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南阳古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南阳古镇位于山东济宁市微山县境内,位于南四湖北侧的南阳湖中,由东西长3500米,南北宽500米的主岛和多个自然的小岛组成,共有117个自然岛屿零星散落在南阳湖上。2014年中国大运河入选世界文化遗产。

南阳古镇原图链接

简介

南四湖明珠——南阳古镇

在南四湖最北部的南阳湖中,有许多小岛,像一把大大小小的绿色珍珠,如同神仙不经意地洒在青色的大箩里。其中西北侧有一座最大的岛,叫南阳岛,古运河从济宁南下时呈南北走向,来到南阳岛这座岛上,大运河在这里转弯向着东南大摇大摆地从岛上走过去,留下了许多码头、老街、店铺、客栈、庙宇,形成了一座永不沉没的运河重镇,南来北往的漕船,必须在这里停船靠岸,打尖住宿。这里和夏镇、扬州、镇江一道,被南北客商誉为大运河上的四大名镇。

南阳岛东西的长度约3500米,南北的宽度只有200米到500米左右。她就像一把横放在绿色案几上的琵琶,任凭日月时光的打磨和风雨雷电的弹拨,演奏出一曲曲河、湖、岛、古镇相依相生的协奏曲。[1]

历史由来

从秦汉两晋,迄于隋唐由于北起南阳,南至沛留,地势较为低洼,自古有沛泽之称,泗河自北向南流经全境,南阳常有水 患,加之战乱,一度造成南阳人烟荒芜,这一历史阶段的南阳没有史料记载。直至唐武德七年(624)年,山东境内的运河由西而东迁,引汶泗二水至济宁,再南北分流,南下顺天然的泗水下流,过南阳,经徐州南达江淮,到了宋代南阳已成为泗水岸边的较大村镇。

公元1278年,文天祥经南阳镇作《发鱼台》,称南阳镇周围为泗郊镇甸,元至元十九年(1282年)开济州河时,建南阳闸。

元至元三十年(1293年)南北大运河通航后,南阳成为运河岸边的重要商埠,元至顺二年(1331年)在与古老的泗水重合的京杭大运河上重建南阳闸。从此,南阳便有了名气。到了明代中期,南阳已成为古运河畔四名镇(另有夏镇、镇江、 扬州)之一,镇名可见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重修正觉寺碑文》。南阳镇由陆地变成湖中之岛是在清初。数十年间,南阳这座兴旺的运河码头和集镇,经常处于南北逆流的不断侵袭和威胁之中,时而被围困,时而被水淹,迫使当地地势不断提高,以免遭沉没。南阳镇终于在昭阳湖、独山湖与南阳湖的衔接处,四面环水地存留在运河两堤上,以宽阔的运河河面为“街面”,显现出她独特的自然景观。

地理环境

南阳古镇原图链接

位置境域

南阳古镇,距济宁市区约40公里,位于微山湖北部的南阳湖中,古老的京杭大运河穿镇而过。古镇北依济宁城区,紧靠山东三大都市带,南面是江苏的苏北地带, 东面是国际旅游目的地孔孟故里曲阜、邹城,西面是牡丹之乡菏泽,南阳镇离京福高速30公里,距济宁机场60公里,区位优势明显。

气候环境

南阳古镇属暖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年均气温13.7℃,极端最高气温40.5℃,最低气温-22.3℃。年均降水量79.7毫米。无霜期年均205天。

主要景点

月河揽胜

位于南阳闸附近的月河,这里是运河上管理运输的关卡所在地,也是运河上必不可少的水利工程设施,金龙大王庙重现了运河辉煌时期的漕运、祭拜水神等历史情境。

庄观漕

位于邢庄和东庄台北端,地势较高是建成3~4层的新风貌建筑,登高望远,可以看到如今京杭大运河船樯穿梭的情景,同时也可望到旧时古运河、古街市繁华的场面。

老街商行

南阳街有史以来就是以商贸交易繁华而著称的,至今仍然经久不衰。老街上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店铺商号,仍可以查询出旧时的老字号名。

杰阁跨河

这是历史上就有的鱼台八景之一的“杰阁跨河”。魁星阁及其周边的附属建筑再现“杰阁跨河”的历史景观,同时将魁星阁赋予旧时科考文化的神秘色彩。让游客体验到其中的气味性,并从中受到历史文化的教育。

