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南拳」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创建页面,内容为“{{Infobox person | 姓名 =南拳 | 图像 =[[File:南拳2.jpg|缩略图|南拳|center|[http://img.wzrb.com.cn/epaperfile/20130506/20130506588661.jpg 原图链接]…”)
 
行 14: 行 14:
 
| 知名作品 =
 
| 知名作品 =
 
}}
 
}}
南拳又称南方拳,是明代以来流行于南方的拳种的总称。它以福建、广东为中心,广泛流传于长江以南地区,故称南拳。作为南少林等拳种与中国南方各地拳种相结合的产物,技术套路繁多,遍布各省。由于历史悠久,再加上师承关系的演变,形成了多种打法,但多数套路仍具有同一特点,总属南拳。其共同特点是:套路短小精悍,结构紧凑,动作朴实,手法多变,短手连打,步法稳健,攻击勇猛,常伴以声助威,技击性强。南拳讲究桩功,以练坐桩为主,还有丁桩、跪桩等。也还有练药手、打砂袋、铁砂掌、点穴功、童子功、罗汉功、青龙功、排打功等。
+
''' 南拳''' 又称南方拳,是明代以来流行于南方的拳种的总称。它以[[ 福建]] [[ 广东]] 为中心,广泛流传于[[ 长江]] 以南地区,故称南拳。作为南少林等拳种与中国南方各地拳种相结合的产物,技术套路繁多,遍布各省。由于历史悠久,再加上师承关系的演变,形成了多种打法,但多数套路仍具有同一特点,总属南拳。其共同特点是:套路短小精悍,结构紧凑,动作朴实,手法多变,短手连打,步法稳健,攻击勇猛,常伴以声助威,技击性强。南拳讲究桩功,以练坐桩为主,还有丁桩、跪桩等。也还有练药手、打砂袋、铁砂掌、点穴功、童子功、罗汉功、青龙功、排打功等。<ref>[http://www.wlztc.cn/show.asp?id=129   南拳(南方拳)],武林直通车, 2017-12-5</ref>
  
 
{| class="wikitable"
 
{| class="wikitable"
行 26: 行 26:
 
==南拳简介==
 
==南拳简介==
  
南拳是我国七大拳系之一,在广东、福建沿海一带形成独有的南方特色,尤其是清代以来,以“反清复明”始,以“行侠仗义”终,在武侠传奇小说和影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比如福建南少林,传说中是一个反清的大本营,在那里集结了洪门子弟和三山五岳的侠雄豪客。清兵火烧南少林,洪熙官来到广州,隐居在大佛寺,与佛缘和尚共开武馆。又如方世玉,为广东“少林十虎”第二人(第一人为洪熙官),其母苗翠花是“少林五老”中的苗显之女,有“一代女侠”之称。方世玉成为《少林小英雄》、《万年青》、《方世玉三探武当山》、《乾隆游江南》等众多侠文化作品的主人公,晚清南拳又出现了“广东十虎”,其中的第三位铁桥三、第五位苏乞儿,也是许多侠文化作品中的主人公。而习南拳者最为出名的当属一代宗师黄飞鸿。
+
''' 南拳''' 是我国七大拳系之一,在广东、福建沿海一带形成独有的南方特色,尤其是清代以来,以“反清复明”始,以“行侠仗义”终,在武侠传奇小说和影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比如福建南少林,传说中是一个反清的大本营,在那里集结了洪门子弟和三山五岳的侠雄豪客。清兵火烧南少林,[[ 洪熙官]] 来到广州,隐居在大佛寺,与[[ 佛缘]] 和尚共开武馆。又如[[ 方世玉]] ,为广东“少林十虎”第二人(第一人为洪熙官),其母[[ 苗翠花]] 是“少林五老”中的[[ 苗显]] 之女,有“一代女侠”之称。方世玉成为《少林小英雄》、《万年青》、《方世玉三探武当山》、《[[ 乾隆]] 游江南》等众多侠文化作品的主人公,晚清南拳又出现了“广东十虎”,其中的第三位[[ 铁桥三]] 、第五位[[ 苏乞儿]] ,也是许多侠文化作品中的主人公。而习南拳者最为出名的当属一代宗师[[ 黄飞鸿]] <ref>[http://mini.eastday.com/mobile/180211205136736.html#   大名鼎鼎的清末广东十虎都有谁?个个武功高强],历史画报, 2018-02-11 </ref>
  
 
 南拳是明代以来流行于南方的一大类拳种的总称。它以福建、广东为中心,广泛流传于长江以南地区,故称“南拳”。
 
 南拳是明代以来流行于南方的一大类拳种的总称。它以福建、广东为中心,广泛流传于长江以南地区,故称“南拳”。
  
 关于南拳的起源,从前流传着一个故事,说是福建有一座少林寺,为嵩山少林的分支,人称“南少林寺”,寺中僧人世人习武。康熙年间,西鲁国来犯,无人可敌,福建少林寺僧人请缨出征,大破西鲁国,班师凯旋。不久,有奸人进谗,清廷派兵围剿福建少林寺,将该寺焚毁,寺中仅有五僧幸免于难。这五位僧人四处寻访英雄豪杰,创立了洪门(天地会),立誓“反清复明”。福建、广东、湖北一带的南拳都由这五位僧人传出,因此尊他们为南拳“五祖”。
+
 关于南拳的起源,从前流传着一个故事,说是福建有一座少林寺,为嵩山少林的分支,人称“南少林寺”,寺中僧人世人习武。[[ 康熙]] 年间,西鲁国来犯,无人可敌,福建少林寺僧人请缨出征,大破西鲁国,班师凯旋。不久,有奸人进谗,清廷派兵围剿福建少林寺,将该寺焚毁,寺中仅有五僧幸免于难。这五位僧人四处寻访英雄豪杰,创立了洪门(天地会),立誓“反清复明”。福建、广东、[[ 湖北]] 一带的南拳都由这五位僧人传出,因此尊他们为南拳“五祖”。
  
 关于福清少林寺与南拳拳系的关系,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但毫无疑问的是,这座南少林寺在南拳拳系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曾经产生过重要作用。同时,还必须充分考虑到福建地方武功的因素。
+
 关于[[ 福清]] 少林寺与南拳拳系的关系,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但毫无疑问的是,这座南少林寺在南拳拳系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曾经产生过重要作用。同时,还必须充分考虑到福建地方武功的因素。
  
 福建民风强悍,特别是闽南一带,素以悍勇好斗著称,其聚众械斗之风名闻全国。福建地区的武功,早在明代中期就已崭露头角。 与戚继光齐名的抗倭名将俞大猷(1504年-1580年)就是一位武术大师。
+
 福建民风强悍,特别是闽南一带,素以悍勇好斗著称,其聚众械斗之风名闻全国。福建地区的武功,早在明代中期就已崭露头角。 与[[ 戚继光]] 齐名的抗倭名将[[ 俞大猷]] (1504年-1580年)就是一位武术大师。
  
