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环境学院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北京大学环境科学系作为北京大学环境学院下属最大的系,主要由前环境科学中心教学科研人员组成。其实体队伍成立于1982年,是我国最早的集科学研究、环境教育和社会服务于一体的学术机构之一。环境科学系充分发挥北京大学文理学科的优势,形成了以大气环境、环境管理和可持续发展三个学科方向为支柱的环境科学框架。近年来,环境科学系十分注重全球环境问题研究,努力建设相关研究的基础条件,形成了知识结构配置合理的研究队伍,具有由基础研究到决策支持的丰富经验和能力。
学院简介
环境学院在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环境科学中心以及原技术物理系环境化学专业的基础上组建,是地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两个一级学科的强强联合,具有理、工、文多学科的整体综合优势,拥有环境科学、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三个教育部重点学科。学院中既有老一辈的学术泰斗,也有一大批环境和地理学领域的青年技术骨干,尤其是拥有一大批天资聪颖富于创新思想的优秀学生,北京大学将完全有能力建设一个具有中国特色、世界级影响的环境学院。
新学院中包括环境、地理、生态、规划等多种相关学科,拥有一批曾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许多具有重要影响成果的知名专家教授和青年骨干,具备条件完善的研究基地,曾培养过大量的优秀学生。新组建的环境学院将为更大程度的发挥这些优势提供重要平台。
学院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弘扬传统、建立高峰。
发展目标
以创世界一流为总体目标
学院建设总的指导思想是以创世界一流为目标。紧密结合国家需求,以学科建设为核心,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科研条件建设,大力提高环境学院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水平,积极推动学院与国际一流大学的交流与合作。通过3-5年的努力建设,使学院的师资队伍水平、设施水平、教学研究水平和主要学科方向的水平保持国内领先水平,某些方面争取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全方位多层次国际化的建院模式
学科建设将在教学、科研、管理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实施全方位和多层次的国际化战略。采用国际通行的办学模式和评估体系,加强与国际一流大学、科研院所、管理机构和企业的联合办学和开展实质性合作研究,建立国内和国际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推动学科建设的国际化。
突出中国特色、发挥学科综合优势
学院建设注重国际经验与中国国情的结合。在学科建设中将注重已有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建设,扶持和培养某些国家急需的学科和重要的新兴学科。发挥学院学科齐全的优势,学科布局注重文、理、工相关学科的结合。
学科结构
环境学院以地理学为主体,包含环境科学、生态学、城市规划等多个相关学科,具有理、工、文多学科交叉的综合优势。学院拥有地理学国家一级重点学科,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学院有地理学国家理科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地和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学院下设4个系和1个研究所,即城市与区域规划系、城市与经济地理系、资源与环境地理系、生态学系和历史地理研究所。另有地理科学研究中心、城市规划设计中心十多个研究中心。目前北京大学建筑学研究中心也挂靠在环境学院。
师资力量
环境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有院士2名、杰出基金获得者9名(包括3名海外杰出青年基金),教育部跨世纪人才、新世纪优秀人才共2名。“环境生物地球化学创新群体”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批支持的创新群体。
学院中既有以侯仁之先生为代表的老一辈学界泰斗,又有一大批中青年学术骨干。他们活跃在资源、环境、生态和城市规划等各个领域,既推动着地理学及相关的资源、环境、生态[1]和城市规划[2]等学科的理论创新,又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
参考文献
- ↑ 生态二字是什么意思,生态大米为什么受欢迎,搜狐,2021-03-13
- ↑ 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介绍_研究方向_就业前景分析,大学生必备网,2020-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