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南通港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南通港

中文名称;南通港

外文名称;Nantong Port

始建日期;1904年8月

港口代码;32100600(JT/T 24-2015);

CNNTG(GB/T 7407-2015)

所属地区;中国江苏省南通市

集装箱吞吐量;47.3万TEU(2012年)

运营机构;南通港口集团有限公司

南通港(Nantong Port),是中国江苏省南通市港口,位于中国长江三角洲和东部沿海要冲,东濒黄海、南临长江,是长江下游处于苏中、苏北地区的大型港口,为中国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国家主枢纽港,也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组合港的主要成员 。

1904年8月,南通天生港兴建"通源"、"通靖"码头;1955年5月10日,南通市人民政府将天生港大达轮步接管;1982年11月,南通港对外籍船舶开放 ;2019年1月24日,南通港洋口港区实现了全球最大的LNG船舶全潮单向通航

据2019年8月南通港官网显示,南通港拥有长江岸线4166米;千吨级以上公用生产泊位24座,其中万吨级以上14座,最大靠泊能力为20万吨级;堆场面积67万平方米,仓库面积6万平方米。主要从事港口的建设和经营,货物装卸、堆存及物流配送、客货运代理、理货;港内船舶拖带服务,船舶航修等业务 。

通州湾港区是南通港规划新增的第十二个港区,位于苏北辐射沙洲南翼烂沙洋水道和小庙洪水道之间的大片近岸区域,是南通港口未来发展的重要港区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是通州湾示范区江海联动开发建设的重要支撑。

序言介绍

清光绪30年(1904年)8月,为发展南通地方实业需要,民族实业家张謇于长江岸边的天生港兴建两座设施较为齐备、并有一定规模的"通源"、"通靖"码头,设立南通天生港大达轮步公司,经营港口业务,南通港正式成立。

新中国成立之初,南通港的港口设施简陋陈旧,仅天生港有一个经过抢修的码头泊位能够勉强使用,没有机构设备没有货场,仓库面积不足1000平方米。

1955年5月10日,南通市人民政府将天生港大达轮步接管,南通港从一个私营企业跨入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行列。

20世纪70年代后期,南通港开始了大规模码头建设

1980年,南通港的狼山港区建成了2座万吨级深水码头及1座总建筑面积达6579平方米的晴雨作业货棚等设施。同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南通港为长江对外贸易运输港,江苏远洋公司"雨花"轮首靠南通港港口一号码头,装运出口香港的棉花399吨,南通港正式开办外贸运输。

1982年11月,南通港对外籍船舶开放。

1983年,南通建成1座2.5万吨级深水码头。狼山港区的开辟,使南通港成为长江上第一个深水大港,形成了江海河中转运输的优势,南通港成为一个开放型、多功能、综合性的江海大港。同年5月,第一艘来港外籍轮"格陵兰海"号在狼山港区一号码头靠泊载。

1991年,作为中国国家"七五"期间的大中型重点项目之一的狼山港区二期工程全面展开。

1993年,南通港的狼山港区二期工程竣工投产,总投资2.5亿元,建成了3座万吨级散货泊位、6座2000吨级长江泊位,年吞吐能力840万吨。

1994年,南通为适应集装箱运输的不断发展,狼山港区二期集装箱、多用途泊位工程全面开工。

1995年,南通集装箱码头主体工程通过验收并投入试生产。

1997年,南通集装箱码头主体工程全面竣工,总投资3.2亿元,建成2座集装箱专用泊位,可停靠第三代集装箱船作业,年通过能力15万TEU。

2001年4月,南通港海轮泊位升级改造工程通过竣工验收,南通港405、410两座海轮泊位由2.5至3万吨级加固升级为5万吨级,南通港成为长江沿线港口中靠泊能力最大的港口