 明代中期,另一位武学大师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参加平倭战争,转战浙闽粤三省。戚家军曾在福建征战多年,并曾在福州、泉州等地驻防。戚继光是山东蓬莱人,祖上六代都是军官。戚继光的武功当属于北少林一系。在戚系军的武功训练中,所有的拳械套路都由他亲自编写,剔除了那些华而不实的动作。戚家军百战百胜的辉煌战绩,也必将使这种带有明显北方特色的武功对闽粤武术的发展产生相当大的影响。
+
 明代中期,另一位武学大师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参加平倭战争,转战浙闽粤三省。戚家军曾在福建征战多年,并曾在福州、泉州等地驻防。戚继光是山东蓬莱人,祖上六代都是军官。戚继光的武功当属于北少林一系。在戚系军的武功训练中,所有的拳械套路都由他亲自编写,剔除了那些华而不实的动作。戚家军百战百胜的辉煌战绩,也必将使这种带有明显北方特色的武功对闽粤武术的发展产生相当大的影响。<ref>[http://kingkungfu.com/content/details25_988.html   武术门派之:南拳历史溯源],散打王, 2017-05-16</ref>
  
 南拳拳系的形成时间,大概在明代到清代中期,即从17世纪末至18世纪末。它包括上百个拳种,广泛流传于福建、广东、湖北、湖南、台湾等省以及香港、澳门地区,并很早就流传到海外,在东南亚以及美洲、大洋洲扎下根来。若论传播中国武术的贡献,南拳拳系自当首屈一指。
+
 南拳拳系的形成时间,大概在明代到清代中期,即从17世纪末至18世纪末。它包括上百个拳种,广泛流传于福建、广东、湖北、[[ 湖南]] [[ 台湾]] 等省以及香港、澳门地区,并很早就流传到海外,在东南亚以及美洲、大洋洲扎下根来。若论传播中国武术的贡献,南拳拳系自当首屈一指。<ref>[http://mini.eastday.com/mobile/180131180538685.html#   贡献最大的拳系——南拳],太极牛, 2018-01-31</ref>
  
 
==技法特点==
 
==技法特点==
行 44: 行 44:
 
===基本技法===
 
===基本技法===
  
 南拳的基本技法,种类和流派都很多,各具特点,它们一般的技法有以下八点。
+
 南拳的基本技法,种类和流派都很多,各具特点,它们一般的技法有以下八点。<ref>[http://www.360doc.com/content/19/0726/17/28085222_851176342.shtml   南拳基本功---南拳的基本手型与手法],360, 2019-07-26</ref>
  
稳马硬桥
+
''' 稳马硬桥'''
  
 
 南拳讲究扎马。扎马就是“桩步”;马步桩是南拳扎马的基础。有大马、小马和半马之分。不论什么形式的极步,都要求五趾抓地、落地生根,强调“稳如铁_塔坐如山”。“手是铜锤,脚是马”,扎马练好了,腿力沉.重,步势方能稳扎,运动才有章法。桥,就是臂的运使,称为“桥手”。比如,臂下垂做内旋的动作,唤作“滚桥”;肘下沉,唤作“沉桥”。对桥手,则要求肘臂刚硬,内蓄劲力。“练得硬桥硬马、方能稳扎稳打”,南拳十分重视桩步的稳扎和肘臂桥手的坚硬。
 
 南拳讲究扎马。扎马就是“桩步”;马步桩是南拳扎马的基础。有大马、小马和半马之分。不论什么形式的极步,都要求五趾抓地、落地生根,强调“稳如铁_塔坐如山”。“手是铜锤,脚是马”,扎马练好了,腿力沉.重,步势方能稳扎,运动才有章法。桥,就是臂的运使,称为“桥手”。比如,臂下垂做内旋的动作,唤作“滚桥”;肘下沉,唤作“沉桥”。对桥手,则要求肘臂刚硬,内蓄劲力。“练得硬桥硬马、方能稳扎稳打”,南拳十分重视桩步的稳扎和肘臂桥手的坚硬。
  
脱肩团胛
+
''' 脱肩团胛'''
  
 
 南拳身法讲究脱肩团胛。脱肩,是两肩有意识地向下沉坠,似乎将启向下脱卸似的。团胛,是使肩胛骨向前微合,形成团状。脱肩下沉,能助长臂肘的劲力。团胛前合,能使背紧,有助于前胸的涵虚。
 
 南拳身法讲究脱肩团胛。脱肩,是两肩有意识地向下沉坠,似乎将启向下脱卸似的。团胛,是使肩胛骨向前微合,形成团状。脱肩下沉,能助长臂肘的劲力。团胛前合,能使背紧,有助于前胸的涵虚。
  
直项圆胸
+
''' 直项圆胸'''
  
 
 南拳身法还讲究直项圆胸。直项,是下颏里收使颈项挺直,但不可僵硬。圆胸,是胸作微涵,稍呈圆形。项直有助于胸背肩肘的劲力合一,胸圆则有助于沉气实腹。
 
 南拳身法还讲究直项圆胸。直项,是下颏里收使颈项挺直,但不可僵硬。圆胸,是胸作微涵,稍呈圆形。项直有助于胸背肩肘的劲力合一,胸圆则有助于沉气实腹。
  
沉气实腹
+
''' 沉气实腹'''
  
 
 南拳也非常讲究气沉丹田,强调沉气实腹,使腹肌加以紧缩。沉气实腹,促使臀部必须收敛。它与脱肩团胛。直项圆胸以及五趾抓地,乃是一个整体,能够做到上下完整一体,周身劲力就将会凝结到一处。
 
 南拳也非常讲究气沉丹田,强调沉气实腹,使腹肌加以紧缩。沉气实腹,促使臀部必须收敛。它与脱肩团胛。直项圆胸以及五趾抓地,乃是一个整体,能够做到上下完整一体,周身劲力就将会凝结到一处。
  
五合三催
+
''' 五合三催'''
  
 
 五合是,手与眼合,眼与心合,肩与腰合,身与步合,上与下合。三催是,手催、步催、身催。大凡开步出拳,要身随步转,拳随腰发,收腹蓄劲,先收后发。手法须灵活,步法须生根,“手法快时马步生,马不凌乱自有章”,手法与步法也须协调一致。南拳运动时,要“手到、眼到、身到、步到”,目随手动,传神于目,示意于手。要求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配合协调,这样,南拳运动才能浑然一体,一气呵成。
 
 五合是,手与眼合,眼与心合,肩与腰合,身与步合,上与下合。三催是,手催、步催、身催。大凡开步出拳,要身随步转,拳随腰发,收腹蓄劲,先收后发。手法须灵活,步法须生根,“手法快时马步生,马不凌乱自有章”,手法与步法也须协调一致。南拳运动时,要“手到、眼到、身到、步到”,目随手动,传神于目,示意于手。要求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配合协调,这样,南拳运动才能浑然一体,一气呵成。
  
力从腰发
+
''' 力从腰发'''
  
 
 “手从胸口发,力从腰马生”,南拳把腰视为发力的重要枢纽,它的发力都趴腰力来带动。同时,南拳又强调腰功必须刚柔相济,如“鱼游于水,蛇行于陆”。如果腰部呆板刚硬,缺乏柔韧,也带动不好劲力的发挥。南拳在劲力上分寸劲(短劲)、长劲、飘打劲、连绵劲、爆发劲等等。这些劲力均须“发于腿,宰于腰,形于手”。
 
 “手从胸口发,力从腰马生”,南拳把腰视为发力的重要枢纽,它的发力都趴腰力来带动。同时,南拳又强调腰功必须刚柔相济,如“鱼游于水,蛇行于陆”。如果腰部呆板刚硬,缺乏柔韧,也带动不好劲力的发挥。南拳在劲力上分寸劲(短劲)、长劲、飘打劲、连绵劲、爆发劲等等。这些劲力均须“发于腿,宰于腰,形于手”。
  
