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南運河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南运河[1] 亦名御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人工河,京杭大运河天津到至山东临清的一段,全长524公里。

水系概況

利用原有的卫河加以疏通而成,水源主要来自漳河卫河两大支流,流域面积37584平方公里,全长309公里,是海河的南支。 。南起山东省德州市四女寺,北止天津市金钢桥,流经山东河北天津两省一市,自山东省武城县四女寺水利枢纽南运河节制闸出发,经德州吴桥东光泊头沧州青县静海杨柳青等县市到天津,在三岔河口子牙河相匯成海河,在大沽口渤海

名稱由來

1283年至1292年,先后开通济州河会通河通惠河,从此京杭运河不再绕道中原,起名为京杭大运河,以天津三岔口为界,南为南运河、北为北运河。明、清漕粮运输增加,故又名漕河。因分段命名,卫河下至三岔口称卫漕。现以水系划分,因其属漳卫南运河水系,故称南运河

歷史概況

  • 明永乐年间,漕运大兴,南运河历史上就是一条通向北京的漕运河道。南运河繁忙的漕运和航运,使沿岸聚集了众多的人口,众多人口的聚集又使三岔河口成为天津市城市发祥地和最早的商贸文化娱乐区
  • 历史上的南运河为天津城市的形成、商贸文化的发展、为天津成为北方大都市和经济贸易中心做出了历史贡献。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南运河是引黄济津工程在天津市的输水通道。
  • 1917年天津发大水,次年11月在整治海河干流时,进行了三岔河口裁弯取直工程,把三岔河口的地理位置向上游推移至现在位置。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