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北院门街道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北院门街道,隶属于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地处莲湖区东南部,钟楼西北。东起北大街与新城区西一路街道毗邻,南到含光门碑林区张家村街道为邻,西至西门与环城西路街道接壤,北至西五台与青年路街道相连,总面积2.7平方千米。明代称为宣平坊,清代此街北段有巡抚部院衙门,称为北院,门前的南北向街道称为北院门,故名。境内的风景名胜有西安钟楼、西安鼓楼、北院门仿古一条街等。截至2020年6月,北院门街道辖12个社区。2011年,北院门街道总人口8.33万人,工业总产值达到2.3亿元,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67.2亿元,财政总收入0.9亿元。[1]

中文名: 北院门街道

行政区类别: 街道

所属地区: 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

地理位置: 莲湖区东南部,钟楼西北

面 积: 2.7 km²

下辖地区: 12个社区

政府驻地: 社会路133号

电话区号: 029

邮政区码: 710030

车牌代码: 陕A

人 口: 8.33万人(2011年)

历史沿革

地名由来

明代称为宣平坊,清代此街北段有巡抚部院衙门,称为北院,门前的南北向街道称为北院门,故名。

建置沿革

1955年,始设北院门街道。

1958年,改名庙后街街道。

1960年1月,恢复原名。

1960年8月,改名莲湖公社北院门分社。

1962年,改为北院门公社。

1966年,改名红卫区革命街公社。

1972年,复称北院门公社。

1978年,复设北院门街道。

2002年8月,北院门、庙后街、西大街3街道合并为北院门街道。

行政区划

截至2011年末,北院门街道辖社会路、化觉巷、红埠街、二府街、学习巷、贡院门、香米园、洒金桥、白鹭湾、桥梓口、双仁府、迎春12个社区;下设66个居民小组。截至2020年6月,北院门街道辖12个社区。办事处驻社会路133号。

地理环境

北院门街道地处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东南部,钟楼西北。东起北大街与新城区西一路街道毗邻,南到含光门与碑林区张家村街道为邻,西至西门与环城西路街道接壤,北至西五台与青年路街道相连。辖区东西最大距离2.1千米,南北最大距离2千米,总面积2.7平方千米。距区人民政府0.6千米。

人口

截至2011年末,北院门街道总人口8.33万人,城镇化率100%。另有流动人口19992人。总人口,男性4.02万人,占48.3%;女性4.31万人,占51.7%;14岁以下1.19万人,占14.3%;15—64岁5.76万人,占69.1%;65岁以上1.38万人,占16.6%。2011年,北院门街道人口出生率3.1‰,人口死亡率2.42‰,人口自然增长率0.68‰。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3.08万人。

经济

综述

20世纪50年代,北院门街道开展生产自救,组织贫民、无业人员从事临时性加工生产。60年代,组织街道闲散人员办起五金、化工、医药、服装、废品回收加工等企业。1975年有19个企业上交区管。1990年有街道企业90个,从业人员1719人,经营总收入3381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717万元,上交税金283.8万元,实现利润59万元。至1993年,有街属企业38个,职工590人,总收入4361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994万元,上缴税金488.8万元,实现利润75.7万元。2011年,北院门街道财政总收入0.9亿元,比上年增长39.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0.67亿元,比上年增长20.7%。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0.57亿元,增值税0.11亿元,企业所得税0.13亿元,个人所得税1.0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0.7%、17.8%、4.8%、-38.7%。人均财政收入1125元,比上年增长36.3%。

第二产业

截至2011年末,北院门街道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家,职工500人。工业总产值达到2.3亿元,比上年增长-1.6%。

第三产业

截至2011年末,北院门街道商业网点3152个,职工20760人。2家大型百货公司相继落户境内。2011年,北院门街道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67.2亿元,比上年增长26.4%。截至2011年末,北院门街道有邮政网点9个,其中邮政局1个,邮政所1个,邮政驿站7个。电信企业3家,服务网点19个;固定电话用户3.3万户,电话用户普及率达到88%;移动电话用户6.3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为80%;宽带接入用户1.6万户。

交通运输

北院门街道境内西安地铁1号线、西安地铁2号线通勤。主干道有北大街、西大街、顺城南路等。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11年末,北院门街道有幼儿园(所)3所,在园幼儿872人,专任教师124人;小学5所,在校生2788人,专任教师421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普通高中4所,在校生4862人,专任教师718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高职(专科)院校1所,在校生1464人;主要学校有西安市第七十中学、西安市第九十一中学、莲湖区实验第二小学等。

