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博尔济吉特氏

博尔济吉特氏像。

博尔济吉特氏,又译为孛儿只斤氏

孛儿只斤氏博尔济锦氏。称“特”者,为其複数形式,表示人数多的意思[1]孛端察儿的后裔为孛儿只斤氏,后也速该恢复使用此氏族名[2]

博尔济吉特氏:蒙古族索永布图腾。

目录

元代

 
博尔济吉特氏:山东泰安大汶口出土的蒙国豕韦圣物包羲太昊蒙山日月图腾。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后规定,只有本家的嫡系后裔,才有继承蒙古大汗及留在蒙古本部的资格;后世便称作「黄金血胤」或「黄金氏族」博尔济吉特氏蒙古科尔沁一脉,源于成吉思汗的弟弟哈布图哈萨尔[3]

 
博尔济吉特氏:哈日珠拉(1608—1641),又作博尔济吉特·哈日珠拉,汉译为海兰珠成吉思汗之弟哈萨尔后裔,蒙古科尔沁部(在今通辽贝勒寨桑之长女。

清代

在清朝时期,因后宫中有许多后妃皆出此姓氏,使得博尔济吉特氏成为一个很显赫的姓氏。来自科尔沁部的人数最多,尤其是在清朝初年的崇德五宫[4][5]

下表谨列出所有姓博尔济吉特氏的后妃:

现代

外蒙古,1920年代蒙古人民革命党为改进税收(当时姓可以被用来判断一个人往日地位的高低),遂下令取消姓氏,导致同名字的人太多。儘管1997年蒙古国政府通过法律要求国民重冠姓氏,但是此法规的影响并不大。至2004年蒙古国政府强制国民身份证上冠姓,但又衍生许多国民以博尔济吉特为姓氏的问题。至2004年10月,约有90%的公民为自己冠姓,但是姓大多数只在正式场合使用,一些人还是不记得自己的姓[6]。 自古以来,蒙古族命名传统并无类似汉人的「姓」(或Family name)的概念,姓名结构是「父名」+「子名」(亲子联名制)。

蒙古籍日本相扑69代横纲白鹏,其蒙古名为「芒可巴特·达瓦扎尔格勒」(其前名「芒可巴特」为父名,后名「达瓦扎尔格勒」为自己的名,仍无所谓的姓或家族名Family Name),蒙古籍日本相扑人物道勒格尔苏伦·达格瓦道尔吉达瓦尼马·拜马道尔吉马纳恩加加拉文·阿纳德(日本第68、70、71代横纲)也是一样。

名人

铁木真

出生: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 金世宗大定二年(1162年)四月十六日。

武器:苏鲁锭(枪)。

身高:约1.89米。

属相:马。

卒年:宋理宗宝庆二年 金哀宗正大四年(1227年) 七月十二日。

享年:65。

庙号:太祖。

谥号:圣武皇帝,加谥:法天启运圣武皇帝(至大二年加谥)。

陵寝:起辇谷。

父亲:孛儿只斤·也速该

母亲:弘吉剌氏·诃额仑(月伦太后)。

儿子:术赤、察合台、窝阔台、拖雷。

女儿:阿剌海别吉。

骄傲:开创蒙古帝国灭敌国四十,史称世界征服者。

遗憾:父亲被塔塔尔人杀害、妻子被蔑儿乞人抢走、十三翼之战失败、攻西夏未果逝世。

在位:1206~1227年为蒙古大汗,在位21年。

林丹汗

林丹汗(1592年-1634年),孛儿只斤氏,名林丹巴图尔,汗号为呼图克图汗,是蒙古帝国第35任大汗(1604年-1634年在位),一般认为是蒙古末代大汗(也有人认为额哲是末代大汗)。布延彻辰汗去世后,13岁的长孙的林丹继承汗位,统辖察哈尔部。即位后初信黄教,后改宗红教,并兴建了都城察汉浩特(今内蒙古赤峰阿鲁科尔沁旗)。

林丹汗试图恢复蒙古的统一,重建成吉思汗的霸业,同时又面临着新兴的女真族的威胁。因此,他对外采取联明抗金的方针,对内则谋求控制蒙古其他部落,而且他以“攘外必先安内”为原则,优先进行对蒙古的统一,避免与后金正面交锋。1627年,林丹汗西迁,平定右翼诸部。1632年,后金汗皇太极讨伐林丹汗。

娜木钟

林丹汗八大福晋之一第一大妃(?-1674),号多罗大福晋,称囊囊大福晋,史称囊囊太后,是林丹汗的正室大福晋,八大福晋之首。统管阿纥土门万户斡耳朵。阿霸垓博尔济吉特氏,名娜木钟,又一名为德勒格德勒,蒙古阿霸垓部后封郡王额齐克诺颜之女。1635年(后金天聪八年),她生下林丹汗的次子,也是遗腹子阿布鼐(亦作阿布奈)。1636年(后金天聪九年)三月,归顺满清,改嫁爱新觉罗·皇太极。

崇德元年七月被封为西麟趾宫贵妃,位居崇德五大福晋的第三位。顺治元年九月迎至燕京。顺治九年十月尊皇考懿靖大贵妃。

康熙十三年十一月二十日薨;葬昭陵贵妃园寝。她又为皇太极生下皇十一子襄昭亲王博穆博果尔;皇十一女固伦端顺长公主,嫁蒙古阿霸垓部博尔济吉特氏噶尔玛索诺木。又抚养一蒙古女,名淑济(疑为林丹汗之女),于崇德八年(1643年)七月嫁济旺之子德参济王子噶尔玛德参(噶尔玛)

