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南方龙纹鲼

南方龙纹鲼

学名  Rhynchobatus australiae

命名者 Whitley, 1939

英文名 Whitespotted wedgefish

别名  Raja djiddensis、鲎壳鲨(澎湖)、鲂仔、

    饭匙鲨、圆头龙文(澎湖)、鲎壳[鱼本](澎湖)

观赏鱼/食用鱼  是/是

最大体长     300 cm

分类

  软骨鱼 Chondrichthyes

  鳐目 Rajiformes

  龙纹鲼 Rhynchobatidae

  龙纹鲼 Rhynchobatus

南方龙纹鲼,体型呈三角形,长度大于宽度,口裂中央弯曲,齿大,平滑呈菱形,喷水孔位于眼之近后方,尾部与躯干部不易区分,外形介于鲛类与鲼类之间。[1]

目录

鳍及颜色

第一背鳍起点与腹鳍起点同,尾鳍后缘凹入,分为上下两叶,沿中央脊柱之瘤状突起分布较短而不达尾端。体呈黄褐色,具白点于背部、腹侧淡灰;胸鳍基部的眼点明显。原纪录之吉打龙纹鲼(Rhychobatus djiddensis)为红海及西印度洋种, 差异在于后者的脊椎骨数超过200根,而本种则无(林沛立编写20150623)。[2]

栖地环境及深度

砂泥底、河口、近海沿岸。栖息深度1 - 50公尺

近沿海底栖性鱼种,从浪拂区到50公尺,活动力不强,以沙泥底之蟹、龙虾、贝、鱼类为食。

分布

西印度洋太平洋波斯湾红海(Ref。114953)。泰国湾菲律宾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在莫桑比克附近的印度洋西部和亚丁湾,也存在著一个相似且也许相同的物种,并且可能与印度洋西部和红海的真正“ Rhynchobatus djiddensis ” 同卵。分布范围可能比所报导的要宽,但是无法识别出来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东南部的许多Rhynchobatus djiddensis的名义记录。台湾分布东部、西部、南部、西南部、澎湖[3]

繁殖

表现出卵胎(胎盘胎生),胚胎最初以卵黄为食,然后通过特殊结构间接吸收富含粘液,脂肪或蛋白质的子宫液,从而从母亲那里获得更多营养(参考文献50449)。[4]

保育

脆弱(VU) (A2bd + 3bd + 4bd);评估日期: 2003年4月30日

参考文献

  1. 南方龙纹鲼,fishdb.sinica.edu.tw
  2. 南方龙纹鲼,fishdb.sinica.edu.tw
  3. Rhynchobatus australiae,fishbase.se
  4. Rhynchobatus australiae,fishbas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