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四大書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南昌四大書院是南昌自孔子弟子澹臺滅明南來講學肇始,「鄉黨之學,賢士大夫留意斯文」的崇學之風逐漸形成,歷史上文風鼎盛,有「物華天寶,人傑地靈」的美譽。濃郁的好學之風使得南昌在古代誕生了一大批官學和書院,其中尤以豫章書院、東湖書院、友教書院、經訓書院最為聞名,並稱為南昌四大書院。[1]
豫章書院
豫章書院,位於南昌府進賢門內(南昌第十八中學),書院始建於南宋,為清代江西省城書院。先後以理學祠、孝廉堂、書院等形式出現,為古代江西學術思想的傳播、人才培養的著名官學機構。
書院創建於南宋,為當時理學家們傳播朱程之學的基地。到了元朝,由於元統治者把理學作為治國安民之道,對書院採取了扶植與控制相結合政策,豫章書院受此政策影響,得到了一定的發展。明朝初年書院處於沉寂狀態,至明嘉靖年間才又得以發展。
明萬曆三年,首輔張居正禁書院,豫章書院像全國其他書院一樣停辦,被迫賣田充邊需,後又經江西巡撫凌雲翼、潘季訓修葺後改祀宋元明諸儒,稱「豫章二十四先生祠」[即羅從彥(豫章)、陸九韶(梭山)、陸九齡(復齋)、陸九淵(象山)、李燔(文定)、黃灝(商伯)、張洽(元德)、吳澄(草廬)、吳與弼(康齋)、羅倫(一峰)、胡居仁(敬齋)、張元禎(東白)、歐陽德(南野)、鄒守益(東廊)、羅洪先(念庵)、魏良弼(水洲)、舒芬(梓溪)、羅欽順(整庵)、胡直(廬山)、羅汝芳(近溪)、王時槐(塘南)、鄧以贊(定宇)、李材(見羅)、鄧元錫(潛谷)],他們都是江西省內的理學名家,斐聲海內,象山先生陸九淵更是一代儒學巨擘。
清康熙二十八年(公元1689年)改名為「理學名賢祠」。康熙三十一年(1692)巡撫馬如龍重建,聘南昌進士熊飛渭為山長;選江西各府、州、縣、廳學之生員俊秀者入學。五十六年(1717)官方再次重建,而且布局有所不同,右為講堂,左為祠堂,面向全省選拔數百名學子讀書其中;第二年(1718),康熙皇帝御書「章水文淵」四字門額賜予書院,使書院進入了歷史上最好的發展時期。
乾隆皇帝對書院亦較為重視,並對師長、士子兩方面作了嚴格的規定,強調了人品為上的原則:「凡書院之師長,必選經明行修,足為多士模範者,以禮聘請。負笈生徒,必擇鄉里秀異、沉潛學問者,肄業其中。其持才放誕佻達不羈之士,不得濫人」,並明令仿效白鹿洞書院「立之規條,以檢束其身心」。在這種形勢下,陳宏謀與郝碩兩位巡撫分別從院規與院舍兩方面下了較大的功夫,奠定丁書院進一步發展的基礎;道光(1821—1850)及同治(1862—1874)時期,豫章書院在規模與藏書量方面得到了繼續擴展;光緒(1875—1908)初,一度改為舉人書院,名曰「孝廉堂」,堂稱「孝廉書院」,並立有《孝廉書院碑記》。由於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的重視,豫章書院成為全國聞名遐邇的大型書院之一。
及至晚清,受西學東漸觀念的影響,光緒二十四年(1898),朝廷明令停辦,二十八年(1902)江西巡撫李興銳乃將之改建成「江西省大學堂」,學生由省內各府縣保送,三十年(1904)又改作「江西省高等學堂」,校舍遷往貢院;宣統元年(1909),改成「江西實業學堂」;民國建元,為適應新型工業的發展,改稱「江西省高等工業學堂」。1949年後,一度改作南昌大學工學院、洪都大學。
書院原址位於東書院街8號內,現為南昌市第十八中學所在地。
東湖書院
東湖書院,位於江西南昌東湖,始建於宋嘉定四年(1211),時隆興府通判豐有俊倡建於李寅涵虛閣故址。其地風景極佳。繼任知府袁燮又「縻錢二百萬,米百餘石,以竟其役。規制益廣,合三十有四間。並奏聞朝廷,賜額「東湖書院」,又發文徵求江南西路11郡圖書充實其中,日用經費賴東湖部分收入與公田之租。四方學者眾。嘉定中陸持之曾任山長。嘉定十六年計使滕強恕兼府事。移東百餘米長。宋代黃翰、李燔、饒魯曾講學其中,江萬里,程文海在此遊學。
元因宋末舊制,趙文、羅履恭、黃澤、王方貴,何中等人曾任山長。明洪武五年(1372)年停辦,南昌縣學遷入其舊址。清書院訓迪子弟,乾隆間屢議興復宋東湖書院未果。嘉定七年南昌知縣黎承惠捐俸白銀2000兩,購屋60餘間。次年又捐資倡率修建,地方紳民互相激勸,踴躍捐輸,籌銀1.3萬兩,費時2月余,耗資5000兩。於嘉慶8年12月竣工。黎承惠《重建南昌東湖書院碑記》云:「卑者加高,隘者加廣,由榭廊折勿用,花圍箭亭規以為室,先生講堂。弟子齋舍增新舊制,計百十餘間。」
