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南蘇丹”的版本间的差异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第1行: 第1行:
 
{{expand|time=2019-08-26T04:49:49+00:00}}
 
{{expand|time=2019-08-26T04:49:49+00:00}}
[[File:南蘇丹位置.gif | thumb | 300px | 南蘇丹位置 <br> [https://www.drivingdirectionsandmaps.com/wp-content/uploads/country-locator/od-locator-map.gif  原圖鏈接][https://www.drivingdirectionsandmaps.com/south-sudan-google-map/  來源網站] ]]
+
[[File:南蘇丹位置.gif | thumb | 300px | 南蘇丹位置 <br> [https://www.drivingdirectionsandmaps.com/south-sudan-google-map/  來源網站] ]]
 
[[File:南蘇丹國旗.jpg | thumb | 300px | 南蘇丹國旗 <br> [https://www.countryflags.com/en/south-sudan-flag-image.html  來源網站] ]]
 
[[File:南蘇丹國旗.jpg | thumb | 300px | 南蘇丹國旗 <br> [https://www.countryflags.com/en/south-sudan-flag-image.html  來源網站] ]]
'''南蘇丹共和國'''(Republic of South Sudan),是[[非洲]]東部一個[[內陸國家]],東面是[[埃塞俄比亞]],南面是[[剛果民主共和國]]、[[肯亞]]和[[烏干達]],西面是[[中非共和國]],北面是[[蘇丹]]。首都[[朱巴]],是南蘇丹最大城市。
 
  
南蘇丹 是[[ 英埃共管蘇丹]] 的一部分,1956年獨立後成為[[ 蘇丹共和國]] 的一 屬[[蘇丹]]南部10省。[[ 第一次蘇丹 ]] 蘇丹南方於1972年至1983年得到自治。[[ 第二次 蘇丹 內戰]] 隨即於1983年爆發,自至2005年簽署《[[ ]][[ ]][[ 和平]][[ 條約]] 》,並成立蘇丹南方自治政府。2011年,[[ 南蘇丹獨立公投]]通過,南蘇丹 共和國 遂2011年7月9日0时宣告獨立,约有30个国家的元首参加南苏丹共和国的独立庆典仪式,[[联合国秘书长]][[ 潘基文]] 也参加了成立仪式。2011年7月14日南苏丹共和国正式成为[[ 联合国]][[聯合國會員國|会员国]]。
+
''' 南蘇丹 共和國'''(Republic of South Sudan),首都及最大城市 是[[ 朱巴]] 。位於[[ 非洲]] 東北 部, [[內 陸國家]], [[蘇丹]] [[ 衣索比亞]] [[ 剛果]] [[ 肯亞]] [[ 烏干達]] [[ 中非 共和國]] 接壤。面積約64萬平方公里。人口約1020萬。官方語言為[[ 英語]] ,通用[[ 阿拉伯語]]。<ref name="MOFA">{{Cite web |url =https://www.mofa.gov.tw/CountryInfo.aspx?CASN=D33B55D537402BAA&n=1C6028CA080A27B3&sms=26470E539B6FA395&s=56A1E23C4473ACEB | title =中華民國外交部全球資訊網 | date=2019年 | publisher = 南蘇丹共和國 Republic of South Sudan | language = ZH | accessdate = 2019-08-29 }}</ref><ref name="FMPRC">{{cite web| url= https://www.fmprc.gov.cn/web/gjhdq_676201/gj_676203/fz_677316/nsd_678308/nsdgg_678310/ |title=南苏丹国家概况|date=2019年8月| publisher=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 language = ZH |accessdate=2019-09-03}}</ref>
<ref>{{Cite web |url =https://www.mofa.gov.tw/CountryInfo.aspx?CASN=D33B55D537402BAA&n=1C6028CA080A27B3&sms=26470E539B6FA395&s=56A1E23C4473ACEB | title =中華民國外交部全球資訊網 | date=2019年 | publisher = 南蘇丹共和國 Republic of South Sudan | language = ZH | accessdate = 2019-08-29 }}</ref>
+
 
 +
*境內的[[蘇德沼澤]]為全球面積最大的濕地之一
 +
 
 +
== 地理環境 ==
 +
南蘇丹地形呈凹槽形,東、南、西部邊境多[[丘陵]][[山地]],中部為黏土質[[平原]],逐漸抬升至,全國最高峰為南邊境的[[基涅提峰]]。
 +
 
