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卫慧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卫慧
女作家
出生 1973年
国籍 中国 浙江
知名于 部分作品译成31种文字
知名作品 《梦无痕》
《我的禅》
《上海宝贝》
《像卫慧那样疯狂》


卫慧,1973年出生,被称为 "晚生代"、"新新人类"女作家[1]

199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22岁的卫慧发表她的处女作《梦无痕》。

做过记者、编辑、电台主持、咖啡店女侍,蹩脚的鼓手,不成功的广告文案,自编自导自演过话剧

生于浙江余姚,儿时在普陀山、桃花岛等地度过

1990年在南昌陆军学院参加为期一年的军训

参加99国际"超市艺术展"至今从事写作十年有余。

作品有《像卫慧那样疯狂》、《水中的处女》《欲望手枪》、《上海宝贝》、《我的禅》等。部分作品译成31种文字,并登上日、英、意、德、法、美及西班牙、阿根廷、爱尔兰、香港、新加坡的各类畅销榜前十。居纽约与上海,专职写作。


人物经历

卫慧在《作家》杂志上说了这么一句话:“穿上蓝印花布旗袍,我以为就能从另类作家摇身一变成为主流美女。”相比较来说,这批女作家中,卫慧的小说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她也一直以作品数量和质量成为圈内外关注的焦点。她生于1973年,在浙江余姚长大,1991年就读于复旦大学中文系。“在复旦大学我的脑子活泼了,对世界的感受复苏了。复旦给我的是自由空气,是破落贵族的气息。”

1995年毕业后,卫慧曾有过一年搬16次家的经历,平均不到一个月就要搬一次,总算在上海扎下根。她花20万在五原路买下了一套一大间书房兼客厅,一小间卧室,外加一个阁楼。 卫慧对上海有着疯狂的迷恋。喜欢扮“酷”,喜欢漂亮衣服、名贵香水、垃圾音乐和淡淡的香烟。多篇小说都反映了她对上海这座城市的感受。她先后做过广告策划、记者、编辑、酒吧里的服务生和她自称的“上海最糟糕的地下鼓手”。

如今,她白天写作、听音乐、看书、睡觉、晚上则化金属色的妆,戴上假发,跟朋友一道出去,“像一艘豪华的航空母舰”驶入夜色中的秘密花园。她跟画家、经纪人、时髦产业的私营业主、甚至无业游民在一块嬉闹、交朋友。这种生活成了她写作的切入点、卫慧说她最崇拜的作家是写《北回归线》的老亨利。她说她努力要成为真正通晓城市现代浪漫和冷酷的作家。《陌生人说话》、《水中的处女》《爱人的房间》是她最喜欢的短篇,那里面有一种恍恍惚惚、捉摸不定的聪明,类似于一些漂亮流利的欧洲小电影。而《像卫慧那样疯狂》、《神采飞扬》、《蝴蝶的尖叫》、《艾夏》等是她对欧美式语风和性感结构的体验、《黑夜温柔》是卫慧第一次用男性的口吻讲故事,朋友们说看起来是个女性气很浓的男人。至于《纸戒指》、《床上的月亮》、《欲望手枪》、《梦无痕》则是一种成长的印记。“我写作只是为了在老去前拥有那么几本漂亮的书。我认为我的文字,我的思想在作品中已超过了我的年龄,很多时候,放于某种比较之下它们丝毫不逊色。


卫慧除了埋头写作和寻找爱情之外不再关心别的事。她已经出了5本书,正在为上海电影制片厂写剧本。但最吸引她的,还是想买一套更好的公寓。除此之外,学法文也是她每天都要做的事情。卫慧已出版了第一部长篇小说《上海宝贝》,卫慧自称在这部小说要倾尽自己的生活积累和艺术才情,为新潮女性描形画影,写一部都市新人类的文学传纪。

主要作品

上映时间 书名 作者
1998年 《《欲望手枪》》 卫慧
1999年 《上海宝贝》 卫慧[2]


2000年 《水中的处女》 卫慧
2004年 《我的禅》 卫慧
2005年 《marrying buddha》 卫慧
2007年 《狗爸爸》 卫慧


卫慧近况

2007年4月11日卫慧在上海游玩时不慎摔伤脊椎,一度昏迷25天。

这次卫慧摔的很厉害,把脊椎都摔折了,随后被家人送往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卫慧说她在医院“躺了差不多一个月,人瘦得脱了形,从没见过自己的腿可以细成这样。”

