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志传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北宋志传》(又名《杨家将》、《杨家将传》、《杨家将演义》)写杨家将抗辽事迹。作者广泛搜集了宋元时期民间流传的杨家将故事、宋元话本和元杂剧中的有关剧目为基础加工整理而成。作品从北汉主刘钧摒逐忠臣,呼延赞出世写起,到杨业归宋,杨宗保大破天门阵,十二寡妇征西夏为止。通过杨业一门世代抵抗契丹侵扰的事迹,贯串了反抗外族入侵,歌颂抗敌英雄,谴责奸佞卖国的主题。《杨家将》与《薛家将》、《呼家将》构成我国通俗小说史上著名的“三大家将小说” 。
基本信息
《北宋志传》是明代英雄传奇小说,作者为明代嘉靖年间熊大木。与《南宋志传》(此书主要写宋太祖故事,内容与书名不甚相合)合刊,共二十卷。通称《南北两宋志传》,各十卷五十回。 作品较好地塑造了杨家老少几代人的英雄群像,叙述了杨家“一门忠勇尽亡倾”的悲壮故事。老将杨业,身经百战,威震四方,号称“杨无敌”,后因潘仁美的陷害,在陈家谷战役中身陷重围,在潘不发救兵,突围无望的情况下,头撞李陵碑壮烈而死。少年英雄杨宗保十四岁就执掌帅印,他不但能上阵与敌刀枪相搏,而且还能运筹帷幄,善于调兵遣将,指挥千军万马,而杨家的祖、父辈如佘太君、杨六郎、柴郡主等也能以抗战大局为重,扶持青年晚辈治军。以佘太君为首的一班杨门女将,一洗封建女子弱不禁风的脂粉气,个个都是征战沙场的巾帼英雄。这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除了北朝乐府《木兰辞》塑造的木兰形象外,象《北宋志传》这样集中塑造女英雄群像的作品,应是一种开创性的和成功的突破。 当然,这些旧体民间小说往往通过封建性的忠君来表现爱国,还掺有许多呼风唤雨,鬼神迷信的内容,这些缺陷,连同其艺术上的粗糙,都是无庸评议的。
小说贡献
作为小说史上现存最早描写杨家将故事的一部长篇小说,《北宋志传》的主要贡献在于,使民间流传已久、零散片断的杨家将故事得以基本定型,这也是明代中叶朝廷与北方少数民族之间战争频繁,朝政紊乱状况的一个折射,有着一定的历史意义,继而在明末清初的民族斗争中起过激奋人心,鼓舞斗志的作用。后代的许多戏曲作家又从该书中寻找素材不断加以发展创造,以至在今天(21世纪)的舞台、银幕上还不断演出。《杨家将》和《薛家将》、《呼家将》构成了我国通俗小说史上著名的“三大家将小说” 。
作者简介
熊大木(约1506~1578年),号钟谷、鳌峰后人,福建省建阳人,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历史演义小说的编著者与刊行者,也是英雄传奇较早的作者。 熊大木的祖先,从熊秘到熊禾。在唐宋两代原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其后世代或官或隐,尽管渐趋衰微,可以说仍属于官宦阶层。传到熊大木这一代,早已沦为市民阶层了。但熊氏的先人所树立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博学能文的传统,无疑会成为熊大木著作中所继承的一大特色。 他以编著出版为业。其书坊名为忠正堂。有不少经他刊刻传世的书籍,他自己又动手编写了不少通俗小说,是我国小说史上继《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作者之后早期创作历史演义和英雄传奇小说的又一位民间作家。熊氏所撰的通俗小说,据孙楷第先生《中国通俗小说书目》载录,现存的还有《全汉志传》、《唐书志传通俗演义》、《南北两宋志传》、《大宋中兴通俗演义》和《日记故事》等。这些著作中,反映着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 熊大木编有大量通俗小说,在明清小说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咏史诗别具一格,颇有新意。 明清之时,书坊主干预创作通俗小说创作,在此干预下,通俗小说得到较大发展,但也致使平庸之作叠起。
内容预览
《杨家将演义》是一部较优秀的通俗小说。书中的杨业、杨延昭、杨文广原型,在《宋史》都有传。 杨家将捍卫边疆,抗击入侵者的英雄业绩在宋代已经流传。杨家将捍卫边疆,抗击入侵者的英雄业绩在宋代已经流传。杨业死后六十多年,杨文广还活着的时候,著名文学家欧阳修就写道:“父子皆为名将,其智勇号称无敌,至今天下之士,至于里儿野竖,皆能道之。”另一文学家苏辙在出辽国,经过古北口杨无敌庙时,写下“驰驱本为中原用,尝享能令异域尊”的诗句。 杨家将小说讲述的是北宋大将杨继业一家世代尽忠,抗辽保国的故事。自南宋以来,千古流传。 问世于明代嘉靖年间的《杨家将演义》,融会了宋元以来广泛流传的各种杨家将故事和传说,小说塑造了一大批杨家将的人物形象,如杨令公、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