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四大书院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南昌四大书院是南昌自孔子弟子澹台灭明南来讲学肇始,“乡党之学,贤士大夫留意斯文”的崇学之风逐渐形成,历史上文风鼎盛,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美誉。浓郁的好学之风使得南昌在古代诞生了一大批官学和书院,其中尤以豫章书院、东湖书院、友教书院、经训书院最为闻名,并称为南昌四大书院。[1]
豫章书院
豫章书院,位于南昌府进贤门内(南昌第十八中学),书院始建于南宋,为清代江西省城书院。先后以理学祠、孝廉堂、书院等形式出现,为古代江西学术思想的传播、人才培养的著名官学机构。
书院创建于南宋,为当时理学家们传播朱程之学的基地。到了元朝,由于元统治者把理学作为治国安民之道,对书院采取了扶植与控制相结合政策,豫章书院受此政策影响,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明朝初年书院处于沉寂状态,至明嘉靖年间才又得以发展。
明万历三年,首辅张居正禁书院,豫章书院像全国其他书院一样停办,被迫卖田充边需,后又经江西巡抚凌云翼、潘季训修葺后改祀宋元明诸儒,称“豫章二十四先生祠”[即罗从彦(豫章)、陆九韶(梭山)、陆九龄(复斋)、陆九渊(象山)、李燔(文定)、黄灏(商伯)、张洽(元德)、吴澄(草庐)、吴与弼(康斋)、罗伦(一峰)、胡居仁(敬斋)、张元祯(东白)、欧阳德(南野)、邹守益(东廊)、罗洪先(念庵)、魏良弼(水洲)、舒芬(梓溪)、罗钦顺(整庵)、胡直(庐山)、罗汝芳(近溪)、王时槐(塘南)、邓以赞(定宇)、李材(见罗)、邓元锡(潜谷)],他们都是江西省内的理学名家,斐声海内,象山先生陆九渊更是一代儒学巨擘。
清康熙二十八年(公元1689年)改名为“理学名贤祠”。康熙三十一年(1692)巡抚马如龙重建,聘南昌进士熊飞渭为山长;选江西各府、州、县、厅学之生员俊秀者入学。五十六年(1717)官方再次重建,而且布局有所不同,右为讲堂,左为祠堂,面向全省选拔数百名学子读书其中;第二年(1718),康熙皇帝御书“章水文渊”四字门额赐予书院,使书院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
乾隆皇帝对书院亦较为重视,并对师长、士子两方面作了严格的规定,强调了人品为上的原则:“凡书院之师长,必选经明行修,足为多士模范者,以礼聘请。负笈生徒,必择乡里秀异、沉潜学问者,肄业其中。其持才放诞佻达不羁之士,不得滥人”,并明令仿效白鹿洞书院“立之规条,以检束其身心”。在这种形势下,陈宏谋与郝硕两位巡抚分别从院规与院舍两方面下了较大的功夫,奠定丁书院进一步发展的基础;道光(1821—1850)及同治(1862—1874)时期,豫章书院在规模与藏书量方面得到了继续扩展;光绪(1875—1908)初,一度改为举人书院,名曰“孝廉堂”,堂称“孝廉书院”,并立有《孝廉书院碑记》。由于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的重视,豫章书院成为全国闻名遐迩的大型书院之一。
及至晚清,受西学东渐观念的影响,光绪二十四年(1898),朝廷明令停办,二十八年(1902)江西巡抚李兴锐乃将之改建成“江西省大学堂”,学生由省内各府县保送,三十年(1904)又改作“江西省高等学堂”,校舍迁往贡院;宣统元年(1909),改成“江西实业学堂”;民国建元,为适应新型工业的发展,改称“江西省高等工业学堂”。1949年后,一度改作南昌大学工学院、洪都大学。
书院原址位于东书院街8号内,现为南昌市第十八中学所在地。
东湖书院
东湖书院,位于江西南昌东湖,始建于宋嘉定四年(1211),时隆兴府通判丰有俊倡建于李寅涵虚阁故址。其地风景极佳。继任知府袁燮又“縻钱二百万,米百余石,以竟其役。规制益广,合三十有四间。并奏闻朝廷,赐额“东湖书院”,又发文征求江南西路11郡图书充实其中,日用经费赖东湖部分收入与公田之租。四方学者众。嘉定中陆持之曾任山长。嘉定十六年计使滕强恕兼府事。移东百余米长。宋代黄翰、李燔、饶鲁曾讲学其中,江万里,程文海在此游学。
元因宋末旧制,赵文、罗履恭、黄泽、王方贵,何中等人曾任山长。明洪武五年(1372)年停办,南昌县学迁入其旧址。清书院训迪子弟,乾隆间屡议兴复宋东湖书院未果。嘉定七年南昌知县黎承惠捐俸白银2000两,购屋60余间。次年又捐资倡率修建,地方绅民互相激劝,踊跃捐输,筹银1.3万两,费时2月余,耗资5000两。于嘉庆8年12月竣工。黎承惠《重建南昌东湖书院碑记》云:“卑者加高,隘者加广,由榭廊折勿用,花围箭亭规以为室,先生讲堂。弟子斋舍增新旧制,计百十余间。”