2002年12月18日,列入国家"十五"发展建设项目的狼山港区三期工程正式开工建设,该工程包括建设3.5吨级集装箱泊位一座,水工结构按5万吨级通用泊作为一座,水工结构按10万吨级设计;新建7万吨级散货泊位一座,水工结构按10万吨级设计,工程总投资9.7亿元。

2006年8月,南通港狼山港区三期工程两座10万吨级(水工结构兼顾15万吨级)深水泊位投入试运行,形成一个崭新的规模化、现代化散货港口。

2007年9月4日,南通港狼山港区三期工程两座10万吨级(水工结构兼顾15万吨级)通用散货泊位通过了交通部的竣工验收,正式投入生产。

2008年10月17日,南通港通用散货码头正式对外开放。同年12月8日,南通港狼山港区三期工程集装箱泊位正式开工兴建,总投资4.5亿元,建设5万吨级集装箱码头一座,设计年吞吐能力20万标箱。

2009年,南通港狼山港区三期工程集装箱泊位水工部分竣工 。

2019年1月24日,南通港洋口港区15万吨级航道工程(一阶段)通过质量鉴定和交工验收,实现了全球最大的LNG船舶全潮单向通航,创造了南通沿海港口通过疏浚建设深水航道的新纪录 。

区位环境

位置境域

南通港地理坐标为东经120º48′54″,北纬32º00′45″,地处江苏省南通市境内,东临黄海、南临长江,是长江北翼最临近海域的港口 。

气候条件

风况 南通港常风向东南。强风向为东南东,最大风速26.3米/秒;影响该地区的台风平均每年约2至3次,一般6至8级,基本不影响船舶正常航行。

降水 南通港年平均降水量1091毫米,大于10毫米的降水日数年平均33.8天。

雾况 南通港年平均雾日为30.9天,常发生在晚春和初冬,3级以下能见度的平均雾日为11.4天,对装卸作业和船舶航行影响不大。

气温 南通港年平均气温15摄氏度,最高月平均气温29.6摄氏度,最低月平均气温为-0.2摄氏度。常年不封冻 。

水文特征

潮汐 南通港水域为感潮河段,潮型属不规则半日潮。最高潮位6.38米,最低潮位0.42米,平均潮差1.96米。

潮流 南通港涨潮时表面最大流速0.99米/秒,最小流速0.77米/秒,表面平均流速0.88米/秒 。

硬件设施

泊位 据2019年8月南通港官网显示,南通港拥有千吨级以上公用生产泊位24座,其中万吨级以上14座,最大靠泊能力为20万吨级 。

运营情况

主营业务

据2019年8月南通港官网显示,南通港主要从事港口的建设和经营,货物装卸、堆存及物流配送、客货运代理、理货;港内船舶拖带服务,船舶航修等业务 。

集装箱中转 据2019年8月南通港官网显示,南通港建立了生产、业务、行政管理计算机信息系统,EDI电子数据交换系统和数据无线传输系统 。

大宗散货中转 据2019年8月南通港官网显示,南通港的大宗散货一直是其主营的货种,主要有铁矿石、有色金属矿石、非金属矿石、硫磺、粮食等。南通港铁矿石的中转量占长江港口的60%以上,作业效率可达25000吨/晴天工作日,长江沿线多数钢厂和贸易商均在南通港中转。铜精矿为南通港又一品牌货种,采用江心直接过驳,损耗小,效率高。粮食类采取散进袋出的模式,自动化程度和效率高。南通港已成为长江下游及华东地区矿石和粮油的集散中转地 。

件杂货中转 据2019年8月南通港官网显示,南通港主要作业港区都从事件杂货的装卸、中转,主要货种有:钢材,包括方钢、钢坯、盘元、型钢、废钢等;袋装的有饲料、化肥等;散装灌包的有:粮食、硫磺等;水泥熟料,沥青,化工原料,白云石等。南通港拥有长江港口起重最大的40门机,63吨浮吊和37吨铲车等各类机械设备,能满足大件货物的装卸、中转 。该港还拥有拖轮、交通船、供水船、油污水处理船、带缆艇等各类船舶30余艘,工作船专用码头4座。各类船舶设备先进、性能稳定,拖轮最大功率2499千瓦,交通船最大功率368千瓦。船舶适航于长江全线。主要从事港区作业、长江水域船舶拖带运输、船舶出租、船舶修理、船员劳务输出、中外船舶油污水及垃圾处理、中外船舶供油供水、长江旅游、船用物品供应等10多个服务和经营项目 。