 +
氣候為熱帶草原型,只有旱季和雨季之區分,雨量由南向北遞減。
 +
 
 +
[[白尼羅河]]流經形成的蘇德沼澤為全球面積最大的[[濕地]]之一。<ref name="FMPRC"/><ref name="CIA">{{cite web| url =https://www.cia.gov/library/publications/the-world-factbook/ |title= SOUTH SUDAN-The World Factbook | publisher=CIA|language = EN | accessdate = 2019-09-02}}</ref>
 +
 
 +
 
 +
== 歷史概述 ==
 +
19世紀以前,南蘇丹沒有成文歷史。一般認為,丁卡族、努維爾族和希魯克族於10世紀左右進入南蘇丹。
 +
16至18世紀,阿贊德人與阿凡加拉人相繼在該地區建立統治。1
 +
8世紀初開始,歐洲人在阿拉伯人協助下,在包括南蘇丹在內的非洲大陸獵奴。
 +
19世紀初,埃及與蘇丹侵入南蘇丹地區。
 +
英國探險家塞繆爾·貝克爾於1870年以埃及奧斯曼帝國的名義建立了赤道殖民地,並聲稱擁有​​該領土。Equatoria總部位於Gondokoro(近現代朱巴),理論上構成了現在南蘇丹的大部分地區。在1885年至1898年的馬赫德戰爭期間,赤道州被切斷了殖民統治,於1899年,赤道州成為英國 - 埃及公寓下的一個州。在接下來的幾十年裡,基督教傳教士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自己,促進了英語的傳播,而不是阿拉伯語。
 +
1899年英國與埃及共管蘇丹,並於1902年將南北作為兩個實體分而治之,但1944年朱巴會議決定統合南北蘇丹。
 +
1955年,蘇丹宣布獨立前夕,約瑟夫·阿古領導黑人部隊發動兵變,南北蘇丹第一次內戰爆發。
 +
1972年,阿古與蘇丹政府簽署《亞阿迪斯阿貝巴協定》,第一次內戰結束,斯丹南方得到自治。
 +
1983年,蘇丹總統尼梅瑞(Nimeiry)宣佈在全國施行伊斯蘭法,引發南方不滿,約翰·加朗發動兵變,成立“蘇丹人民解放運動/解放軍”,第二次內戰爆發。
 +
2005年1月,蘇丹南北雙方簽署《全面和平協議》(CPA),第二次內戰結束,並成立蘇丹南方自治政府。根據協議,南蘇丹於2011年1月舉行全民公投,98.83%選民贊成獨立。7月9日,南蘇丹共和國成立。
 +
自2011年7月9日獨立以來,南蘇丹一直在努力實現善政和國家建設,並試圖控制在其領土內活動的反對派部隊。
 +
自2012年1月政府決定在與蘇丹達成雙邊分歧後關閉石油生產以來,經濟狀況惡化。
 +
2013年12月,政府與反對派之間的衝突造成數万人死亡,並導致數百萬南蘇丹人流離失所和糧食不安全的嚴重人道主義危機。交
 +
戰各方於2015年8月簽署了一項和平協議,於2016年4月建立了一個民族團結的過渡政府。
 +
然而,2016年7月,兩個主要簽署國之間的一個“振興”朱巴爆發了戰鬥,使該國重新陷入衝突。
 +
<ref name="MOFA"/><ref name="FMPRC"/><ref name="CIA"/>
 +
 
 +
 
 
<ref>{{Cite web |url =https://www.twreporter.org/a/civil-war-republic-of-south-sudan | title =向戰火走去的人們:兩個染血的蘇丹 | date=2017-04-03 | publisher = 報導者 The Reporter | language = ZH | accessdate = 2019-08-29 }}</ref>
 
<ref>{{Cite web |url =https://www.twreporter.org/a/civil-war-republic-of-south-sudan | title =向戰火走去的人們:兩個染血的蘇丹 | date=2017-04-03 | publisher = 報導者 The Reporter | language = ZH | accessdate = 2019-08-29 }}</ref>
 
<ref>{{Cite web |url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4585 | title =內戰帶走5萬條人命,南蘇丹人有家不敢回 | date=2018-09-22 | publisher =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網 | language = ZH | accessdate = 2019-08-29 }}</ref>
 
