顶端,长5-10厘米,雌花序位于下部,长1-3厘米,雄花序部分位于上部,有时无雄花序而仅有雌花序;雄花序通常3-8条,位子两性花序下方四周,长4-10厘米。雄花:苞片阔卵形,顶端渐尖而向外弯曲,外面的下部、内面的上部及边缘生短柔毛,长2-3毫米;雄蕊6-8枚,花丝短,稍生细短柔毛,花药阔卵形,黄色。雌花:苞片卵状披针形,顶端长渐尖、硬而不外曲,长2.5-3毫米;花被2,位于子房两侧并贴于子房,顶端与子房分离,背部具翅状的纵向隆起,与子房一同增大。果序球果状,卵状椭圆形至长椭圆状圆柱形,长2.5-5厘米,直径2-3厘米;宿存苞片木质,略具弹性,长7-10毫米;果实小坚果状,背腹压扁状,两侧具狭翅,长4-6毫米,宽3-6毫米。种子卵形,种皮黄褐色,膜质。5-6月开花,7-8月果成熟。[1]

生长习性

常与山苍子、杜鹃花、短柄枹、假死材、黄檀、竹等组成次生林。祁门县海拔1000米以下较常见,海拔1000米以上稀见,不见纯林分布,该树种为喜光性树种,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和深厚肥沃的中性壤土,在pH值4.5~6.5中都可以生长。耐干旱瘠薄,速生萌芽性强。

栽培技术

圃地选择

化香对立地条件要求不严,虽然在土壤的pH值4.5~6.5均能生长,但化香具有根深喜肥,极喜光、喜湿、怕渍的特性。所以选择圃地,应首先考虑土壤的厚度和质地。选择土层深厚肥沃,阳光充足,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为最好,于初冬对圃地进行深翻,播种前要“三犁三耙”,保证土壤精细,施复合肥50公斤/667平方米,菜饼肥100公斤/667平方米,钙镁磷肥50公斤/667平方米作基肥。之后开始做床,床宽1米,床高25厘米,长度视地块而定,步道宽30厘米,四周开好排水沟。并在整理好的床面上,盖黄心土5厘米左右厚再整平待播种。

苗期管理

苗木出土后5天喷一次多菌灵溶液,防止苗木幼嫩而产生病害。对露出地面的种子要及时用草木灰覆盖,苗木生长前期,做好松土除草工作,确保苗林迅速生长,苗小时人工拔草,苗高15厘米以上时,可化学除草,化学除草前必须将苗床上的草拔除干净,苗期化学除草用药土30公斤/667平方米。药土配制:30公斤干净的细河沙,加入果尔药剂(30毫升果尔与500毫升水混合)。拌匀后堆放3小时,摊开晒干。之后药土均匀撒至苗床上,再用棕扫把扫掉幼苗叶片上的药土,以免产生药害。4月下旬,要进行第1次间苗,留密度45株/平方米;第2次间苗为6月下旬,间苗后留苗35株/平方米,在间苗前后都要喷水浇灌。在第1次间苗5天后适当追施一些氮肥,浓度为0.5%,施1公斤/667平方米。以后每隔15天左右施肥1次,浓度为1%,施2公斤/667平方米。每次施肥后要对苗头进行清洗,以防因幼苗太小产生肥害。施肥结束时间为9月上旬。同时,天气连续下雨时,要及时排掉圃地中的积水,防止圃地积水造成苗木烂根;天气持续干旱时要对苗木进行浇灌,浇灌时可稍微带一些人粪尿,及时补充苗木生长所需的水分及养分。产苗1.5万株/667平方米,当年苗高可达70厘米,地径1.2厘米以上,即可出圃造林。

造林

一般山场均可造林,土层深厚肥沃,海拔800米以下造林密度约200株/667平方米左右;海拔800米以上,土壤瘠薄的造林密度500株/667平方米左右即可。林地清理及整地要在2月底前完成,坡地穴状整地规格:40厘米×40厘米×40厘米,施入50克复合肥。造林时间在3月上、中旬,造林前要选好根系发达完整、无病虫害的Ⅰ级壮苗,栽植时做到苗正、根舒、压实,并覆土将树根处培成小锥形。当年抚育2次,以后可根据立地条件和杂草繁茂程度,增加或减少抚育次数。

主要价值

羽状复叶,穗状花序,果序呈球果状,直立枝端经久不落,在落叶阔叶树种中具有特殊的观赏价值,在园林绿化中可作为点缀树种应用。 化香树就像其他胡桃科的近亲一样,树皮和果序富含单宁,可以提制栲胶;茎皮纤维可造纸或制作人造棉。除此之外,化香树的树皮还可入药,有顺气、祛风、止痛、消肿的功效。[2]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