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华坛山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华坛山镇江西省上饶市广信区下辖镇,位于江西省上饶市广信区北端。以当时村民传说的一山名——“花坛山”而命名。1957年冬建场,建国前为和济、望仙、郑坊乡地;建国初属郑坊区地;1968年,改为华坛山公社;1972年恢复华坛山垦殖场;1985年4月18日,设立华坛山乡;1995年12月12日,撤乡设镇。2017年,华坛山镇行政区域面积203.04平方千米,常住人口21830人。下辖桐西、小东坞、革畈、高畈、汪岭、彭家坞、车边、李村、毛村等9个村委会、9个分场、振华姜村2个居委会,镇政府驻姜村。[1]

中文名称: 华坛山镇

行政区类别: 镇

所属地区: 华东地区

下辖地区: 振华、姜村2个居委会,9个村委会

政府驻地: 江西省上饶市广信区华坛山镇姜村

电话区号: 0793

邮政区码: 334103

地理位置: 江西省上饶市广信区

面 积: 203.04平方千米

人 口: 21830人(2017年)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车牌代码: 赣E

历史沿革

1957年设华坛山垦殖场,1984年改乡,1995年改镇。1997年,面积209平方千米,人口2.2万,辖姜村、桐西、鲁源、茅村、高畈、革畈、汪岭、叶家、郑坑、小东坞、车边、李村、彭家坞、樟涧14个行政村。2002年底,面积209.7平方千米,人口2.41万人,辖1个居委会,12个行政村:振华;桐西、茅村、叶家、小东坞、革畈、高畈、汪岭、彭家坞、车边、李村、郑坑、姜村。 2017年,行政区域面积203.04平方千米,常住人口21830人。

镇情简介

境内群峰叠嶂、山清水秀、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生态优美;松杉成林、翠竹挺立、银杏、罗汉松、红豆杉等名木古树分布全镇;珍禽野兽,栖息繁衍,是天生的野生动物园;两江源头、奇石飞瀑、一泻千里,发展生态旅游得天独厚;经济支柱、强镇富民;民风淳朴,勤劳善良、智慧创新、团结奋进,2007年财政收入首次突破500万元大关,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良好成绩。今后该镇将在“招商引资抓工业、发展产业壮农业、全民创业促增收、美化集镇建新村、建设队伍强保障”的思路指引下,精诚团结、奋力拼搏,充分利用自然生态资源,努力打造生态宜居、和谐发展新华坛。

经济发展

华坛山镇地处德兴、玉山、横峰三县交界,境内上德公路纵贯南北,森林覆盖率超过80%,拥有丰富的竹木资源,地下有丰富的莹石、铅锌、大理石等矿产。2003年镇财政收入192.2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50万元,招商引资实际进资1753.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60元。2004年该镇将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坚持以人为本,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科学开发莹石资源、毛竹资源和小水电资源。主攻莹石加工、毛竹深加工、小集镇建设和交通、通讯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2008年,全镇完成国内生产总值9000万元,增长11.6%;做大财税总量,全年完成财政收入729.5万元,比去年净增226万元,增长44.9%;开放经济发展迅速,招商引资实现进资1.1亿元,引资企业实现税收近500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4600万元,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80万元,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960元,增加150元。

镇容村貌日新月异

严格按照镇总体规划要求,斥重资、高标准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举全镇之力配合上德公路工程建设,全线胜利建成通车,完成了镇中心街道和府前路硬化、绿化、亮化工程,集镇“二纵一横”道路网络框架已经构筑。完成了桐西——张家湾、革坂王家——汪家、毛村中村段等乡村公路硬化改造工程;信息化建设取得突破,革坂移动通讯塔建成使用,镇域范围实现移动信号基本覆盖,90%以上的行政村、场通上宽带;结合实施深山区移民工程,集中规范农民建房,宝山顶小区100多户深山区移民全部喜迁新居,车边移民小区通路、通水、通电、通讯等配套设施全部建设到位,集中规范建房示范点土地征用、三通一平等前期工作全面完成;小学综合办公大楼、中学体育场,桐西村、双溪分场办公大楼建成投入使用,叶家分场办公大楼也成功封顶。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和生态文明村镇建设,绿化、亮化、净化工程取得明显效果。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56万元,全面完成4个新农村试点建设任务,改路1500米、改水170户、改厕170户、新增路灯100盏,进一步加快安全饮水工程,改善了彭家圩、车边、毛村等200多户饮用水条件。投入“一大四小”造林专项资金20万元,种植杨树3.2万株、梧桐2.8万株、油茶3.5万株、桂花1200株、杨梅4200株、柿子4800株,全镇完成公路绿化30公里,按照“一村一品”打造特色亮点的要求,成功打造了车边桂花村,李村、汪岭、小东坞杨梅村,革坂、彭家圩、毛村方柿村。不断规范集镇管理,坚持建设管理并重,结合生态创建,组建镇管队伍,针对乱停、乱放、乱扔垃圾、占道经营等现象开展环境综合治理,建立了环境卫生长效机制,转变群众不良生活陋习,提升了全民环境意识,村镇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社会事业蓬勃发展

稳步推进教育事业,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中心小学扩建、中学操场改造完成投入使用,教学条件不断改善,全面免除了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教学质量不断提升,中学毕业生中考被县中录取34人,位列全县前茅。医疗卫生长足发展,中心卫生院改建工程开始启动,规范村级卫生所建设,农民就医条件不断改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继续深化,全镇参合农民18212人,参合率达85%以上,为参合农民报销医药费60多万元。人口与计生工作扎实有效,加大力度,深化措施,完善领导责任制度、季度考核制度。计划生育奖励、扶助优惠政策等利益导向机制充分落实,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格局,计划生育率达71.6%,完成四项手术742例,其中结扎手术315例,上环304例,征收社会抚养费60万元,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有效地控制了人口数量,提高了人口素质,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位于全县前列。农村文化建设深入推进。镇文化站组织开展了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纪念演出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送电影下村放映120场次,送戏下乡演出10余场,极大地丰富了农民业余文化生活。

视频

华坛山镇桐西村村庄整治成效明显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