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南越王右夫人玉佩饰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南越王右夫人玉佩饰,南越王赵昧墓出土了大量精美的玉器[1],尤其引人注目的是:由数件乃至数十件造型独特、琢磨精细的玉饰件组成的组佩,竟达11组之多。由于此墓保存尚好,因而这些玉佩的位置都没有移动过,经过观测和研究,均可予以复原,恢复其原来的组合关系,这对于解决困扰我们很久的西汉及西汉以前的玉佩形式及组合问题,提供了可靠的资料。

历史记载

史料,赵昧为南越国第二代王。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统一岭南,置桂林南海象郡。二世时,赵佗继南海尉,自立为王,都城在番禺(今广州市)。

此组玉佩出土于南越王墓东侧室,东侧室是从殉夫人的藏所。玉佩置于右夫人棺位处,与“右夫人玺”等4枚玺印同出,应由其佩带无疑。

玉佩共由双龙佩1件、玉环2件、玉璧1件、玉璜5件、玻璃珠1枚、金珠10枚等共20件组成。

双龙涡纹玉佩,长10.2厘米,宽6厘米,厚0.4厘米,椭圆形,双面雕琢。双龙尾部连体,龙首回环相向。龙形是汉代较为典型的兽形龙。龙身满饰凸起涡纹。双龙共拥一花饰,隐约如“王”字形,似有吉祥之意。佩的上下边缘穿有五孔。双龙涡纹玉佩玉环,小环直径6.2厘米,大环直径7.8厘米。环身剖面为圆形,环体琢出绞索纹,均作逆时针旋转。

出廓三凤璧,外径5.7厘米,双面雕饰。璧内孔约为直径的二分之一。璧面阳刻涡纹,外廓边缘雕刻三凤,背面鼎足式排列,采用侧面剪影的表现手法,只在细部略施线刻点缀。

玻璃珠,直径1厘米,厚0.6厘米。扁圆形,青绿底,有蓝白相间纹饰。是我国早期玻璃工艺的代表性制品,俗呼“蜻蜓眼”[2]

透雕双龙玉璜,长8.5厘米,宽2.2厘米,厚0.4厘米。双龙身相背,首向外,左右对称,用剪影手法表现,不施线刻。此玉璜下分为两串,各以金珠2枚相间,下坠透雕云纹玉璜,再下又间以三枚金珠,末端为涡纹玉璜。

金珠,10枚,直径0.85厘米,4枚为扁棱形,余为扁圆形,珠上均穿孔。

透雕云纹玉璜,长7厘米,宽1.6厘米,厚0.3厘米。用玉环改制。原玉环花纹为8个透雕卷云纹,一反排列。另一件透雕双龙玉璜已伤缺。

涡纹玉璜,二件,长9.4厘米,宽2厘米,厚0.3厘米。璜身两面阳刻涡纹装饰,中有穿孔。

玉组佩把材质不同,造型各异的饰件精心组织在一起,形成丰富的装饰意趣。每个饰件既是整体的一部分,又有各自独特的风格。大小、虚实、疏密、主次的互相衬托、对比,效果非常强烈。双龙佩与三凤璧的精细,突出了重点,金珠、玉璜的秩序排列,加强了节奏感。尤其是曲线的运用,多姿多彩,氤氲着汉代特有的华丽浪漫的气息。

视频

南越王右夫人玉佩饰 相关视频

古墓探秘·破解南越王墓之谜
南越王墓博物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