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南岭齿唇兰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南岭齿唇兰

中文名:南岭齿唇兰

拼 音:nán lǐng chǐ chún lán

学 名:Odontochilus nanlingensis

(L. P. Siu & K. Y. Lang) Ormerod

界:

亚 界:绿色植物亚界

总 门:轮藻总门

门:木贼门(有胚植物门)

亚 门:木贼亚门(维管植物亚门)

纲:木兰纲(被子植物纲)

亚 纲:百合亚纲

超 目:天门冬超目

目:天门冬目

科:兰科

属:齿唇兰属

种:南岭齿唇兰

南岭齿唇兰(nán lǐng chǐ chún lán,学名 Odontochilus nanlingensis (L. P. Siu & K. Y. Lang) Ormerod,异名:Anoectochilus nanlingensis ),属于地生草本,植株高7.5~8.5cm。根伸长,茎状,匍匐,具节,生根。茎形,直立或近直立,绿褐色,光滑。枚,直立伸展,卵形,肉质,长6~8m宽4~6mm,先端急尖,基部圆形,上绿色,背面淡紫色;叶柄长3~5rnm,扩大成鞘抱茎 。花形、花色优雅,可作观赏。产于天井山。分布于中国广东台湾[1]

南岭齿唇兰形态特征

地生草本,高7.5-8.5cm。根状茎伸长,茎状,匍匐,具节,生根,直径1-1.5mm。茎圆柱形,直立或近直立,直径1-1.5mm,绿褐色,光滑。

叶3-5枚,直立伸展,卵形,肉质,长6-8mm,宽4-6mm,先端急尖,基部圆形,上面深绿色,背面淡紫色;叶柄长3-5mm,下部扩大成鞘抱茎。

花序顶生,总状,具(1-) 2-3(-4)朵花,长1.5-3 cm;花序轴和花序柄被疏柔毛,花序之下常具2枚鞘状苞片;花苞片直立伸展,狭卵形,淡紫色,膜质,长5-7 mm,宽2.5-3mm,先端渐尖,背面无毛,边缘具疏柔毛,较子房短。

花倒置,张开;萼片白色,中萼片狭卵状长圆形,长5-6mm,宽2-2.5mm,具1脉,先端稍钝,背面无毛,边缘无毛,具2条纵向、粗的紫红色条纹,与花瓣粘合呈兜状,有时靠近先端的1/5离生;

侧萼片斜狭长圆状披针形,不等侧,长8-9mm,宽2.8-3mm,具1脉,先端稍钝,背面无毛,边缘无毛,下部具2条纵向、粗的紫红色条纹,基部合生成囊,围抱唇瓣基部的距;

花瓣斜线状披针形,膜质,长5-6mm,宽约1mm,具1脉,先端稍尖,不等侧,背面无毛,边缘具短而密的缘毛,沿中肋具1条粗的紫红色条纹;

唇瓣位于下方,轮廓呈Y字形,膜质,长12-13mm,前部扩大并2裂,裂片倒卵形,长4-5 mm,前端宽3.5-4mm,边缘略波状,无毛,叉开,在裂片之间基部凹缺处具1个紫红色斑点;

唇瓣中部收狭呈爪,爪长4.5-5mm,其不分裂的部分长椭圆形,沿中肋两侧各具(3-)4个紫红色斑点,前部边缘具5-8对不等长的流苏,而后部边缘具细齿,唇瓣基部稍膨大,凹陷成囊状距,距向下伸展,长2-2.5mm,宽1.5-2mm,末端钝、不裂,内面具2个狭长圆形的胼胝体;

蕊柱粗短,长1.5mm;花药狭披针形,紫红色,向前倾斜,长3.5mm,先端长渐尖;花粉团2个,粒粉质,黄色,狭倒披针形,长约3mm,末端共同具1个小的粘盘;蕊喙粉红色,先端叉状;[2]

柱头2个,侧生,近圆形;子房细圆柱形,扭转,无毛,连同花梗长7-8mm,直径1mm。[3]

辨析

本种与属中其他种的区别在于其植株很小,高仅7.5-8.5cm,萼片白色,背面具2条纵向、粗的紫红色条纹,花瓣白色,斜线状披针形,沿中肋具1条粗的紫红色条纹和边缘具短而密的缘毛,唇瓣白色,顶部2裂片基部凹缺处具1个紫红色斑点,爪部在中肋两侧各具(3-)4个紫红色斑点。 [4]

南岭齿唇兰生长习性

生于阔叶林下,肥沃的腐叶土上,很少见 。[5]

南岭齿唇兰地理分布

产于天井山。分布于中国广东台湾。本种为狭域分布种,仅分布南岭与台湾,种群数量稀少 。

南岭齿唇兰保护现状

兰科,近危(NT)。中国特有种。已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 。

参考来源

  1. 南岭齿唇兰, 植物智, 2020-01-18
  2. FOC >> Vol.25 (2009) >> Orchidaceae >> Odontochilus
  3. 郎楷永,萧丽萍.植物分类学报[J]. 2002.40(2):164-166.
  4. 台湾生命大百科 引用日期 2020-09-28
  5. 曾庆文,刑福武,王发国,陈振明.南岭珍惜植物.中国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3.4: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