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南嶺齒唇蘭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南嶺齒唇蘭

中文名:南嶺齒唇蘭

拼 音:nán lǐng chǐ chún lán

學 名:Odontochilus nanlingensis

(L. P. Siu & K. Y. Lang) Ormerod

界:

亞 界:綠色植物亞界

總 門:輪藻總門

門:木賊門(有胚植物門)

亞 門:木賊亞門(維管植物亞門)

綱:木蘭綱(被子植物綱)

亞 綱:百合亞綱

超 目:天門冬超目

目:天門冬目

科:蘭科

屬:齒唇蘭屬

種:南嶺齒唇蘭

南嶺齒唇蘭(nán lǐng chǐ chún lán,學名 Odontochilus nanlingensis (L. P. Siu & K. Y. Lang) Ormerod,異名:Anoectochilus nanlingensis ),屬於地生草本,植株高7.5~8.5cm。根伸長,莖狀,匍匐,具節,生根。莖形,直立或近直立,綠褐色,光滑。枚,直立伸展,卵形,肉質,長6~8m寬4~6mm,先端急尖,基部圓形,上綠色,背面淡紫色;葉柄長3~5rnm,擴大成鞘抱莖 。花形、花色優雅,可作觀賞。產於天井山。分布於中國廣東台灣[1]

南嶺齒唇蘭形態特徵

地生草本,高7.5-8.5cm。根狀莖伸長,莖狀,匍匐,具節,生根,直徑1-1.5mm。莖圓柱形,直立或近直立,直徑1-1.5mm,綠褐色,光滑。

葉3-5枚,直立伸展,卵形,肉質,長6-8mm,寬4-6mm,先端急尖,基部圓形,上面深綠色,背面淡紫色;葉柄長3-5mm,下部擴大成鞘抱莖。

花序頂生,總狀,具(1-) 2-3(-4)朵花,長1.5-3 cm;花序軸和花序柄被疏柔毛,花序之下常具2枚鞘狀苞片;花苞片直立伸展,狹卵形,淡紫色,膜質,長5-7 mm,寬2.5-3mm,先端漸尖,背面無毛,邊緣具疏柔毛,較子房短。

花倒置,張開;萼片白色,中萼片狹卵狀長圓形,長5-6mm,寬2-2.5mm,具1脈,先端稍鈍,背面無毛,邊緣無毛,具2條縱向、粗的紫紅色條紋,與花瓣粘合呈兜狀,有時靠近先端的1/5離生;

側萼片斜狹長圓狀披針形,不等側,長8-9mm,寬2.8-3mm,具1脈,先端稍鈍,背面無毛,邊緣無毛,下部具2條縱向、粗的紫紅色條紋,基部合生成囊,圍抱唇瓣基部的距;

花瓣斜線狀披針形,膜質,長5-6mm,寬約1mm,具1脈,先端稍尖,不等側,背面無毛,邊緣具短而密的緣毛,沿中肋具1條粗的紫紅色條紋;

唇瓣位於下方,輪廓呈Y字形,膜質,長12-13mm,前部擴大並2裂,裂片倒卵形,長4-5 mm,前端寬3.5-4mm,邊緣略波狀,無毛,叉開,在裂片之間基部凹缺處具1個紫紅色斑點;

唇瓣中部收狹呈爪,爪長4.5-5mm,其不分裂的部分長橢圓形,沿中肋兩側各具(3-)4個紫紅色斑點,前部邊緣具5-8對不等長的流蘇,而後部邊緣具細齒,唇瓣基部稍膨大,凹陷成囊狀距,距向下伸展,長2-2.5mm,寬1.5-2mm,末端鈍、不裂,內面具2個狹長圓形的胼胝體;

蕊柱粗短,長1.5mm;花葯狹披針形,紫紅色,向前傾斜,長3.5mm,先端長漸尖;花粉團2個,粒粉質,黃色,狹倒披針形,長約3mm,末端共同具1個小的粘盤;蕊喙粉紅色,先端叉狀;[2]

柱頭2個,側生,近圓形;子房細圓柱形,扭轉,無毛,連同花梗長7-8mm,直徑1mm。[3]

辨析

本種與屬中其他種的區別在於其植株很小,高僅7.5-8.5cm,萼片白色,背面具2條縱向、粗的紫紅色條紋,花瓣白色,斜線狀披針形,沿中肋具1條粗的紫紅色條紋和邊緣具短而密的緣毛,唇瓣白色,頂部2裂片基部凹缺處具1個紫紅色斑點,爪部在中肋兩側各具(3-)4個紫紅色斑點。 [4]

南嶺齒唇蘭生長習性

生於闊葉林下,肥沃的腐葉土上,很少見 。[5]

南嶺齒唇蘭地理分布

產於天井山。分布於中國廣東台灣。本種為狹域分布種,僅分布南嶺與台灣,種群數量稀少 。

南嶺齒唇蘭保護現狀

蘭科,近危(NT)。中國特有種。已列入《中國物種紅色名錄》、《瀕危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 。

參考來源

  1. 南嶺齒唇蘭, 植物智, 2020-01-18
  2. FOC >> Vol.25 (2009) >> Orchidaceae >> Odontochilus
  3. 郎楷永,蕭麗萍.植物分類學報[J]. 2002.40(2):164-166.
  4. 台灣生命大百科 引用日期 2020-09-28
  5. 曾慶文,刑福武,王發國,陳振明.南嶺珍惜植物.中國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3.4: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