文化事业

截至2011年末,北院门街道有文化艺术团体4个,演职人员82人,剧院1座,座位1260个,年演出20场次,观众达4000人次;电影院2座,座位1050个,年放映1570场次,观众达3万人次;俱乐部1所,文化站1个;公共图书室7个,建筑面积358平方米,藏书10万余册;档案室1个,建筑面积18平方米;博物馆1个,建筑面积3200平方米;文化行业从业人员186人。截至2011年末,北院门街道有线电视用户3.3万户,占总户数的90%,其中数字电视用户1.8万户,占总户数50%。

体育事业

截至2011年末,北院门街道有体育场地15个。91%的城市社区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78.8%。

卫生事业

截至2011年末,北院门街道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1个,其中三级甲等医院3个,疾病控制中心1个,卫生院1个。专业卫生人员1772人,其中执业医师673人,执业助理医师53人,注册护士1046人。2011年,北院门街道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18.7万人次,住院手术7007台次,出院病人4.6万人次,主要医院有陕西省中医研究院、西安市儿童医院等。

社会保障

2011年,北院门街道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193户,人数4193人,支出1278万元,比上年降低1.1%,月人均254元,比上年增长9.5%;城市医疗救助243人次,支出48.3万元,比上年增长44.3%。社区服务设施23个,其中社区服务站12个,其他社区服务设施11个;社区日间照料床位数5张,社区留宿照料床位数3张。新增就业人员1319人,有250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311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38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2%。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29318人,比上年末增加1850人。

历史文化

北院门街道辖区内的钟鼓楼广场有明代所建钟楼、鼓楼,是西安的标志。北院门仿古一条街,保持明清建筑风格。古迹还有城隍庙、西门安定门和西南城角登城马道。北院门原为唐皇城一部分,是(1900年)清慈禧太后与光绪帝避难西安时的行宫所在地;宋代京兆府、元代奉元路、明清西安府、清代陕西巡抚衙门、民国时期的关中道,建国后的西安市人民政府等行政机构均设在辖境。北院门街道境内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分布着明代时期的钟楼、鼓楼,佛教庙宇西五台、道教庙宇都城隍庙、天主教南堂、大学习巷清真寺和封建科举考试的“贡院”遗址以及历史民居等。北院门是清末、民国到解放初期商业繁华地区,沿街建筑如今基本保持明清民居的格局。区域内有百余年历史的“德懋恭”水晶饼,“辇止坡老童家”的腊牛羊肉,“同盛祥”牛羊肉泡馍馆等。

西安清真寺

原名清修寺,因坐落在陕西省西安市化觉巷内,故名。建于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重修于成化二年(1466年)。成化十八年(1482年)奏请改寺名为“敕赐清修寺”。此后历经嘉靖元年(1522年)、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和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相继修葺扩建,遂成今日之规模。1988年1月13日,被列为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学习巷清真寺

大学习巷清真寺位于西安市西大街大学习巷内北侧,与化觉巷清真寺东西遥遥相对。据寺内现存石碑记载,该寺创建于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年)。初名清教寺,玄宗朝改名唐明寺,元中统间赐名回回万善寺,及明洪武时赐名清真寺。元至明末,经赛典赤、铁铉、郑和等人几次重修扩建。明永乐、天启及清代均有碑纪其事,解放后迄今政府曾两次拨款维修。2013年5月3日,被国务院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风景名胜

西安钟楼

西安钟楼位于西安市中心,明城墙内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的交汇处,是中国现存钟楼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建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1384年),初建于今广济街口,与鼓楼相对,明神宗万历十年(1582年)整体迁移于今址。钟楼建在方型基座之上,为砖木结构,重楼三层檐,四角攒顶的形式,总高36米,占地面积1377平方米。1956年8月6日,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公布钟楼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11月20日,西安钟楼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安鼓楼

西安鼓楼位于西安市中心,明城墙内东西南北四条大街交汇处的西安钟楼西北方约200米处。建于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三年(1380年),是中国古代遗留下来众多鼓楼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鼓楼之一。西安鼓楼建在方型基座之上,为砖木结构,顶部为重檐形式,总高36米,占地面积1377平方米,内有楼梯可盘旋而上。在檐上覆盖有深绿色琉璃瓦,楼内贴金彩绘,画栋雕梁,顶部有鎏金宝顶,是西安的标志性建筑。1956年8月6日,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公布鼓楼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11月20日,西安鼓楼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视频

西安古代街道——北院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