<ref>{{Cite web |url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4585 | title =內戰帶走5萬條人命,南蘇丹人有家不敢回 | date=2018-09-22 | publisher =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網 | language = ZH | accessdate = 2019-08-29 }}</ref>
 +
 +
== 政治 ==
 +
 +
== 外交 ==
 +
 +
== 經濟 ==
 +
 +
== 社會 ==
  
 
== 參考來源 ==
 
== 參考來源 ==

2019年9月3日 (二) 14:44的版本

南苏丹位置
来源网站
南苏丹国旗
来源网站

南苏丹共和国(Republic of South Sudan),首都及最大城市是朱巴。位于非洲东北部,为内陆国家,与苏丹衣索比亚刚果肯亚乌干达中非共和国接壤。面积约64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020万。官方语言为英语,通用阿拉伯语[1][2]

地理环境

南苏丹地形呈凹槽形,东、南、西部边境多丘陵山地,中部为黏土质平原,逐渐抬升至,全国最高峰为南边境的基涅提峰

气候为热带草原型,只有旱季和雨季之区分,雨量由南向北递减。

白尼罗河流经形成的苏德沼泽为全球面积最大的湿地之一。[2][3]


历史概述

19世纪以前,南苏丹没有成文历史。一般认为,丁卡族、努维尔族和希鲁克族于10世纪左右进入南苏丹。 16至18世纪,阿赞德人与阿凡加拉人相继在该地区建立统治。1 8世纪初开始,欧洲人在阿拉伯人协助下,在包括南苏丹在内的非洲大陆猎奴。 19世纪初,埃及与苏丹侵入南苏丹地区。 英国探险家塞缪尔·贝克尔于1870年以埃及奥斯曼帝国的名义建立了赤道殖民地,并声称拥有​​该领土。Equatoria总部位于Gondokoro(近现代朱巴),理论上构成了现在南苏丹的大部分地区。在1885年至1898年的马赫德战争期间,赤道州被切断了殖民统治,于1899年,赤道州成为英国 - 埃及公寓下的一个州。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基督教传教士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自己,促进了英语的传播,而不是阿拉伯语。 1899年英国与埃及共管苏丹,并于1902年将南北作为两个实体分而治之,但1944年朱巴会议决定统合南北苏丹。 1955年,苏丹宣布独立前夕,约瑟夫·阿古领导黑人部队发动兵变,南北苏丹第一次内战爆发。 1972年,阿古与苏丹政府签署《亚阿迪斯阿贝巴协定》,第一次内战结束,斯丹南方得到自治。 1983年,苏丹总统尼梅瑞(Nimeiry)宣布在全国施行伊斯兰法,引发南方不满,约翰·加朗发动兵变,成立“苏丹人民解放运动/解放军”,第二次内战爆发。 2005年1月,苏丹南北双方签署《全面和平协议》(CPA),第二次内战结束,并成立苏丹南方自治政府。根据协议,南苏丹于2011年1月举行全民公投,98.83%选民赞成独立。7月9日,南苏丹共和国成立。 自2011年7月9日独立以来,南苏丹一直在努力实现善政和国家建设,并试图控制在其领土内活动的反对派部队。 自2012年1月政府决定在与苏丹达成双边分歧后关闭石油生产以来,经济状况恶化。 2013年12月,政府与反对派之间的冲突造成数万人死亡,并导致数百万南苏丹人流离失所和粮食不安全的严重人道主义危机。交 战各方于2015年8月签署了一项和平协议,于2016年4月建立了一个民族团结的过渡政府。 然而,2016年7月,两个主要签署国之间的一个“振兴”朱巴爆发了战斗,使该国重新陷入冲突。 [1][2][3]


[4] [5]

政治

外交

经济

社会

参考来源

  1. 1.0 1.1 中华民国外交部全球资讯网. 南苏丹共和国 Republic of South Sudan. 2019年 [2019-08-29] (中文). 
  2. 2.0 2.1 2.2 南苏丹国家概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2019年8月 [2019-09-03] (中文). 
  3. 3.0 3.1 SOUTH SUDAN-The World Factbook. CIA. [2019-09-02] (英语). 
  4. 向战火走去的人们:两个染血的苏丹. 报导者 The Reporter. 2017-04-03 [2019-08-29] (中文). 
  5. 内战带走5万条人命,南苏丹人有家不敢回. The News Lens关键评论网. 2018-09-22 [2019-08-29]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