发声呼喝
+
''' 发声呼喝'''
  
 
 南拳讲究发声呼喝,一般的喝声有“嘻”,“喝”,“哗”,“嗱”,“咿”,“嗌”等六音。随着拳势变化的不同,运用不同的呼喝声。“呼喝则风云变色,开拳则山岳崩颓”,发声呼喝,一是助威势,二是助劲力,三是助形象,不可以无原则地乱喊乱叫。
 
 南拳讲究发声呼喝,一般的喝声有“嘻”,“喝”,“哗”,“嗱”,“咿”,“嗌”等六音。随着拳势变化的不同,运用不同的呼喝声。“呼喝则风云变色,开拳则山岳崩颓”,发声呼喝,一是助威势,二是助劲力,三是助形象,不可以无原则地乱喊乱叫。
  
体刚劲粗
+
''' 体刚劲粗'''
  
 
 南拳在运动时还强调运气鼓劲,肌肉隆起,时张时弛,全身体刚劲粗,使整个拳势呈现出刚劲十足的形象。
 
 南拳在运动时还强调运气鼓劲,肌肉隆起,时张时弛,全身体刚劲粗,使整个拳势呈现出刚劲十足的形象。
行 82: 行 82:
 
 南拳的基本特点是门户严密,动作紧凑,手法灵巧,重心较低,体现出以小打大、以巧打拙、以多打少、以快打慢的技击特色。闽粤一带人体形较为瘦小,力气也相当弱些,因此特别重视下盘的稳定性,讲究步法的灵活多变,多有扭拐动作(如骑龙步、拐步、盖步等),使身体可以灵活转向。南拳的上肢动作绵密迅疾,极富变化,有时下肢不动,拳掌可连续击出数次,力求快速密集,以快取胜。在发力时,南拳大多要呼喝作声,吐气催力,以增大爆发力。南方人四肢较短,所以讲究贴身靠打,多出短拳,充分发挥“一寸短,一寸险”的优势。南拳拳系中有许多象形拳,不仅有龙、虎、豹、象、鹤、蛇、马、猴、鸡等常见的象形拳,而且有狮、彪、鱼、犬等罕见拳种。其象形拳数量之多,居全国诸大拳系之冠。
 
 南拳的基本特点是门户严密,动作紧凑,手法灵巧,重心较低,体现出以小打大、以巧打拙、以多打少、以快打慢的技击特色。闽粤一带人体形较为瘦小,力气也相当弱些,因此特别重视下盘的稳定性,讲究步法的灵活多变,多有扭拐动作(如骑龙步、拐步、盖步等),使身体可以灵活转向。南拳的上肢动作绵密迅疾,极富变化,有时下肢不动,拳掌可连续击出数次,力求快速密集,以快取胜。在发力时,南拳大多要呼喝作声,吐气催力,以增大爆发力。南方人四肢较短,所以讲究贴身靠打,多出短拳,充分发挥“一寸短,一寸险”的优势。南拳拳系中有许多象形拳,不仅有龙、虎、豹、象、鹤、蛇、马、猴、鸡等常见的象形拳,而且有狮、彪、鱼、犬等罕见拳种。其象形拳数量之多,居全国诸大拳系之冠。
  
 南拳的总体风格是步稳、拳刚、势烈,少跳跃、多短拳、擅剽手,以声、气修力。威猛迅疾,灵巧绵密,刚柔相济,上肢及手型尤富于变化。它不像少林拳那样雄浑朴茂,舒展大方,但其刚烈之气,威猛之势,却灏然自成气象。
+
 南拳的总体风格是步稳、拳刚、势烈,少跳跃、多短拳、擅剽手,以声、气修力。威猛迅疾,灵巧绵密,刚柔相济,上肢及手型尤富于变化。它不像少林拳那样雄浑朴茂,舒展大方,但其刚烈之气,威猛之势,却灏然自成气象。<ref>[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32660633944929399&wfr=spider&for=pc   看懂南拳!这门拳术的四个特点],散打王, 2019-05-05</ref>
  
 
==分类派别==
 
==分类派别==
行 88: 行 88:
 
===基本分类===
 
===基本分类===
  
 南拳种类繁多,以地域,大致可分为:广东南拳、广西南拳、福建南拳、浙江南拳、湖南南拳、湖北南拳、江西南拳、四川南拳等拳种。其门派众多,如广东的咏春、蔡李佛拳、周家拳,福建的少林桥手、五祖拳、鹤拳、罗汉拳,广西的屠龙拳、小策打,浙江的洪家拳。黑虎拳、金刚拳。湖北的洪门拳、鱼门拳、孔门拳、湖南的巫家拳、洪家拳、薛家拳等。
+
 南拳种类繁多,以地域,大致可分为:广东南拳、广西南拳、福建南拳、浙江南拳、湖南南拳、湖北南拳、江西南拳、四川南拳等拳种。其门派众多,如广东的咏春、蔡李佛拳、周家拳,福建的少林桥手、五祖拳、鹤拳、罗汉拳,广西的屠龙拳、小策打,浙江的洪家拳。黑虎拳、金刚拳。湖北的洪门拳、鱼门拳、孔门拳、湖南的巫家拳、洪家拳、薛家拳等。<ref>[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682879804089863812.html?fr=iks&word=%C4%CF%C8%AD%B5%C4%BB%F9%B1%BE%C8%AD%D6%D6%B7%D6%C0%E0&ie=gbk   南拳有什么代表的拳种],百度, 2015-08-20</ref>
  
 
===名家派别===
 
===名家派别===
  
 广东洪家拳
+
 广东 南拳有五大流派: 洪家拳 、刘拳、蔡拳、李拳、莫拳。陈亨受其影响创立的蔡李佛拳对后世影响很大。<ref>[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1674943934844121507.html   广东南拳有怎样的发展?],百度, 2020-01-02</ref>
  
 洪家拳,简称洪拳,一向是在南拳之中流传得十分广泛的门派,由上文可见多个地方的主要拳术之中都有洪拳之名的,如广东、两湖、四川、浙江等。其实在广东更是赫赫有名的,如‘广东十虎’之中的铁桥三、黄麟英等就是习洪拳的。关于洪拳的来源一般有二个说法的,一是出自南少林寺,在明末清初时由福建传入广东;二是广东花县人洪熙官所创的。这两种说法大致上都和南少林寺的关系密切,可见洪拳本为南少林的拳术之一。洪家拳单式蝶掌洪拳以刚为主,它的武术风格有二,一是长桥大马、长手长攻的大开大合武术;另一种是短桥窄马、短手近攻、贴身攻防的武术。
+
'''广东洪家拳'''
 +
 
 +
 洪家拳,简称洪拳,一向是在南拳之中流传得十分广泛的门派,由上文可见多个地方的主要拳术之中都有洪拳之名的,如广东、两湖、四川、浙江等。其实在广东更是赫赫有名的,如‘广东十虎’之中的铁桥三、[[ 黄麟英]] 等就是习洪拳的。关于洪拳的来源一般有二个说法的,一是出自南少林寺,在明末清初时由福建传入广东;二是广东花县人洪熙官所创的。这两种说法大致上都和南少林寺的关系密切,可见洪拳本为南少林的拳术之一。洪家拳单式蝶掌洪拳以刚为主,它的武术风格有二,一是长桥大马、长手长攻的大开大合武术;另一种是短桥窄马、短手近攻、贴身攻防的武术。
  