訂有《東湖書院條款》凡27條,規定書院主旨、山長聘任、束?數額、經費開支、生徒管理、祭祀名單、迎送禮儀、考課方法、獎懲條例等。鄉紳捐籌資產、以贍師生。道光五年(1825)知縣徐清選、十七年知縣蔣啟率邑紳修繕,咸豐四年(1854)湘軍駐宿,門窗戶壁多折為薪,邑紳劉於潯與考棚局司事等重修。同治元年(1862)因硝局起火轟坍,再次修葺。前後有官紳房產於城內,稱東湖別業,東湖別墅。19世紀末,與豫章書院、友教書院、經訓書院合併組成省會書院。光緒27年(1901年),省會書院改組為江西大學堂。
友教書院
友教書院,又名澹臺祠書院、友教堂,位於永和門附近。南宋初年,轉運副使程大昌創建於澹臺滅明墓前。南宋紹興間,洪州地方官鍾薄發現澹臺滅明墓,為之修澹臺祠,後改為友教書院,取意於子羽南來友教於豫章(南昌),祀澹臺子羽明。清朝時遷至今棉花市小學;明萬曆年間巡撫王佐移於棉花街,改稱澹臺祠書院。清順治十一年,巡撫蔡士英重修,與白鹿洞、白鷺洲、鵝湖並稱為江西四大書院(又一說為白鹿洞、白鷺洲、鵝湖、豫章書院)。1896年,江西巡撫德壽在友教書院增設算學科,主張裁減舊的詩文詞章之學,在保證傳統的經史之學的基礎上,「兼習算學,凡天文、地輿、農務、兵事,與夫一切有用之學,統歸格致之中,分門探索,務臻其奧」,並於省城各書院頒發京師同文館譯各國史略、西藝新法等書,聘請專人主講,友教書院成為近代全國最早改良的書院之一。後清末改為學堂。
經訓書院
經訓書院,清代江西古書院,與豫章書院、東湖書院、友教書院並稱為南昌四大書院。書院創建清代,舊址在南昌市城區內,先在系馬樁,後遷到幹家巷。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時為江西按察使的劉體重認為南昌省會城內書院皆注重製藝,換言之,即這些書院都是當時科舉之附庸。為些,他欲明經學,於是在南昌系馬樁建書院,名為「經訓」,意主倡明經學也。劉首捐俸銀千兩,邀各道、府、州、縣勸助,事未成而劉以擢湖北布政使。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繼任按察使溫予巽(陝西漢陰進士),爰分廉為倡,又捐俸為倡,復征各屬勸捐完成。道光二十七年(公元1847年),因來學者眾,書院房狹小而移往幹家巷。院內講堂,一先儒祠,一山長廳屋兩進,諸生齋舍四十間。總計各縣先後共捐銀3000兩,按月息一分利息,為師生束修、膏火經費。
經訓書院首聘在籍進士黃爵滋為山長。黃嘗作《經訓書院記》稱:「豫章素崇經術,名儒理學代有傳人。不獨匡廬、彭蠡靈秀鍾奇,抑亦先正典型師承有自。天下四大書院江右實居其二。果能培植本根,宜更有忠信才德,魁奇絕特之土踵生其間也。」今「以制藝取土,而教土堵亦反以制藝束之,無怪乎士之逐末而忘本已」。趙城劉公「陳臬江右創建經訓書院,蓋務本也」。溫公與監教官肖國琛、黎樹培繼成之。「詳課士之式,酌善後之且,聘予兼掌院事。於經解、策論外,兼課詩賦,而制藝、試帖為基本課程,經訓書院獨樹一幟於其中。
經訓書院以經學為教學內容,並有名家講學其中,如奉新進士帥方蔚,字子文,自幼資性聰敏,13歲入學,為巡撫秦承恩器重,延人官署與其子作伴共學,道光六年(公元1826年),進士第三,歷編修、御史,十八年(公元1838年)告歸,歷主名山皋比,先白鹿,後豫章、經訓書院,頗有影響;德安進士李退生、新建進士萬良以及黃岩、王禁皆曾主講席。
光緒十八年(公元1892年),著名經學家皮錫瑞為江西學政龍湛霖所聘,主經訓書院多年。據稱:其掌教以經史辭章課士。不課八股,中明微言大義之學,教人以經學當守家法,解經當實事求是,不當黨同妒真。他因材施教,循循善誘,誨人不倦。院生徒於經解有未能明辨者,親為指授,並作文以示範,集任教時所作經解文集為《經訓書院自課文》。一時高才雋秀,咸萃聚經訓書院,學氣為之丕變,儒林傳為佳話。
皮錫瑞曾與譚嗣同等人主持之南學會,並被推為會長,主講學術一科,在贛期間仍然宣傳變法主張。這與豫章書院山長及南昌城官紳發生了不可調和的矛盾。而豫章、經訓兩書院,由學術思想的分歧發展到政治態度的對立和鬥爭,成為江西書院史上最後的一頁。清朝末年,經訓書院改為實業學堂,原址現為南昌八中。[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