刚刚苏醒过来的卫慧“突然想到要个丈夫,要个小孩”。

卫慧:生死边缘感受到亲情

据《狗爸爸》的编辑朱燕透露,卫慧是上个月在上海玩的时候不小心摔伤的,当时的伤势很是严重,昏迷了25天。正躺在病床上的卫慧在苏醒后通过博客透露了自己的伤情,原来这次卫慧摔得很厉害,把脊椎都摔折了,随后被家人送往上海第六人民医院。

由于伤到脊椎,身体的神经系统受到影响,卫慧进医院后就昏迷不醒,一直昏迷了25天,几乎每天都在流血,并出现心跳减速、血压降低情况,每天都有死亡的可能。回忆起这段时间,卫慧说,“天天都被埋在一条长长的不见尽头的黑暗隧道里……那种黑,那种窒息,那种死感,在刚过去的20多天里我几乎分分秒秒都浸泡其中。”

在昏迷的日子,卫慧的母亲一直在病床边呼唤女儿的名字,并终于在上周把女儿唤醒,已经完成手术的卫慧仍需在病床上躺3个月,自然,她参加戛纳电影节出席电影《上海宝贝》首映的计划也搁浅了。这次受伤让卫慧对亲情更加珍惜,躺在床上发呆的时候,卫慧说,她突然想到要个丈夫,要个小孩,想过平实而简单的生活。也许是这样的原因,卫慧公布了她封笔的想法,“我现在不想写,不想畅销,不想太多事情了。”

卫慧:生活得很如意幸福

卫慧已经结婚生子,也开通了微博,生活美满如意。


作品简介

《上海宝贝


卫慧的半自传小说《上海宝贝》,一九九九年九月由沈阳的春风文艺出版社推出,半年内售出超过十一万本(盗印本不计),引爆了中国文坛广大争议、风靡了中国年轻一代、吸引了国际媒体报导。中国《解放日报》报导,北京新闻媒体和文化管理部门以《上海宝贝》描写女性手淫、同性恋和吸毒,将本书裁定为“腐朽堕落和受西方文化毒害”的典型,在四月宣布禁售。中国官方在五月中旬发布全国禁售令。[3]

卫慧在《上海宝贝》书中透露的观念,是将小说创作与出版过程当作一场行为艺术的演出。《上海宝贝》期待被查禁,需要被查禁,以资证明作品的颠覆性。中国政府无意间配合了卫慧,共同完成这场行为艺术的演出。卫慧宣称的“精神上的父亲”:美国作家亨利.米勒的成名作《北回归线》(中译本由李三冲译,时报文化一九九二年三月初版)一九三四年在巴黎出版时,也是随后遭到所有英语国家查禁,如今已是公认的美国文学经典之作,列入蓝灯书屋选出的“二十世纪百大英文小说”之林。

《上海宝贝》的宣传手法,标榜作者是美女,作者也刻意透过耸动的宣传手法引起大众对作品的注意,诚然有可议之处。亨利.米勒当年在巴黎可是勒紧裤带、忍受寂寞写作的!然而,评断一部作品的成就,毕竟要回到文本。

《上海宝贝》采取第一人称的叙事观点,情节主要是描述上海女作家CoCo与中国男友“天天”、德籍男友马克的恋情。天天是CoCo的知心人,却是性无能;马克是驻上海外商,有家室、超强的性能力、西方男子对女性的体贴。马克诱惑了和“天天”同居的CoCo。CoCo摆荡在“天天”的同志情谊和马克雄壮的肉体诱惑之间,最后“天天”因吸毒死亡,马克返回德国,CoCo的双线感情于此告终。

这部作品的艺术性不在三角恋的通俗情节,而在女主角对“情欲自主”的自觉历程、对艺术家创作与生活关系的省察、对上海这个现代都会风情的捕捉。 卫慧有意无意地模仿亨利·米勒的“重咸”与狂放的笔法。亨利.米勒在《北回归线》有这么一段文字:“我对自己说,是的,我也喜欢一切会流动的东西:河流、下水道、岩浆、精液、血、胆汁、语言、文字。”《上海宝贝》第一章开宗明义地说:“在复旦大学读书的时候我就立下志向,做一名激动人心的小说家,凶兆、阴谋、溃疡、匕首、情欲、毒药、疯狂、月光都是我精心准备的字眼儿”。到了第二十一章,叙事者的创作自觉发展到“打破自身的极限,尽可能地向天空,甚至是向宇宙发展,写出飘逸广袤的东西”。