 
 现今所流传的洪拳体系有十分多的,一般流传在广东一带的,亦即黄飞鸿一脉的现在名为虎鹤洪拳的。而套路方面主要的有工字伏虎拳、虎鹤双形、五形拳、铁线拳,而其他的则是根据各支派而有所不同的,如:拳术方面的有千字掌、现龙拳、十独手、蝴蝶掌、金刚伏魔掌、千佛手、单鹤朝枝、龙拳、蛇拳、虎拳、豹拳、鹤拳、狮拳、象拳、马拳、猴拳、彪拳、罗汉掌法、鼠步梅花、洪门三展手、十字拳、流星捶、五禽拳、龙虎双形、虎豹拳、三进拳、单弓伏虎、双弓伏虎、铁线三展拳、夜虎出林、二龙争珠等,兵器方面则有双匕首、单刀、形意箫、单剑、指挥刀、双剑、双刀、雨伞、缨枪、行者棍(双头棍)、五郎八卦枪棍(单头棍)、五点梅花棍、少林六点半棍、洪门棍、春秋大刀、斩马刀、傜家大扒、铁尺、扇子、三节棍、拐、板凳、蔡阳刀、七点半棍、铁包金棍、十八拦枪、护手刀、七星刀、单鞭、双鞭等。
 
 现今所流传的洪拳体系有十分多的,一般流传在广东一带的,亦即黄飞鸿一脉的现在名为虎鹤洪拳的。而套路方面主要的有工字伏虎拳、虎鹤双形、五形拳、铁线拳,而其他的则是根据各支派而有所不同的,如:拳术方面的有千字掌、现龙拳、十独手、蝴蝶掌、金刚伏魔掌、千佛手、单鹤朝枝、龙拳、蛇拳、虎拳、豹拳、鹤拳、狮拳、象拳、马拳、猴拳、彪拳、罗汉掌法、鼠步梅花、洪门三展手、十字拳、流星捶、五禽拳、龙虎双形、虎豹拳、三进拳、单弓伏虎、双弓伏虎、铁线三展拳、夜虎出林、二龙争珠等,兵器方面则有双匕首、单刀、形意箫、单剑、指挥刀、双剑、双刀、雨伞、缨枪、行者棍(双头棍)、五郎八卦枪棍(单头棍)、五点梅花棍、少林六点半棍、洪门棍、春秋大刀、斩马刀、傜家大扒、铁尺、扇子、三节棍、拐、板凳、蔡阳刀、七点半棍、铁包金棍、十八拦枪、护手刀、七星刀、单鞭、双鞭等。
  
 而洪拳的手法有沉桥、圈桥、缠桥、截桥、劈桥、插掌、劈拳等特色,以僵劲运出桥手作防卫,以短劲作出攻击;在马步上有硬马的风格,以子午马(弓步)、吊马、四平马、麒麟马(沉步)、二字拑羊马等为主。属刚猛一路的拳术。
+
 而洪拳的手法有沉桥、圈桥、缠桥、截桥、劈桥、插掌、劈拳等特色,以僵劲运出桥手作防卫,以短劲作出攻击;在马步上有硬马的风格,以子午马(弓步)、吊马、四平马、麒麟马(沉步)、二字拑羊马等为主。属刚猛一路的拳术。<ref>[http://www.360doc.com/content/17/0513/18/26789680_653577996.shtml  揭秘 洪家拳 内外五要],360, 2017-05-13</ref>
 
 
  广东南拳有五大流派: 洪家拳 、刘拳、蔡拳、李拳、莫拳。陈亨受其影响创立的蔡李佛拳对后世影响很大。
 
  
广东刘家拳
+
''' 广东刘家拳'''
  
 有禽蟧爪、虾公腰之称的刘家拳,至今估计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了。关于它的始祖,一直有三种说法的,一是刘生,二是刘一眼、三是刘青山所创的。一般在广东以外的地区是绝少见过此拳术的,而此拳术也只是在中山附近比较盛行的。
+
 有禽蟧爪、虾公腰之称的刘家拳,至今估计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了。关于它的始祖,一直有三种说法的,一是[[ 刘生]] ,二是[[ 刘一眼]] 、三是[[ 刘青山]] 所创的。一般在广东以外的地区是绝少见过此拳术的,而此拳术也只是在中山附近比较盛行的。
  
 
 刘家拳以灵为主,短桥短马、功夫硬朗、灵巧敏捷、步走四方、拳打八面。正如其拳理:进似追风箭、退似雷电闪、走步须灵活、出手似云烟’。它多是以吊马、拖马、侧闪等的,而手法上则是禽蟧爪禽蟧即蜘蛛)、虾公腰(虾公即雄虾)的。禽蟧爪是指它的桥手快速敏捷;虾公腰是指腰力的运用上要有如虾腰般的爆炸力。其内容有大运天、小运天、十拳、天边雁、八图功、刘家五形拳、刘家刀、刘家棍等。
 
 刘家拳以灵为主,短桥短马、功夫硬朗、灵巧敏捷、步走四方、拳打八面。正如其拳理:进似追风箭、退似雷电闪、走步须灵活、出手似云烟’。它多是以吊马、拖马、侧闪等的,而手法上则是禽蟧爪禽蟧即蜘蛛)、虾公腰(虾公即雄虾)的。禽蟧爪是指它的桥手快速敏捷;虾公腰是指腰力的运用上要有如虾腰般的爆炸力。其内容有大运天、小运天、十拳、天边雁、八图功、刘家五形拳、刘家刀、刘家棍等。
  
广东蔡家拳
+
''' 广东蔡家拳'''
  
 
 蔡家拳相传为广东番禺人蔡展光所创的,至今也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了。
 
 蔡家拳相传为广东番禺人蔡展光所创的,至今也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了。
  
 蔡家拳以‘快’为主,所谓洪家讲桥马,蔡家讲快打,亦如其口诀:‘快速灵巧、敏捷多变、消身借力、因势利导、闪化巧取、只可以巧取胜、不可以力争衡。在技术上,蔡家拳是有着重偏门攻击,快步抢攻,消身借力的特点,马步以三角步为主。其内容方面有十字拳、大运天、小运天、天边雁、柳碎梅、四象拳、拳肘手、六连拳、百鸟归巢、单头棍、双头棍、蔡家三矢大钯等。
+
 蔡家拳以‘快’为主,所谓洪家讲桥马,蔡家讲快打,亦如其口诀:‘快速灵巧、敏捷多变、消身借力、因势利导、闪化巧取、只可以巧取胜、不可以力争衡。在技术上,蔡家拳是有着重偏门攻击,快步抢攻,消身借力的特点,马步以三角步为主。其内容方面有十字拳、大运天、小运天、天边雁、柳碎梅、四象拳、拳肘手、六连拳、百鸟归巢、单头棍、双头棍、蔡家三矢大钯等。<ref>[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25882059231118643&wfr=spider&for=pc   广东五大名拳之蔡家拳],功夫天下, 2019-02-19</ref>
  
广东李家拳
+
''' 广东李家拳'''
  