订有《东湖书院条款》凡27条,规定书院主旨、山长聘任、束?数额、经费开支、生徒管理、祭祀名单、迎送礼仪、考课方法、奖惩条例等。乡绅捐筹资产、以赡师生。道光五年(1825)知县徐清选、十七年知县蒋启率邑绅修缮,咸丰四年(1854)湘军驻宿,门窗户壁多折为薪,邑绅刘于浔与考棚局司事等重修。同治元年(1862)因硝局起火轰坍,再次修葺。前后有官绅房产于城内,称东湖别业,东湖别墅。19世纪末,与豫章书院、友教书院、经训书院合并组成省会书院。光绪27年(1901年),省会书院改组为江西大学堂。
友教书院
友教书院,又名澹台祠书院、友教堂,位于永和门附近。南宋初年,转运副使程大昌创建于澹台灭明墓前。南宋绍兴间,洪州地方官钟薄发现澹台灭明墓,为之修澹台祠,后改为友教书院,取意于子羽南来友教于豫章(南昌),祀澹台子羽明。清朝时迁至今棉花市小学;明万历年间巡抚王佐移于棉花街,改称澹台祠书院。清顺治十一年,巡抚蔡士英重修,与白鹿洞、白鹭洲、鹅湖并称为江西四大书院(又一说为白鹿洞、白鹭洲、鹅湖、豫章书院)。1896年,江西巡抚德寿在友教书院增设算学科,主张裁减旧的诗文词章之学,在保证传统的经史之学的基础上,“兼习算学,凡天文、地舆、农务、兵事,与夫一切有用之学,统归格致之中,分门探索,务臻其奥”,并于省城各书院颁发京师同文馆译各国史略、西艺新法等书,聘请专人主讲,友教书院成为近代全国最早改良的书院之一。后清末改为学堂。
经训书院
经训书院,清代江西古书院,与豫章书院、东湖书院、友教书院并称为南昌四大书院。书院创建清代,旧址在南昌市城区内,先在系马桩,后迁到干家巷。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时为江西按察使的刘体重认为南昌省会城内书院皆注重制艺,换言之,即这些书院都是当时科举之附庸。为些,他欲明经学,于是在南昌系马桩建书院,名为“经训”,意主倡明经学也。刘首捐俸银千两,邀各道、府、州、县劝助,事未成而刘以擢湖北布政使。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继任按察使温予巽(陕西汉阴进士),爰分廉为倡,又捐俸为倡,复征各属劝捐完成。道光二十七年(公元1847年),因来学者众,书院房狭小而移往干家巷。院内讲堂,一先儒祠,一山长厅屋两进,诸生斋舍四十间。总计各县先后共捐银3000两,按月息一分利息,为师生束修、膏火经费。
经训书院首聘在籍进士黄爵滋为山长。黄尝作《经训书院记》称:“豫章素崇经术,名儒理学代有传人。不独匡庐、彭蠡灵秀钟奇,抑亦先正典型师承有自。天下四大书院江右实居其二。果能培植本根,宜更有忠信才德,魁奇绝特之土踵生其间也。”今“以制艺取土,而教土堵亦反以制艺束之,无怪乎士之逐末而忘本已”。赵城刘公“陈臬江右创建经训书院,盖务本也”。温公与监教官肖国琛、黎树培继成之。“详课士之式,酌善后之且,聘予兼掌院事。于经解、策论外,兼课诗赋,而制艺、试帖为基本课程,经训书院独树一帜于其中。
经训书院以经学为教学内容,并有名家讲学其中,如奉新进士帅方蔚,字子文,自幼资性聪敏,13岁入学,为巡抚秦承恩器重,延人官署与其子作伴共学,道光六年(公元1826年),进士第三,历编修、御史,十八年(公元1838年)告归,历主名山皋比,先白鹿,后豫章、经训书院,颇有影响;德安进士李退生、新建进士万良以及黄岩、王禁皆曾主讲席。
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著名经学家皮锡瑞为江西学政龙湛霖所聘,主经训书院多年。据称:其掌教以经史辞章课士。不课八股,中明微言大义之学,教人以经学当守家法,解经当实事求是,不当党同妒真。他因材施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院生徒于经解有未能明辨者,亲为指授,并作文以示范,集任教时所作经解文集为《经训书院自课文》。一时高才隽秀,咸萃聚经训书院,学气为之丕变,儒林传为佳话。
皮锡瑞曾与谭嗣同等人主持之南学会,并被推为会长,主讲学术一科,在赣期间仍然宣传变法主张。这与豫章书院山长及南昌城官绅发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而豫章、经训两书院,由学术思想的分歧发展到政治态度的对立和斗争,成为江西书院史上最后的一页。清朝末年,经训书院改为实业学堂,原址现为南昌八中。[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