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影像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卫星影像是生态学一个名词术语。
汉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化石,是历史的载体,是前人智慧的结晶[1],是有着鲜活生命的“你”“我”“他”,有着浓郁的文化意蕴、独特的文化魅力和深厚的民族情结。汉字之美[2],美在形体、美在风骨、美在精髓、美在真情!
名词解释
运用卫星搭载各种传感器,获取全面、真实、客观地反映地表特征的数据,这些数据通过专业的遥感技术处理,就成为了带有高精度地理坐标信息的影像。
卫星影像具有分辨率高、覆盖区域广、更新周期短、光谱特征丰富等特点,被称为太空中的“千里眼”“透视眼”。
目前通过卫星获取地面影像,一般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用摄影机拍摄底片,将装好底片的摄影机安置在卫星上,将卫星送入设计好的轨道上对地面进行摄影,摄影完成后再将卫星收回,通过一系列的摄影处理后得到底片,可以通过影像扫描进行数字化,从而得到数字的卫星影像;第二种是"数字成像"的,成像原理类似于数码相机。
象素是构成数字图像的最小单位,数字图像的分辨率是用于描述构成图像的像素密集程度的单位,一般以DPI(每英寸的影像所包含的象素数)来表示,可以看出,分辨率越大,象素则越小。以电脑屏幕为例,800*600个象素与640*480个象素比较,前者象素小,分辨率大,画面更细致。遥感影像的地面分辨率是指在影像像上能够分辨地面最小景物的大小,一般以一个象素代表地面的大小来表示,通常所讲的2米分辨率就是指1个象素表示地面大约2米X 2米的面积,对于遥感影像而言,分辨率通常是指地面分辨率。
参考文献
- ↑ 【爱我中华】中国智慧到底有多赞?,搜狐,2019-11-16
- ↑ 汉字之美--最美解析这些你熟悉的汉字,搜狐,2022-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