巴特玛·璪

林丹汗八大福晋之一第四大妃,芭德玛瑙伯奇福晋(?-1669)。统管窦土门万户斡耳朵,故又称窦土门福晋。阿霸垓博尔济吉特氏,名巴特玛·璪(亦作 芭德玛瑙),蒙古阿霸垓部塔布囊博第塞楚祜尔之女。

1635年(后金天聪八年)八月,她在其部落的一名叫多尼库鲁克的护送下,到皇太极的军营行幄,表示归顺,并选择了木湖尔伊济牙尔地方暂时驻牧。她是第一位向满清归顺的林丹汗遗孀,改嫁给皇太极。崇德元年七月被封为东衍庆宫淑妃,位居崇德五大福晋的第四位。顺治元年九月,迎至燕京。顺治九年十月尊皇考康惠淑妃。

康熙六年薨;葬昭陵贵妃园寝。她抚养一蒙古女(疑为蒙古林丹汗之女,不确),于崇德五年(1640年)正月嫁多尔衮。

布木布泰

孝庄文皇后(1613年-1688年),博尔济吉特氏,名布木布泰(亦作本布泰,意为“天降贵人”),又作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即历史上著名的孝庄文皇后,俗称孝庄太后成吉思汗之弟哈萨尔后裔,蒙古科尔沁部(今通辽)贝勒寨桑之次女。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之妃,孝端文皇后的侄女,顺治帝爱新觉罗·福临的生母,蒙古科尔沁部(在今通辽)贝勒博尔济吉特·布和之次女,孝端文皇后之侄女,敏惠恭和元妃之妹。

出生于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二月初八日;天命十年(1625年)嫁给努尔哈赤第八子皇太极为侧福晋;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在盛京称帝后,受封为永福宫庄妃;崇德三年生皇九子福临(顺治帝);崇德八年(1643年),顺治帝即位后,与其姑孝端文皇后两宫并尊,称圣母皇太后;顺治八年(1651年)上徽号曰昭圣皇太后;康熙帝即位后尊为太皇太后。

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1688年1月27日)崩逝,享年七十五岁;葬昭西陵,上谥,雍正、乾隆累加谥,最终谥号为:孝庄仁宣诚宪恭懿至德纯徽翊天启圣文皇后,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贤后,一生培养、辅佐顺治、康熙两代皇帝,是清初杰出的女政治家。

乌尔衮

(1670~1721年),蒙古族,内蒙古巴林右翼旗人。著名清朝将领。巴林右翼旗第二世札萨克多罗郡王鄂其尔的次子。弟兄三人,兄那木德格,弟桑利达。乌尔衮勇敢刚强,善骑射,于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二十岁,就率巴林右翼旗兵丁参加了清朝历史上有名的乌兰布通之战。在打败噶尔丹乌兰布通之战中,乌尔衮及其从战巴林兵丁英勇战斗,表现出色。乌尔衮荣立战功,部下晋爵。

康熙对乌尔衮十分赏识,遂于翌年农历6月(公元1691年)将十九岁的次女和硕荣宪公主赐嫁。乌尔衮迎娶公主后,被封为和硕额驸。

巴咱尔济哩弟

(1859~1916年),蒙古族,内蒙古科尔沁旗人。著名清朝官吏。系阿鲁科尔沁旗第十二代札萨克。幼年丧父,三岁时袭阿鲁科尔沁旗札萨克职,因年幼,由其母执掌旗政。清同治六年(1867年)正式执政后,尽职尽责,效忠清廷,多次受到清廷奖赏。

拉喜彭斯克

(1755~?),蒙古族,内蒙古巴林右翼旗人。著名清朝史学家。他自幼聪敏、好学,智力过人,学业精深,通晓蒙、满、汉、藏文字。

哈日珠拉

(1608—1641),又作博尔济吉特·哈日珠拉,汉译为海兰珠成吉思汗之弟哈萨尔后裔,蒙古科尔沁部(在今通辽)贝勒寨桑之长女。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的挚爱,孝端文皇后的侄女。

崇德元年,皇太极妃封海兰珠为“宸妃”。以《诗经》中像征爱情的诗句:“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将宸妃居住的寝宫命名为“关睢宫”。崇德二年,生下皇八子,皇太极甚喜,决定立这个婴儿为皇位继承人,颁发大清朝第一道大赦令。

后子幼殇,乃郁郁而终,享年33岁。皇太极为宸妃举行了隆重的丧礼,赐谥号为敏惠恭和元妃,这是清代妃子谥号中字数最多的。宸妃死后不到两年,皇太极也命归九泉了。所有史料均无记载此人26岁之前的任何资料。

参考文献

  1. 《天咫偶闻》影印本. 
  2. 《蒙古秘史》,余大钧译,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5月出版,30页、41页
  3. 赵.阿拉坦格日乐. 蒙古族姓氏录 .赤峰-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6.8: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
  4. 赵.阿拉坦格日乐. 蒙古族姓氏录 .赤峰-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6.8: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
  5. 《旧满洲档》
  6. 博尔济吉特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