 李家拳相传为广东新会人李友山所创的,其发源地为新会市大泽区七里村,至今也有二百多年历史了。
+
 李家拳相传为广东新会人[[ 李友山]] 所创的,其发源地为新会市大泽区七里村,至今也有二百多年历史了。
  
 
 相传李友山在少林的五形拳上改进,成为现今的李家拳。李家拳是以长桥大马、偏身偏步、朴实刚劲为主的,身法上则是以肘攻击为主,要求沉实稳重,出手准确,由于是以肘攻击为主的,所以也要求着点准确,以避免一击不中,被别人有机可乘,一如其拳诀:“奇肘卅六有谁知,出挫沉缠捆最宜。剪切盘循成妙用,穿栏拱折护相施。尖横下反兜归后,顿揭连攻腕在前。纂伏低寻高割就,平钩扫脚势难移、尖桥宜用连肘法,巧妙功夫在顿肘。我桥在上宜顿打,我桥在下用缠攻”。其内容有五连手、中六连、七连手、三十六肘、哨打、短扣、子午连环棍、双头大圈点棍、金锁连环双刀等。
 
 相传李友山在少林的五形拳上改进,成为现今的李家拳。李家拳是以长桥大马、偏身偏步、朴实刚劲为主的,身法上则是以肘攻击为主,要求沉实稳重,出手准确,由于是以肘攻击为主的,所以也要求着点准确,以避免一击不中,被别人有机可乘,一如其拳诀:“奇肘卅六有谁知,出挫沉缠捆最宜。剪切盘循成妙用,穿栏拱折护相施。尖横下反兜归后,顿揭连攻腕在前。纂伏低寻高割就,平钩扫脚势难移、尖桥宜用连肘法,巧妙功夫在顿肘。我桥在上宜顿打,我桥在下用缠攻”。其内容有五连手、中六连、七连手、三十六肘、哨打、短扣、子午连环棍、双头大圈点棍、金锁连环双刀等。
  
广东莫家拳
+
''' 广东莫家拳'''
  
 莫家拳与一般的南拳是不同的,一般的是比较着重手法的,而莫家拳则是以脚法为主的。莫家拳的第一代人物之中有莫蔗蛟、莫达树、莫四季、莫定如、太平天国的女将莫清骄,而近代的有,在香港武术界叱吒一时的双刀莫桂兰,至今应不过是百多年的历史。
+
 莫家拳与一般的南拳是不同的,一般的是比较着重手法的,而莫家拳则是以脚法为主的。莫家拳的第一代人物之中有[[ 莫蔗蛟]] [[ 莫达树]] [[ 莫四季]] [[ 莫定如]] 、太平天国的女将[[ 莫清骄]] ,而近代的有,在香港武术界叱吒一时的双刀[[ 莫桂兰]] ,至今应不过是百多年的历史。
  
 
 莫家拳的要领是:一脚胜三拳。所以它是在南拳之中一个十分特别的门派,因为只有它是像山东戳脚般以脚攻击为主的。至于它的脚法方面一般是有:撑鸡脚(穿心腿)、虎尾脚(后蹬腿)、钉脚、钩镰脚、后弹脚、翻身腿、侧脚踢、双飞脚、旋风腿等。
 
 莫家拳的要领是:一脚胜三拳。所以它是在南拳之中一个十分特别的门派,因为只有它是像山东戳脚般以脚攻击为主的。至于它的脚法方面一般是有:撑鸡脚(穿心腿)、虎尾脚(后蹬腿)、钉脚、钩镰脚、后弹脚、翻身腿、侧脚踢、双飞脚、旋风腿等。
行 130: 行 130:
 
 其内容有莫家正宗拳、桩拳、三支笔、碎手、莫家拗碎灵芝拳、双龙出海、直势等。
 
 其内容有莫家正宗拳、桩拳、三支笔、碎手、莫家拗碎灵芝拳、双龙出海、直势等。
  
福建咏春
+
''' 福建咏春'''
  
 咏春宗师-叶问
+
 咏春宗师-[[ 叶问]]<ref>[http://www.ipmanwingchun.cn/   叶问],名人馆,</ref>
  
 咏春拳,为南少林嫡传武技之一,咏春二字乃是为了纪念咏春拳之创始人严咏春的。严咏春原籍广东,她则自小跟随南少林五祖之一的五枚师太习技。及后更因见蛇鹤相斗而悟出拳术之理(亦有一说为严咏春习得方七娘的永春白鹤拳之后有感而发),并得其师五枚大师之修正,因而武技大成。当时严咏春并要求五枚师太为拳命名,大师则叫她用自己的名字咏春为名。
+
 咏春拳,为南少林嫡传武技之一,咏春二字乃是为了纪念咏春拳之创始人[[ 严咏春]] 的。严咏春原籍广东,她则自小跟随南少林五祖之一的五枚师太习技。及后更因见蛇鹤相斗而悟出拳术之理(亦有一说为严咏春习得方七娘的永春白鹤拳之后有感而发),并得其师五枚大师之修正,因而武技大成。当时严咏春并要求五枚师太为拳命名,大师则叫她用自己的名字咏春为名。
  
 她期后下嫁福建盐商梁博涛,并传其技给他。后来梁博涛因与红船中人友好,并常与其友梁兰桂、黄华宝及梁二娣等饮酒论技,他更将咏春拳与他们交换红船之名技-南少林六点半棍。由始起,‘咏春拳’就不是只有八斩刀法一路兵器了。
+
 她期后下嫁福建盐商[[ 梁博涛]] ,并传其技给他。后来梁博涛因与红船中人友好,并常与其友[[ 梁兰桂]] [[ 黄华宝]] [[ 梁二娣]] 等饮酒论技,他更将咏春拳与他们交换红船之名技-南少林六点半棍。由始起,‘咏春拳’就不是只有八斩刀法一路兵器了。
  
 
 其后梁华宝传艺予梁赞,即人称佛山赞先生。梁赞凭其天资聪颖,苦心钻研,使咏春拳能在晚清期间,在岭南一带声名大着。令咏春拳声名大振。而近代的则有已过身的叶问师傅。
 
 其后梁华宝传艺予梁赞,即人称佛山赞先生。梁赞凭其天资聪颖,苦心钻研,使咏春拳能在晚清期间,在岭南一带声名大着。令咏春拳声名大振。而近代的则有已过身的叶问师傅。
行 144: 行 144:
 
 咏春的拳套比较少,只有小念头、寻桥、标指、八斩刀、南少林六点半棍法。咏春拳拳势紧凑,实在是属于短打之中的优秀拳种。而也出现了多个派别的咏春,如广州咏春、刨花莲咏春、米机王咏春等。
 
 咏春的拳套比较少,只有小念头、寻桥、标指、八斩刀、南少林六点半棍法。咏春拳拳势紧凑,实在是属于短打之中的优秀拳种。而也出现了多个派别的咏春,如广州咏春、刨花莲咏春、米机王咏春等。
  
南少林黑虎门
+
''' 南少林黑虎门'''
  
 
 南少林黑虎门,乃南少林旁支之一,相传为广东十虎之中的苏黑虎受南少林僧传授后创出来的,故名为黑虎门。至今约有二百年历史。
 
 南少林黑虎门,乃南少林旁支之一,相传为广东十虎之中的苏黑虎受南少林僧传授后创出来的,故名为黑虎门。至今约有二百年历史。
行 166: 行 166:
 
