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華壇山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華壇山鎮江西省上饒市廣信區下轄鎮,位於江西省上饒市廣信區北端。以當時村民傳說的一山名——「花壇山」而命名。1957年冬建場,建國前為和濟、望仙、鄭坊鄉地;建國初屬鄭坊區地;1968年,改為華壇山公社;1972年恢復華壇山墾殖場;1985年4月18日,設立華壇山鄉;1995年12月12日,撤鄉設鎮。2017年,華壇山鎮行政區域面積203.04平方千米,常住人口21830人。下轄桐西、小東塢、革畈、高畈、汪嶺、彭家塢、車邊、李村、毛村等9個村委會、9個分場、振華姜村2個居委會,鎮政府駐姜村。[1]

中文名稱: 華壇山鎮

行政區類別: 鎮

所屬地區: 華東地區

下轄地區: 振華、姜村2個居委會,9個村委會

政府駐地: 江西省上饒市廣信區華壇山鎮姜村

電話區號: 0793

郵政區碼: 334103

地理位置: 江西省上饒市廣信區

面 積: 203.04平方千米

人 口: 21830人(2017年)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

車牌代碼: 贛E

歷史沿革

1957年設華壇山墾殖場,1984年改鄉,1995年改鎮。1997年,面積209平方千米,人口2.2萬,轄姜村、桐西、魯源、茅村、高畈、革畈、汪嶺、葉家、鄭坑、小東塢、車邊、李村、彭家塢、樟澗14個行政村。2002年底,面積209.7平方千米,人口2.41萬人,轄1個居委會,12個行政村:振華;桐西、茅村、葉家、小東塢、革畈、高畈、汪嶺、彭家塢、車邊、李村、鄭坑、姜村。 2017年,行政區域面積203.04平方千米,常住人口21830人。

鎮情簡介

境內群峰疊嶂、山清水秀、綠樹成蔭、鳥語花香、生態優美;松杉成林、翠竹挺立、銀杏、羅漢松、紅豆杉等名木古樹分布全鎮;珍禽野獸,棲息繁衍,是天生的野生動物園;兩江源頭、奇石飛瀑、一瀉千里,發展生態旅遊得天獨厚;經濟支柱、強鎮富民;民風淳樸,勤勞善良、智慧創新、團結奮進,2007年財政收入首次突破500萬元大關,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取得了良好成績。今後該鎮將在「招商引資抓工業、發展產業壯農業、全民創業促增收、美化集鎮建新村、建設隊伍強保障」的思路指引下,精誠團結、奮力拚搏,充分利用自然生態資源,努力打造生態宜居、和諧發展新華壇。

經濟發展

華壇山鎮地處德興、玉山、橫峰三縣交界,境內上德公路縱貫南北,森林覆蓋率超過80%,擁有豐富的竹木資源,地下有豐富的瑩石、鉛鋅、大理石等礦產。2003年鎮財政收入192.2萬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450萬元,招商引資實際進資1753.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060元。2004年該鎮將樹立科學發展觀和正確政績觀,堅持以人為本,走可持續發展之路,科學開發瑩石資源、毛竹資源和小水電資源。主攻瑩石加工、毛竹深加工、小集鎮建設和交通、通訊為主的基礎設施建設。2008年,全鎮完成國內生產總值9000萬元,增長11.6%;做大財稅總量,全年完成財政收入729.5萬元,比去年淨增226萬元,增長44.9%;開放經濟發展迅速,招商引資實現進資1.1億元,引資企業實現稅收近500萬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達4600萬元,增長1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080萬元,增長10%;農民人均純收入達2960元,增加150元。

鎮容村貌日新月異

嚴格按照鎮總體規劃要求,斥重資、高標準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舉全鎮之力配合上德公路工程建設,全線勝利建成通車,完成了鎮中心街道和府前路硬化、綠化、亮化工程,集鎮「二縱一橫」道路網絡框架已經構築。完成了桐西——張家灣、革坂王家——汪家、毛村中村段等鄉村公路硬化改造工程;信息化建設取得突破,革坂移動通訊塔建成使用,鎮域範圍實現移動信號基本覆蓋,90%以上的行政村、場通上寬帶;結合實施深山區移民工程,集中規範農民建房,寶山頂小區100多戶深山區移民全部喜遷新居,車邊移民小區通路、通水、通電、通訊等配套設施全部建設到位,集中規範建房示範點土地徵用、三通一平等前期工作全面完成;小學綜合辦公大樓、中學體育場,桐西村、雙溪分場辦公大樓建成投入使用,葉家分場辦公大樓也成功封頂。紮實推進新農村建設、造林綠化「一大四小」工程和生態文明村鎮建設,綠化、亮化、淨化工程取得明顯效果。投入新農村建設資金56萬元,全面完成4個新農村試點建設任務,改路1500米、改水170戶、改廁170戶、新增路燈100盞,進一步加快安全飲水工程,改善了彭家圩、車邊、毛村等200多戶飲用水條件。投入「一大四小」造林專項資金20萬元,種植楊樹3.2萬株、梧桐2.8萬株、油茶3.5萬株、桂花1200株、楊梅4200株、柿子4800株,全鎮完成公路綠化30公里,按照「一村一品」打造特色亮點的要求,成功打造了車邊桂花村,李村、汪嶺、小東塢楊梅村,革坂、彭家圩、毛村方柿村。不斷規範集鎮管理,堅持建設管理並重,結合生態創建,組建鎮管隊伍,針對亂停、亂放、亂扔垃圾、占道經營等現象開展環境綜合治理,建立了環境衛生長效機制,轉變群眾不良生活陋習,提升了全民環境意識,村鎮人居環境明顯改善。

社會事業蓬勃發展

穩步推進教育事業,加大對教育事業的投入,中心小學擴建、中學操場改造完成投入使用,教學條件不斷改善,全面免除了義務教育階段的學雜費。教學質量不斷提升,中學畢業生中考被縣中錄取34人,位列全縣前茅。醫療衛生長足發展,中心衛生院改建工程開始啟動,規範村級衛生所建設,農民就醫條件不斷改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繼續深化,全鎮參合農民18212人,參合率達85%以上,為參合農民報銷醫藥費60多萬元。人口與計生工作紮實有效,加大力度,深化措施,完善領導責任制度、季度考核制度。計劃生育獎勵、扶助優惠政策等利益導向機制充分落實,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格局,計劃生育率達71.6%,完成四項手術742例,其中結紮手術315例,上環304例,徵收社會撫養費60萬元,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8‰以內,有效地控制了人口數量,提高了人口素質,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位於全縣前列。農村文化建設深入推進。鎮文化站組織開展了改革開放三十周年紀念演出等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送電影下村放映120場次,送戲下鄉演出10餘場,極大地豐富了農民業餘文化生活。

視頻

華壇山鎮桐西村村莊整治成效明顯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