古寺福佑

古清真寺位于古镇中心成为宗教活动的展示景点。让人体会到运河古镇内的文化多样性和民族的相互尊重。

御宴怀古

在书院街的康熙御宴房处为南阳美食第一楼;每个游客都感受到昔时的皇帝在此品尝到南阳的美味佳肴。

忠孝坊影

在牌坊街的杨家牌坊之地。通过导游的讲解杨家牌坊的由来,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同时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地方。

荷塘飞渡

在古镇旅游码头的西侧一大片夹杂的大水面之中种植荷花。目的形成古镇的界面映衬在荷塘之中,处于岸这边的游客有种飞过荷塘到达对岸的想法。[2]

湖里渔家

形态各异的渔家建筑在其岸边可钓鱼,可烹饪。切身感受一下南阳的地锅鱼。口尝美味、身边美景、荷塘随风荡漾,这种画面也就在南阳古镇才可寻觅得到。

长桥卧波

历史上“鱼台八景”之一“长桥卧波”,三座形态各异的古典石桥首尾相接,构成独特的古镇景观,同时这是一条联系南店子旅游接待区域和码头综合服务区唯一的一条步行景观道路。

皇帝踏岸

皇帝下榻处,再现昔时皇帝登岸下榻的壮观场面。通过对游客的引导和体验,使其从中感受到古镇南阳的运河文化韵味。

荷塘月色

在原荷花宾馆建设成“南阳水苑”,是具有水乡特色的旅游接待宾馆,种植荷花,营造一种悠闲自在、世外仙境的氛围。

水上鱼跃

在古镇东侧的内湖之中开展水上休闲、生态渔家、水上竞技等水上娱乐项目。引导游客在水上游玩的同时,感受到水乡古镇的自然生态资源丰富的一面。

漕河柳岸

运河两侧的街巷,都将种植垂柳。营造一种和风吹拂、柳条轻摆,荡舟于运河之上,品味着运河古镇的历史风貌,感受着京杭运河历史的沧桑变幻。这道景观贯穿于古镇南北,也是对古镇内部的绿化增添亮点。

鱼塘夕照

在南店子的西、南两侧将遍布着鱼塘,这里可以对游客进行生态渔家乐游开放,同时这里数以千计的鱼竿插于湖中,构成一道风景线。夕阳西下,日落的余晖散落在这片鱼塘之中,使人心旷神怡。

南店佛阁

南店子最南端为一处泰山奶奶庙,这里是标志性楼阁建筑,可以登高望远。同时这里也是古镇的进镇标志,使来古镇的游客在湖中远远就望到这里。

特色优势

历史悠久的运河文化

南阳古镇是微山湖中运河线上最有特色的历史城镇。在古代,城镇依运河而建。元朝至顺二年(1331年),这里建起南阳闸,开始建镇。明代隆庆元年(1567年)漕运新渠竣工,南阳成了运送货物的码头。其后明清两代,南阳“渔船、酒船、商船、米面船、往来相接、群聚檐樯林立如街市”。繁盛之时,南阳镇有皇宫所(现存)、皇粮殿、二爷庙、古运河闸、魁星楼文公祠、大禹庙、杨家牌坊、不沾地旗杆等十多处名胜古迹。清政府曾在此设守备及管河主薄。乾隆皇帝下江南也曾慕名在镇上逗留,并有雅兴为马家店题写匾额,他走过的门槛被珍藏了230年之久。这些描述和现存的古迹,充分体现南阳的运河文化特点。[3]

拥有独特岛镇景观的历史城镇

南阳古镇已有2200年的历史,在明代的时候曾被称为运河四大名镇之一,元代南北运河通航后,南阳成为运河沿线的重要商埠。南阳古镇是一个典型的岛镇,四面环水,号称南阳岛,面积4km。中国的岛很多,但是河流穿岛而过的历史城镇确实微乎其微,而且贯穿南阳岛的古运河如今依然潺潺流水,小岛、古镇、运河、大湖融为一体,这样的城镇景观在国内独一无二。 回归自然的生态水乡特色 南阳古镇素有“江北小苏州”之美称,气候宜人。蓝天、碧水、荷花、水鸟、野鸭组成了极佳的境界。南阳岛地处南阳湖之中,镇中多以渔业为生,交通方式以舟代步,镇里面的工业还是以原始的手工作坊为主。这一切都是都市里面所实现不了的。水乡自然的生态环境造就了生态化的城镇生活。这是南阳古镇在诸多受到工业污染和城市化侵袭的古镇当中明显的特色。[4]