 ⑦南拳要求出手居中,注意门户,反应敏捷,要象拳谚所说“触即变,发如箭”。
 
 ⑦南拳要求出手居中,注意门户,反应敏捷,要象拳谚所说“触即变,发如箭”。
  
 由于南拳劲力饱满,以刚为主,所以练习者肌肉发达,筋骨强壮,力量、速度等身体素质可有显著提高。南拳强调蓄劲闭气与发劲开声交替使用,要求运用腹式呼吸,因此对增强心血管、消化和呼吸系统的机能,促进新陈代谢都有很好的作用。
+
 由于南拳劲力饱满,以刚为主,所以练习者肌肉发达,筋骨强壮,力量、速度等身体素质可有显著提高。南拳强调蓄劲闭气与发劲开声交替使用,要求运用腹式呼吸,因此对增强心血管、消化和呼吸系统的机能,促进新陈代谢都有很好的作用。<ref>[http://epaper.cnxz.com.cn/xzrb/html/2015-12/04/content_341158.htm   南拳,不是“花架子”], 徐州日报, 2015年12月4日</ref>
  
 
==视频==
 
==视频==
 +
 +
{{#ev:youku|XNDk0NDE4MDg|480|inline|南拳王之二气壮山河|frame}}
 +
 +
==参考文献==

於 2020年1月21日 (二) 15:43 的修訂

南拳
南拳
國籍 中國(福建)
別名 南方拳
知名於 福建南少林寺

南拳又稱南方拳,是明代以來流行於南方的拳種的總稱。它以福建廣東為中心,廣泛流傳於長江以南地區,故稱南拳。作為南少林等拳種與中國南方各地拳種相結合的產物,技術套路繁多,遍布各省。由於歷史悠久,再加上師承關係的演變,形成了多種打法,但多數套路仍具有同一特點,總屬南拳。其共同特點是:套路短小精悍,結構緊湊,動作樸實,手法多變,短手連打,步法穩健,攻擊勇猛,常伴以聲助威,技擊性強。南拳講究樁功,以練坐樁為主,還有丁樁、跪樁等。也還有練藥手、打砂袋、鐵砂掌、點穴功、童子功、羅漢功、青龍功、排打功等。[1]

上映時間 電影名稱 導演 合作演員
2018-11-12 奉天往事 李春嘯 宋曉峰

南拳簡介

南拳是我國七大拳系之一,在廣東、福建沿海一帶形成獨有的南方特色,尤其是清代以來,以「反清復明」始,以「行俠仗義」終,在武俠傳奇小說和影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比如福建南少林,傳說中是一個反清的大本營,在那裡集結了洪門子弟和三山五嶽的俠雄豪客。清兵火燒南少林,洪熙官來到廣州,隱居在大佛寺,與佛緣和尚共開武館。又如方世玉,為廣東「少林十虎」第二人(第一人為洪熙官),其母苗翠花是「少林五老」中的苗顯之女,有「一代女俠」之稱。方世玉成為《少林小英雄》、《萬年青》、《方世玉三探武當山》、《乾隆游江南》等眾多俠文化作品的主人公,晚清南拳又出現了「廣東十虎」,其中的第三位鐵橋三、第五位蘇乞兒,也是許多俠文化作品中的主人公。而習南拳者最為出名的當屬一代宗師黃飛鴻[2]

南拳是明代以來流行於南方的一大類拳種的總稱。它以福建、廣東為中心,廣泛流傳於長江以南地區,故稱「南拳」。

關於南拳的起源,從前流傳着一個故事,說是福建有一座少林寺,為嵩山少林的分支,人稱「南少林寺」,寺中僧人世人習武。康熙年間,西魯國來犯,無人可敵,福建少林寺僧人請纓出征,大破西魯國,班師凱旋。不久,有奸人進讒,清廷派兵圍剿福建少林寺,將該寺焚毀,寺中僅有五僧倖免於難。這五位僧人四處尋訪英雄豪傑,創立了洪門(天地會),立誓「反清復明」。福建、廣東、湖北一帶的南拳都由這五位僧人傳出,因此尊他們為南拳「五祖」。

關於福清少林寺與南拳拳系的關係,還有待於進一步研究。但毫無疑問的是,這座南少林寺在南拳拳系的形成和發展過程中曾經產生過重要作用。同時,還必須充分考慮到福建地方武功的因素。

福建民風強悍,特別是閩南一帶,素以悍勇好鬥著稱,其聚眾械鬥之風名聞全國。福建地區的武功,早在明代中期就已嶄露頭角。 與戚繼光齊名的抗倭名將俞大猷(1504年-1580年)就是一位武術大師。

明代中期,另一位武學大師戚繼光率領戚家軍參加平倭戰爭,轉戰浙閩粵三省。戚家軍曾在福建征戰多年,並曾在福州、泉州等地駐防。戚繼光是山東蓬萊人,祖上六代都是軍官。戚繼光的武功當屬於北少林一系。在戚系軍的武功訓練中,所有的拳械套路都由他親自編寫,剔除了那些華而不實的動作。戚家軍百戰百勝的輝煌戰績,也必將使這種帶有明顯北方特色的武功對閩粵武術的發展產生相當大的影響。[3]

南拳拳系的形成時間,大概在明代到清代中期,即從17世紀末至18世紀末。它包括上百個拳種,廣泛流傳於福建、廣東、湖北、湖南台灣等省以及香港、澳門地區,並很早就流傳到海外,在東南亞以及美洲、大洋洲紮下根來。若論傳播中國武術的貢獻,南拳拳系自當首屈一指。[4]

技法特點

基本技法

南拳的基本技法,種類和流派都很多,各具特點,它們一般的技法有以下八點。[5]

穩馬硬橋

南拳講究扎馬。扎馬就是「樁步」;馬步樁是南拳扎馬的基礎。有大馬、小馬和半馬之分。不論什麼形式的極步,都要求五趾抓地、落地生根,強調「穩如鐵_塔坐如山」。「手是銅錘,腳是馬」,扎馬練好了,腿力沉.重,步勢方能穩紮,運動才有章法。橋,就是臂的運使,稱為「橋手」。比如,臂下垂做內旋的動作,喚作「滾橋」;肘下沉,喚作「沉橋」。對橋手,則要求肘臂剛硬,內蓄勁力。「練得硬橋硬馬、方能穩紮穩打」,南拳十分重視樁步的穩紮和肘臂橋手的堅硬。

脫肩團胛

南拳身法講究脫肩團胛。脫肩,是兩肩有意識地向下沉墜,似乎將啟向下脫卸似的。團胛,是使肩胛骨向前微合,形成團狀。脫肩下沉,能助長臂肘的勁力。團胛前合,能使背緊,有助於前胸的涵虛。

直項圓胸

南拳身法還講究直項圓胸。直項,是下頦里收使頸項挺直,但不可僵硬。圓胸,是胸作微涵,稍呈圓形。項直有助於胸背肩肘的勁力合一,胸圓則有助於沉氣實腹。

沉氣實腹

南拳也非常講究氣沉丹田,強調沉氣實腹,使腹肌加以緊縮。沉氣實腹,促使臀部必須收斂。它與脫肩團胛。直項圓胸以及五趾抓地,乃是一個整體,能夠做到上下完整一體,周身勁力就將會凝結到一處。