《上海宝贝》描写异国情侣缠绵、探索女性情欲,笔触深情而率直,又有法国女作家莒哈丝的中篇小说《情人》的神韵。

这部书最耸动的部分就是性爱场面的描写。在台湾的女作家中,李昂的性描写以大胆著称。李昂其实是一位非常道学的作家,她的社会使命感非常强烈,写性是为了反映社会问题或是剖析男女之间的权力关系。她的性描写,多半不是为了表现情欲的解放、感官的享乐,而是发表批判、埋设隐喻。卫慧比李昂更没有道德束缚,性就是性、欢乐就是欢乐。卫慧以性学家的准确表现了女性面对情欲的生理反应,以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立场健康地看待性,又以诗一般的描写将性的欢愉予以美化、典型化。而台湾部分新世代作家的情色书写中,性是或是苍白的、或是闹剧式的、或是半遮半掩作为桥段,与小说人物性格的发展关系不大。[4]


解读卫慧

自从读了王跃文的《国画》之后,才发现如今禁书的水平大有长进。而目前,只要是禁书,大多真是没什么看头。    如今这市道,什么阿猫阿狗都出书,我孤陋寡闻又迟钝,知道卫慧的大名也是从报上看到对《上海宝贝》的查禁而来的。既然禁她,想来这书总还看得下去。便去逛地摊,真的就有卫慧和《上海宝贝》,标价48·8元的《卫慧精品集》只要10块钱。    我没有花钱去买卫慧精心制作的那些印有她头像的内裤,因为让这么一位精灵怪异的小姐一天到晚盯住你的私处并非一件让人自在的事。而我为卫慧所花的10块钱或许全进了盗版者的腰包,这样的情形肯定难以给卫慧带来快感和高潮。不过我猜卫慧终归能兴奋,我读她的书。    出版署没有骗人,卫慧的书果然读得下去,哪怕是象我这种七十年代之前出生的“旧人类”。    我惊诧于卫慧的想象力。在卫慧的作品中,新鲜的意象如诗,如诗的语言似水。想必卫慧也爱诗,又象只喜欢欧洲种马的大家伙一样专读老外的书。这样的美文只有诗人的想象力和老亨利的滋润才能从中国文人的笔下生长出来。    我是个不太爱看小说的人,拿起一本小说,假如作者在前两页之内没有使用新鲜的意象,我便会大兴“文字狱”,让书去吻我的屁股,判作家去挖煤炭。    卫慧的作品对心理把握相当细腻,能让人感觉那出自女人的手笔,可书中的思想又让人不敢相信。我不想讨论卫慧作品的思想内容,怕宣传部打我的屁股。我从前总以为思想是男人的事,二十来岁的女人是没什么思想的,尤其是漂亮女人,所以我猜卫慧一定是位无盐东施。可他们却把她、她也把自己包装得很COOL。果真如此,那便是几百年也难遇的事。    读卫慧的作品其实就是解读一群人。这些人上世纪中叶发源于西方,上世纪末姗姗来到中国,在新世纪他们会越来越多。他们有几个是我们的父母,一些是我们的爱人朋友和同事,更多则是我们的孩子。他们年轻时过得比我们潇洒,到老了他们比我们幸福:因为他们有很精彩的过去。他们最初象原始的单细胞生物那样在现代都市的海洋里诞生,疯狂地交配,无节制地繁衍;当他们的数量象中国的人口问题一样爆炸时,他们开始彼此厌倦,他们将如恐龙般钢筋混凝土的森林里孤独地漫步,然后兴味索然地成为摩登的顶客族。再过几十年,他们会消失,就如他们曾经并不存在过。    然而解读这一群人并非就是解读卫慧。这群人年轻的时候并不会去写什么劳什子的书,又年轻又会写书还会思想的卫慧只能算是一个边缘人,处在我们和他们的中间地带。就象《上海宝贝》中游荡在马克和天天之间徘徊于现实的欲望和理想的乌托邦之间的COCO。    一个人就是一个世界,卫慧无人可以解读。[5]


视频

参考资料

  1. 卫慧 豆瓣读书
  2. 安妮宝贝“佛”了,卫慧“玄”了 文艺生活周刊,发布时间;2018-06-26 23:10
  3. 卫慧与《上海宝贝》和全国封杀令你之见!(热点讨论)天涯论坛,发布时间;2000-05-20 00:32:00
  4. 卫慧,你为什么不忏悔? 百度文库
  5. 解读卫慧~~~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一个人 天涯论坛,发布时间;2004-05-11 14:4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