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厉兑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厉兑

足阳明胃经的井穴,出自于《灵枢·本输》,在足第2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指寸)。主治齿痛、口喎、咽喉肿痛、鼻衄、癫狂、热病、足背肿痛等病症,浅刺0.1~0.2寸。

基本信息

  • 中文名:厉兑 隶属经络 足阳明胃经
  • 主治:齿痛、咽喉肿痛、癫狂、热病等
  • 功能:清胃安神、苏厥醒神
  • 特殊主治:井穴
  • 主要配伍:配内关穴、神门穴治多梦
  • 出处:《灵枢·本输》
  • 操作:浅刺0.1~0.2寸
  • 五行属性:金

目录

1 功能作用

2 定位

3 解剖

4 主治

5 操作

6 临床运用

7 配伍

8 功效

9 附注

10 相关论述

功能作用

沟通胃经体表与体内经脉及交换气血物质。

定位

1. 在足第2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指寸)。

2. 正坐垂足或仰卧位,在第二趾外侧,距爪甲角0.1寸处取穴。体厉兑穴位于足第2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

解剖

有趾背动脉形成的动脉网;布有腓浅神经的足背支。

主治

1. 齿痛,口喎,咽喉肿痛,鼻衄,癫狂,热病。

2. 足背肿痛。

操作

浅刺0.1~0.2寸,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临床运用

戒酒综合征

1、主穴:百会、神门、脾俞、胃俞、足三里、三阴交

2、配穴:重症配水沟、大陵;手抖、出汗、恶心呕吐配内关;焦虑不安加神庭;癫痫加大椎;震颤配筋缩、阳陵泉;意识模糊配少商、厉兑;幻觉配攒竹、少冲。

3、方解:百会位于头部,属督脉要穴,内通于脑,可镇静宁神;神门为手少阴心经之原穴,可宁心安神;脾俞、胃俞分别为脾和胃的背俞穴,配合脾经的三阴交、胃经的足三里共奏健脾和胃、调理气血之功。

配伍

配内关穴、神门穴治多梦。

功效

开窍醒神,清热和胃,通经活络。

附注

承泣、厉兑二穴皆为胃经联通体内体外经脉气血的出入口,与中脘穴募集的气血物质有较大的关系,中脘穴所募气血中阳气上走承泣穴,阴液下传厉兑。

相关论述

1. 《备急千金要方》:“厉兑,条口,三阴交,主胫寒不得卧。”

2. 《神应经》:“尸厥如死人及不知人事,灸厉兑三壮。”

3. 《百症赋》:“梦魇不宁,厉兑相谐于隐白。”[1]

视频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