航班航线

据2019年8月南通港官网显示,南通港与世界上96个国家和地区的312个港口有通航关系。水路与通吕、通扬运河及京杭大运河贯通,溯江而上可达长江沿线各港;陆路与204、318国道、宁通、通盐、通启和沿海高速公路连接 。

1980年3月,南通港正式开办外贸运输。

1984年11月,南通港至日本神户国际集装箱航线通航。

1985年9月,南通港至香港定期集装箱运输航线通航。

1995年8月,南通港第三条国际班轮航线南通至韩国釜山集装箱航线通航 。

客货运量

1971年,南通港货物吞吐量第一次突破200万吨。

1985年,南通港货物吞吐量突破1000万吨,达到1019.2万吨。

1988年,南通港客运量突破700万人次,达到710.7万人次。

1998年,南通港货物吞吐量突破2000万吨,达到2017.1万吨;全港集装箱进出口完成130325TEU。

2000年,南通港务局货物吞吐量突破2000万吨,达到2034.5万吨;姚港港务公司货物吞吐量突破1000万吨,达到1111万吨。

2001年,南通港货物吞吐量完成3510.8万吨,提前4年完成"十五"发展计划制订的吞吐量目标。

2004年,南通港货物吞吐量突破3000万吨,达到3329.8万吨。

2005年,南通港完成货物吞吐量3881万吨,集装箱吞吐量26.7万TEU。

2005年,南通港中转运输铜精矿20周年,累计中转总量达到595.5万吨。

2006年,南通港完成货物吞吐量4453万吨,集装箱完成32.05万TEU。

2007年,南通港完成货物吞吐量突破5000万吨大关,达到5782.5万吨,集装箱完成37万TEU。

2008年,南通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突破40万标箱,达到400326标箱。

2009年,南通港完成货物吞吐量5482.5万吨,集装箱完成34.5万TEU。

2010年,南通港完成货物吞吐量5505.7万吨,集装箱吞吐量39.2万TEU;累计装卸中转铜精矿突破1000万吨,达到1270万吨。

2011年,南通港完成货物吞吐量5869.8万吨,同比增长6.6%;集装箱吞吐量完成44.6万TEU,同比增长13.6%。

2012年,南通港完成货物吞吐量5807.1万吨,集装箱吞吐量47.3万TEU,同比增长6.1%,全年作业15万吨级以上超大型船舶155艘次 。

荣誉表彰

1995年6月,南通港成为中国内河第一家"全国卫生港"。

2002年1月,南通港获得江苏省服务质量奖 。[1]

建设规划

2017年6月,南通市政府印发的《南通市"十三五"港口发展规划》发布 。同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和江苏省人民政府联合印发《关于南通港通州湾港区总体规划(2017-2030年)的批复》,原则同意《南通港通州湾港区总体规划(2017-2030年)》方案提出的港口岸线利用规划方案 。

2019年7月,中国共产党江苏省委员会、江苏省人民政府出台《关于高质量推进"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的意见》,对南通提出了"建成重要出海门户"的明确要求。7月9日,南通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建设通州湾江苏新出海口的最新进展,在围填海获批的基础上,通州湾港区起步工程将于2022年基本建成,实现开港运营 。

价值意义

港口是南通的LOGO,没有港口,南通的改革开放也就无从谈起。40年来,南通港支撑和见证了南通这座沿海港口城市的崛起,江海交汇的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已经成为南通走向世界的名片 。(江海明珠网 评)

相关视频

北滨江片区改造提速,南通港将大变样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