五合三催

五合是,手與眼合,眼與心合,肩與腰合,身與步合,上與下合。三催是,手催、步催、身催。大凡開步出拳,要身隨步轉,拳隨腰發,收腹蓄勁,先收後發。手法須靈活,步法鬚生根,「手法快時馬步生,馬不凌亂自有章」,手法與步法也須協調一致。南拳運動時,要「手到、眼到、身到、步到」,目隨手動,傳神於目,示意於手。要求手眼身法步、精神氣力功配合協調,這樣,南拳運動才能渾然一體,一氣呵成。

力從腰發

「手從胸口發,力從腰馬生」,南拳把腰視為發力的重要樞紐,它的發力都趴腰力來帶動。同時,南拳又強調腰功必須剛柔相濟,如「魚游於水,蛇行於陸」。如果腰部呆板剛硬,缺乏柔韌,也帶動不好勁力的發揮。南拳在勁力上分寸勁(短勁)、長勁、飄打勁、連綿勁、爆發勁等等。這些勁力均須「發於腿,宰於腰,形於手」。

發聲呼喝

南拳講究發聲呼喝,一般的喝聲有「嘻」,「喝」,「嘩」,「嗱」,「咿」,「嗌」等六音。隨着拳勢變化的不同,運用不同的呼喝聲。「呼喝則風雲變色,開拳則山嶽崩頹」,發聲呼喝,一是助威勢,二是助勁力,三是助形象,不可以無原則地亂喊亂叫。

體剛勁粗

南拳在運動時還強調運氣鼓勁,肌肉隆起,時張時弛,全身體剛勁粗,使整個拳勢呈現出剛勁十足的形象。

基本特點

南拳的基本特點是門戶嚴密,動作緊湊,手法靈巧,重心較低,體現出以小打大、以巧打拙、以多打少、以快打慢的技擊特色。閩粵一帶人體形較為瘦小,力氣也相當弱些,因此特別重視下盤的穩定性,講究步法的靈活多變,多有扭拐動作(如騎龍步、拐步、蓋步等),使身體可以靈活轉向。南拳的上肢動作綿密迅疾,極富變化,有時下肢不動,拳掌可連續擊出數次,力求快速密集,以快取勝。在發力時,南拳大多要呼喝作聲,吐氣催力,以增大爆發力。南方人四肢較短,所以講究貼身靠打,多出短拳,充分發揮「一寸短,一寸險」的優勢。南拳拳系中有許多象形拳,不僅有龍、虎、豹、象、鶴、蛇、馬、猴、雞等常見的象形拳,而且有獅、彪、魚、犬等罕見拳種。其象形拳數量之多,居全國諸大拳系之冠。

南拳的總體風格是步穩、拳剛、勢烈,少跳躍、多短拳、擅剽手,以聲、氣修力。威猛迅疾,靈巧綿密,剛柔相濟,上肢及手型尤富於變化。它不像少林拳那樣雄渾樸茂,舒展大方,但其剛烈之氣,威猛之勢,卻灝然自成氣象。[6]

分類派別

基本分類

南拳種類繁多,以地域,大致可分為:廣東南拳、廣西南拳、福建南拳、浙江南拳、湖南南拳、湖北南拳、江西南拳、四川南拳等拳種。其門派眾多,如廣東的詠春、蔡李佛拳、周家拳,福建的少林橋手、五祖拳、鶴拳、羅漢拳,廣西的屠龍拳、小策打,浙江的洪家拳。黑虎拳、金剛拳。湖北的洪門拳、魚門拳、孔門拳、湖南的巫家拳、洪家拳、薛家拳等。[7]

名家派別

廣東南拳有五大流派:洪家拳、劉拳、蔡拳、李拳、莫拳。陳亨受其影響創立的蔡李佛拳對後世影響很大。[8]

廣東洪家拳

洪家拳,簡稱洪拳,一向是在南拳之中流傳得十分廣泛的門派,由上文可見多個地方的主要拳術之中都有洪拳之名的,如廣東、兩湖、四川、浙江等。其實在廣東更是赫赫有名的,如『廣東十虎』之中的鐵橋三、黃麟英等就是習洪拳的。關於洪拳的來源一般有二個說法的,一是出自南少林寺,在明末清初時由福建傳入廣東;二是廣東花縣人洪熙官所創的。這兩種說法大致上都和南少林寺的關係密切,可見洪拳本為南少林的拳術之一。洪家拳單式蝶掌洪拳以剛為主,它的武術風格有二,一是長橋大馬、長手長攻的大開大合武術;另一種是短橋窄馬、短手近攻、貼身攻防的武術。

現今所流傳的洪拳體系有十分多的,一般流傳在廣東一帶的,亦即黃飛鴻一脈的現在名為虎鶴洪拳的。而套路方面主要的有工字伏虎拳、虎鶴雙形、五形拳、鐵線拳,而其他的則是根據各支派而有所不同的,如:拳術方面的有千字掌、現龍拳、十獨手、蝴蝶掌、金剛伏魔掌、千佛手、單鶴朝枝、龍拳、蛇拳、虎拳、豹拳、鶴拳、獅拳、象拳、馬拳、猴拳、彪拳、羅漢掌法、鼠步梅花、洪門三展手、十字拳、流星捶、五禽拳、龍虎雙形、虎豹拳、三進拳、單弓伏虎、雙弓伏虎、鐵線三展拳、夜虎出林、二龍爭珠等,兵器方面則有雙匕首、單刀、形意簫、單劍、指揮刀、雙劍、雙刀、雨傘、纓槍、行者棍(雙頭棍)、五郎八卦槍棍(單頭棍)、五點梅花棍、少林六點半棍、洪門棍、春秋大刀、斬馬刀、傜家大扒、鐵尺、扇子、三節棍、拐、板凳、蔡陽刀、七點半棍、鐵包金棍、十八攔槍、護手刀、七星刀、單鞭、雙鞭等。

而洪拳的手法有沉橋、圈橋、纏橋、截橋、劈橋、插掌、劈拳等特色,以僵勁運出橋手作防衛,以短勁作出攻擊;在馬步上有硬馬的風格,以子午馬(弓步)、吊馬、四平馬、麒麟馬(沉步)、二字拑羊馬等為主。屬剛猛一路的拳術。[9]

廣東劉家拳

有禽蟧爪、蝦公腰之稱的劉家拳,至今估計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了。關於它的始祖,一直有三種說法的,一是劉生,二是劉一眼、三是劉青山所創的。一般在廣東以外的地區是絕少見過此拳術的,而此拳術也只是在中山附近比較盛行的。

劉家拳以靈為主,短橋短馬、功夫硬朗、靈巧敏捷、步走四方、拳打八面。正如其拳理:進似追風箭、退似雷電閃、走步須靈活、出手似雲煙』。它多是以吊馬、拖馬、側閃等的,而手法上則是禽蟧爪禽蟧即蜘蛛)、蝦公腰(蝦公即雄蝦)的。禽蟧爪是指它的橋手快速敏捷;蝦公腰是指腰力的運用上要有如蝦腰般的爆炸力。其內容有大運天、小運天、十拳、天邊雁、八圖功、劉家五形拳、劉家刀、劉家棍等。