丰厚的民俗传统

南阳古镇在2200年的城镇发展之中,通过运河的文化交流以及当地渔业为生的生存习惯,渐渐形成了自身独具特色的民俗传统。这些民俗传统映射着这个南阳古镇的文化特色。其中与运河相关的民俗传统有清代皇帝下榻的掌故、祭拜水神龙王的仪式活动等等,关于渔业的有做船的工序、手工艺品、水生植物的编制,还有具有地方特色的庙会、集市与一些戏曲活动。

城镇功能区

本规划功能结构可概括为:“一环两轴、三团五片区”组团式城镇布局结构。

“一环”

连接南阳镇区内的中心区,东、西、南三个庄台的景观环岛路。

“两轴”

一轴是位于古镇中部运河沿线,为古运河旅游观光轴。沿线分布着运河上的水利工程设施、河神庙宇,青石驳岸与形态迥异的石桥; 一轴是贯穿老镇区内部的商业街区、旅游服务中心和南店子地区的公共服务发展轴。这条轴线上分布着发展较成熟的传统商业街区、政府管理、对外的旅游集散与服务功能区等。

“三团”

分别为东、西、南三个庄台,用作为了缓解古镇中心区人口的居住压力,而开辟的三个以居住生活功能为主的组团。

“五片区”

五大片区主要担负着古镇的社区服务、旅游观光等公共服务功能片区。他们分别是

古镇传统商业街区:依托古镇原有的商业街市格局和商业氛围,通过整治和恢复沿线的商业老字号和历史景点,再现运河古镇昔日繁忙的商业街市景象。该片区主要以销售传统手工艺、当地土特产品、渔业用具等地方特色的商品为主,对外商贸的同时还将是古镇商业文化的展示。

古镇旅游综合服务区:该片区依托规划后的古镇旅游码头而设置的一处以旅游服务、休闲娱乐、对外交通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服务性的功能片区。该地段包括古镇内部对外主要的旅游性码头、码头周边具有荷花百亩和鱼塘千顷、有“长桥卧波”的历史景观,也有恢复后的戏园子、新河神庙等历史建筑,这里的商业特色是以餐饮、休闲、文化观光于一身的综合功能片区。

南店子滨水休闲区:南店子以其四面环水的地理景观优势,规划为滨水休闲区域。

邢庄水上休闲运动区:该地区结合现状的邢庄地段和未来的东庄台地区北部,规划成以水上活动和休闲度假、湿地生态渔家乐等游览项目的综合服务区域。

东庄台码头综合服务区:该地段以镇区最大的码头停靠点为依托,规划其周边地区为商业服务功能,以提供外来游客和当地居民的生活服务。

历史沿革

从秦汉两晋,迄于隋唐由于北起南阳,南至沛留,地势较为低洼,自古有沛泽之称,泗河自北向南流经全境,南阳常有水 患,加之战乱,一度造成南阳人烟荒芜,这一历史阶段的南阳没有史料记载。直至唐武德七年(624)年,山东境内的运河由西而东迁,引汶泗二水至济宁,再南北分流,南下顺天然的泗水下流,过南阳,经徐州南达江淮,到了宋代南阳已成为泗水岸边的较大村镇。

公元1278年,文天祥经南阳镇作《发鱼台》,称南阳镇周围为泗郊镇甸,元至元十九年(1282年)开济州河时,建南阳闸。 元至元三十年(1293年)南北大运河通航后,南阳成为运河岸边的重要商埠,元至顺二年(1331年)在与古老的泗水重合的京杭大运河上重建南阳闸。从此,南阳便有了名气。到了明代中期,南阳已成为古运河畔四名镇(另有夏镇、镇江、 扬州)之一,镇名可见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重修正觉寺碑文》。南阳镇由陆地变成湖中之岛是在清初。数十年间,南阳这座兴旺的运河码头和集镇,经常处于南北逆流的不断侵袭和威胁之中,时而被围困,时而被水淹,迫使当地地势不断提高,以免遭沉没。南阳镇终于在昭阳湖、独山湖与南阳湖的衔接处,四面环水地存留在运河两堤上,以宽阔的运河河面为“街面”,显现出她独特的自然景观。

视频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