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普坦星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卡普坦星(Kapteyn's Star)也称为GJ 191、HD 33793或CD -45 1841,位于绘架座,是一颗光谱型 M1 的次矮星[1],由雅各布斯·卡普坦于1898年所发现,距离太阳仅12.79光年。该恒星视星等9等,必须以望远镜观测。
观测历史
卡普坦星是由荷兰天文学家雅各布斯·卡普坦发现于1898年。当卡普坦重新检视星图和摄影板时,发现卡普坦星的自行极高,每年在天球上移动超过8角秒。稍后卡普坦星正式被命名以对卡普坦的贡献致敬。卡普坦星被发现时是当时已知自行最大的恒星,超过葛罗姆布里吉1830。 不过于1916年发现的巴纳德星自行速度则进一步超过卡普坦星。2014年天文学家宣布在卡普坦星旁发现两个超级地球候选天体。
特征
基于天文测量卫星依巴谷卫星的视差量测资料,卡普坦星距离地球12.76光年(3.91秒差距)。约10800年前卡普坦星距离太阳最近时约7.00光年(2.15秒差距)以内,之后逐渐远离。它的半径约为太阳的30%,质量则约为太阳的四分之一,并且表面温度为比太阳低的3500 K,不过前述资料在不同观测者之间有一些差异。卡普坦星的恒星光谱型为sdM1,代表它是次矮星,其光度低于光谱型同为M1的主序星。卡普坦星的金属丰度(即氢和氦以外的元素含量)大约是太阳的14%。卡普坦星的变星类型为天龙座BY型变星,因此卡普坦星另有变星名称绘架座VZ(VZ Pictoris)。这代表卡普坦星的光度会因为恒星自转造成与色球层和星斑相关的磁场变化而改变。
卡普坦星还有其他特殊的特性:它的自行极高、以反向轨道环绕银河系中心、目前已知银晕中距离太阳最近的恒星。卡普坦星是共用轨道的移动星群卡普坦移动星群的成员星。基于该移动星群内恒星的化学元素丰度,该星群被认为曾经是某个被银河系并吞的矮星系残留的球状星团半人马座ω的成员星。在矮星系被并吞的过程中,包含卡普坦星在内的星群内恒星可能以潮汐碎片的形式与原本的矮星系分离。
行星系统
2014年天文学家宣布在卡普坦星旁发现两颗超级地球卡普坦b(Kapteyn b)和卡普坦c(Kapteyn c)[2]。卡普坦b年龄约115亿年,是已知可能适居行星中最古老的。两颗恒星的公转周期接近5:2,但轨道共振在行星被发现时尚无法证实。两颗行星的轨道动力学积分显示这两颗行星正处于拱线共同旋转的动态状态,这暗示该系统已经是长时间动态稳定状态。该行星系统发现的讯息与科幻小说作家阿拉斯泰尔·雷诺兹的作品“悲伤卡普坦”(Sad Kapteyn)同时公布。
视频
卡普坦星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卡普坦星的行星系统。,bilibili
- ↑ 发现两颗古老的系外行星, 中国天文科普网,2014-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