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岁月磨砺的真情(陈德民)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历经岁月磨砺的真情》是中国当代作家陈德民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历经岁月磨砺的真情
——追忆好友李锋古同志
2022 年农历五月十六日,李锋古同志离开我们已经整整一年了。这是一段相当漫长且十分痛苦的日子,360多天的日出日落,我的脑海里常常回现着他生前和我们在一起谈笑风生、把酒言欢的快乐时光。但我知道,这些过往的画面,只能永远定格成为历史,永远铭记在脑海的深处,成为对锋古同志友谊的永恒的载体。
我和锋古兄相识于1987年。那时,他刚从部队转业到地方工作,在东海县委办公室从事文秘信息工作。由于我在东海县供销联社秘书科也是从事信息工作,他编辑的县委《信息快报》内刊经常选载我采写的供销社信息资料,我们便这样认识了。开始只是工作上会有偶尔的交流。后来,我居住的单位职工宿舍竟然与他老家是对门,他会经常骑着自行车到老家看望他的父母。这样,我们便从上下级机关工作上的关系发展到了个人间的友情关系。锋古兄多才多艺,才华横溢,不但文字功底扎实,还善书法,会画画;对待工作更是思路清晰,足智多谋,在他经历的所有岗位上发热闪光;再加上他勤奋刻苦的努力,使他在机关工作进步很快,从秘书、科长、县委办公室副主任、乡镇党委书记、县委办公室主任、宣传部部长、县委常委,只用了不到13年的时间。
1998年底,我到省城工作,此后的三四年时间因为初到南京,工作千头万绪,与丰古先生一度少了联系。他到市委宣传部工作后,我们重新加强了来往。此后,他每到省城出差,我们都会约上几个朋友一起喝茶、聊天、品酒,谈工作、谈文学、谈人生。兴致激起时,往往还会喝得醉意朦胧,痛快至极。即使在他生病期间,我们在南京相聚,也会约几个朋友打上几牌,以缓解锋古兄内心的苦闷与无尽的痛苦。
锋古同志是一位很有事业心的人。在他行将退休的时候,曾与我商议,希望退休后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要让后半辈子在碌碌无为中度过。这时,我想起了出身于东海县的朱自清先生,同为连云港人,我们可以在弘扬朱自清先生爱国精神与文学情怀方面做点事情。他对我的建议十分支持和肯定,从此,我们便和刘玉君、徐习军、朱其刚、李明等同志,开始着手筹备成立连云港市朱自清研究会。由于近年来国家对成立民间社团管控比较严格,很多单位都不愿意作为社团的主管部门。锋古同志便利用刚从市文联退休的关系,争取得到市文联的支持,使市文联的新任领导同意作为研究会的主管部门。可以说,没有锋古同志的热心与努力,就不会有全国唯一一个研究朱自清的社团机构——连云港市朱自清研究会的今天。件件往事历历在目,我为锋古同志对朱自清研究会所作的贡献心怀深深地敬意!
朱自清研究会于2019年11月30日成立,李锋古同志积极争取市领导的支持,邀请当地市政协、市文联、市民政局有关领导出席研究会成立大会。使会议各项议程得以顺利进行。万事开头难,研究会成立伊始,一时没有落实好办公场地,身为会长的李锋古同志就想方设法寻找办公场所,在淮海工学院借了一间办公室,作为研究会的办公联络场所。他经常放弃休息时间,到办公室处理和接待会员的来信来访工作和对外联络事务,为研究会工作的顺利进行开了个好头。
2020年5月初,锋古同志在连云港市人民医院查出身患重病。记得5月7日下午,他在路上打电话给我,声音一如往常的平静,电话中要求我约请省中医院一名专家晚上一起吃饭。我放下电话后,立即着手联络。在当晚的晚宴中,嫂子耿女士将我拉到一边,偷偷地将锋古兄的病情告诉了我,说是身患癌证,并且已经扩散到了肝部!我当场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因为从锋古兄的言谈举止,根本看不出他是一位身患重疾的病人!其实,他此时应该已经知道了他的病情,因为拒绝做手术,才来到省中医院寻求中医保守治疗和化疗。他对待病魔所表现的那种必胜信心和坚强意志,令我深为敬佩!
李锋古同志患病期间,朱自清研究会先后两次邀请了全国二十多位知名作家到东海县开展“朱自清故乡行”活动、还召开了第二次理事会。他虽然因病不能参加这些活动,但对每次活动都给予关心和支持,为研究会工作的正常开展以及所取得的成就感到欣慰。尤其当他听说在东海县委、县政府的关心支持下,东海县水晶产业园提供了一层近500平方米的办公室供研究会使用以后,锋古同志开心地说:“这下好了,研究会终于有了固定的办公场所了!”
李锋古同志不幸与世长辞,不仅使朱自清研究会蒙受了重大损失,使研究会失去了一位好领导,好舵手,也是全省文学艺术界的一大损失,使大家失去了一位热情的好兄弟,一位勤奋、高产的作家!
呜呼!岁月悠悠,扯不断我们对锋古同志的思念之情;高山肃立,那就是我们对锋古同志最真诚的敬仰!锋古同志虽然远去了,但他亲切的音容笑貌、精美的诗文华章,永远刻印在我们的记忆中,铭记在我们的心中![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