廣東蔡家拳

蔡家拳相傳為廣東番禺人蔡展光所創的,至今也有二百多年的歷史了。

蔡家拳以『快』為主,所謂洪家講橋馬,蔡家講快打,亦如其口訣:『快速靈巧、敏捷多變、消身借力、因勢利導、閃化巧取、只可以巧取勝、不可以力爭衡。在技術上,蔡家拳是有着重偏門攻擊,快步搶攻,消身借力的特點,馬步以三角步為主。其內容方面有十字拳、大運天、小運天、天邊雁、柳碎梅、四象拳、拳肘手、六連拳、百鳥歸巢、單頭棍、雙頭棍、蔡家三矢大鈀等。[10]

廣東李家拳

李家拳相傳為廣東新會人李友山所創的,其發源地為新會市大澤區七里村,至今也有二百多年歷史了。

相傳李友山在少林的五形拳上改進,成為現今的李家拳。李家拳是以長橋大馬、偏身偏步、樸實剛勁為主的,身法上則是以肘攻擊為主,要求沉實穩重,出手準確,由於是以肘攻擊為主的,所以也要求着點準確,以避免一擊不中,被別人有機可乘,一如其拳訣:「奇肘卅六有誰知,出挫沉纏捆最宜。剪切盤循成妙用,穿欄拱折護相施。尖橫下反兜歸後,頓揭連攻腕在前。纂伏低尋高割就,平鈎掃腳勢難移、尖橋宜用連肘法,巧妙功夫在頓肘。我橋在上宜頓打,我橋在下用纏攻」。其內容有五連手、中六連、七連手、三十六肘、哨打、短扣、子午連環棍、雙頭大圈點棍、金鎖連環雙刀等。

廣東莫家拳

莫家拳與一般的南拳是不同的,一般的是比較着重手法的,而莫家拳則是以腳法為主的。莫家拳的第一代人物之中有莫蔗蛟莫達樹莫四季莫定如、太平天國的女將莫清驕,而近代的有,在香港武術界叱吒一時的雙刀莫桂蘭,至今應不過是百多年的歷史。

莫家拳的要領是:一腳勝三拳。所以它是在南拳之中一個十分特別的門派,因為只有它是像山東戳腳般以腳攻擊為主的。至於它的腳法方面一般是有:撐雞腳(穿心腿)、虎尾腳(後蹬腿)、釘腳、鈎鐮腳、後彈腳、翻身腿、側腳踢、雙飛腳、旋風腿等。

而一般的人士大多是只看重莫家拳的手法,其實莫家拳的手法也是不可輕視的,它的手法大多是走重手一路的,以碎喉、插眼、撩陰等手法為主,也是別派的比較少。也許一般人會覺得這些手法比較陰損,不夠光明正大,而已在真實的格鬥上,是生死之搏,而且莫家拳一般是給女子習的,女子在力量上大多不及男子的,所以難免要用這些手法去取勝了。

其內容有莫家正宗拳、樁拳、三支筆、碎手、莫家拗碎靈芝拳、雙龍出海、直勢等。

福建詠春

詠春宗師-葉問[11]

詠春拳,為南少林嫡傳武技之一,詠春二字乃是為了紀念詠春拳之創始人嚴詠春的。嚴詠春原籍廣東,她則自小跟隨南少林五祖之一的五枚師太習技。及後更因見蛇鶴相鬥而悟出拳術之理(亦有一說為嚴詠春習得方七娘的永春白鶴拳之後有感而發),並得其師五枚大師之修正,因而武技大成。當時嚴詠春並要求五枚師太為拳命名,大師則叫她用自己的名字詠春為名。

她期後下嫁福建鹽商梁博濤,並傳其技給他。後來梁博濤因與紅船中人友好,並常與其友梁蘭桂黃華寶梁二娣等飲酒論技,他更將詠春拳與他們交換紅船之名技-南少林六點半棍。由始起,『詠春拳』就不是只有八斬刀法一路兵器了。

其後梁華寶傳藝予梁贊,即人稱佛山贊先生。梁贊憑其天資聰穎,苦心鑽研,使詠春拳能在晚清期間,在嶺南一帶聲名大着。令詠春拳聲名大振。而近代的則有已過身的葉問師傅。

詠春與一般南少林拳術不同,因它需要通過長期黐手之練習,而黐手之最佳練法,須由個別教授,故未容多教,故此當年收費頗昂,遂未為一般階層人仕所能負擔,而能學者,多為貴家公子而已,當時有少爺拳之稱號。

詠春的拳套比較少,只有小念頭、尋橋、標指、八斬刀、南少林六點半棍法。詠春拳拳勢緊湊,實在是屬於短打之中的優秀拳種。而也出現了多個派別的詠春,如廣州詠春、刨花蓮詠春、米機王詠春等。

南少林黑虎門

南少林黑虎門,乃南少林旁支之一,相傳為廣東十虎之中的蘇黑虎受南少林僧傳授後創出來的,故名為黑虎門。至今約有二百年歷史。

黑虎門的套路包括有:十形拳、醉八仙拳、黑虎刀、金剛棍等。其中十形拳的十形即為龍、蛇、虎、豹、鶴、獅、象、馬、猴、彪,每形內含三十點手,分前、中、後樁三部分,拳法剛柔並濟,樸實無華。在橋手上,黑虎門跟另一同為南少林旁支的洪拳是明顯地不同的,黑虎門的橋手不重沉橋,要求把橋手伸直的,雖容易被敵人有機可乘,但也能增強攻擊力。不過現今留流傳大多吸收了洪家拳等的手法用上了沉橋。

共同特點

①手法多樣,如拳諺所說"一勢多手","一步幾變手",而且「多短拳」,故人稱「南拳北腿」。手法有拳、掌、爪、鈎、指以及各種肘法、橋法等。其中橋法是南拳特有的手法,亦即直臂或屈臂形成「橋」形,進行圈、盤、切等的手法。

②動作緊湊,勁力剛健,發勁有3種形式:一為快速用力,如「弓步雙沖拳」;二為短勁發力,亦即手臂保持一定彎曲,用勁短促,揮動幅度較小,如鈎拳、短撞拳等;三為勻速用力,亦即在臂部持續緊張的情況下慢而均勻地用力推出,如單雙推掌、碟手推等。

③步法穩固,重心較低,強調樁步為基本功。拳諺說:「未學功夫,先學扎馬」。扎馬即樁功。扎馬練好了,才能「穩如鐵塔坐如山」,為南拳步穩勢烈的特點提供條件。

④快慢相間,長短並用,剛柔相濟,以剛為主。快時迅速清晰,慢時沉穩有力。

⑤身法要做到吞吐浮沉,靠蹦閃轉,腰腿身手要貫串一致,做到手起肩隨,腰催周身,完整一氣。

⑥氣沉丹田,發聲吐氣。南拳常配合發力因勢發出喊聲,這有助於使動作飽滿剛健,突出南拳的剛烈風格。

⑦南拳要求出手居中,注意門戶,反應敏捷,要象拳諺所說「觸即變,發如箭」。

由於南拳勁力飽滿,以剛為主,所以練習者肌肉發達,筋骨強壯,力量、速度等身體素質可有顯著提高。南拳強調蓄勁閉氣與發勁開聲交替使用,要求運用腹式呼吸,因此對增強心血管、消化和呼吸系統的機能,促進新陳代謝都有很好的作用。[12]

視頻

南拳王之二氣壯山河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