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网络的图片

厝,中文字体,可做名词、动词使用;有:安置、停柩、磨刀石等含义;闽南语、福州话、莆田话、电白黎话等闽语分支语言中潮汕话也有,"厝"一词亦被用来表示具体的居住地。湖南省衡阳市方言中指三面环山的小山地。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厝

笔画数; 10

部首; 厂

笔顺编号; 1312212511

四角号码; 71261

拼音; cuò

莆田话读音; tshou3(ʦʰɔu42)

福州话读音; tshuo3(ʦʰuɔ213)

闽南语读音; tshu3(ʦʰu41)

基本简介

cuò

①安置:厝火积薪。

②停柩,把棺材停放待葬,或浅埋以待改葬:浮厝,暂厝

③磨刀石

常用方言

在闽语(福建方言)中,"厝"一词用来表示具体的居住地,比如普通话中的"你们家",在闽南语中是"恁厝",福州话中是"汝厝";普通话的"邻居",在福建沿海方言中说"厝边"(例:闽南语、福州话俗语"厝边头尾",莆田话中有"厝边隔壁",电白黎话有"门前厝后")。在福建沿海地区的地名中,也有很多带"厝"字的,比如福州的陈厝、梁厝,莆田的石厝、前厝,泉州的肖厝、曾厝,厦门的曾厝埯等。潮州话、福州话、电白黎话、闽南语和莆田话中"厝"指代房屋,比如新厝、旧厝就是新房屋、旧房屋的意思。

福州话中"厝"指代人居住的房屋。比如"转厝",就是"回家"的意思。

闽北语:发音qio1,译:房子、家。如:转厝/去厝(回家),起厝(盖房子),厝契(房产证)厝边仙(邻居)例句:有闲来我厝里渳茶(来时间我家里喝茶呀)

邵武话中"厝"也指房子、家。如"归厝",意为"回家"。

莆田话中"厝"也有同上意义,如"去厝",意为"回家"。"遘厝",意为"到家"。

闽南语中"厝"指代房子。例如"孙厝、吕厝",指"姓孙的人集中居住的地方、姓吕的人集中居住的地方"。"蚵壳厝"、"林路大厝"中的"大厝"则指闽南传统式建筑。

湘南话"厝"指三面环山的小山地。

潮汕话中特指潮汕老式平方民屋,改良于中国古典建筑,特色鲜明,根据其豪华程度,有下山扈虎、二点金的说法,统称"厝"。

汕尾市地区方言有厝边前后,指邻居。"厝内"这一词广泛应该,厝内是什么意思呢?厝内是指同族人中最亲的分支便是厝内,比如同一个爷爷的后代子孙便是叫厝内,和亲戚有很大的区别,亲戚是子女嫁娶后形成的关系叫亲戚!

详细解释

cuò

【名】

会意。字从厂(hǎn),从昔。"昔"意为"往日的"、"旧时的"、"过去的"、"以前的"。 "厂"指"石崖"。"厂"与"昔"联合起来表示"往昔的住处"。

本义:旧居。

引申义:宅屋。

说明:1.古昔之人初来乍到,一无所有,便利用现成的山崖,权当遮风避雨之所。待日子好过了起来,便另建正式宅屋,而山崖栖息之所就成了"旧居"。2.本字或理解为从石省,从昔,意为"古旧的石头"、"粗糙的石头",引申为"粗磨刀石"。

同本义。一说相当于金刚钻〖wetstone〗

厝,厉石也。--《说文》。

佗山之石,可以为厝。--《诗·小雅·鹤鸣》

【方言】∶

房屋。

福建沿海及台湾人称家或屋子为厝〖house〗。如:话未说完,前厝忽然传来怒骂声。

三面环山的小山地。

湖南省衡阳市农村称三面环山的小山地为厝。如耒阳市永济镇马渡桥村有几处地名:大厝、小厝、花狗厝、黄泥塘厝等。

cuò

【动】

安置,措置〖place〗

故书则必如将废厝。--《考工记·梓人》

抱火厝积薪之下。--《汉书·贾谊传》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列子·汤问》

又如:厝顿(处置;安顿);厝生(安身;谋生);厝火燎原(放火燎原,喻小乱子酿成大祸患)

把棺材停放待葬或浅埋以待改葬〖place a coffin in a temporary shelter pending burial〗。如:厝所(停放灵柩的处所);厝房(停放棺柩的小房);厝兆(安葬)

厝火积薪

cuòhuǒ-jīxīn

〖put a fire under a pile of faggots-a hidden danger〗置火种于堆积的柴薪之下。比喻危机已伏,尚懵然未觉。

相关词语

安厝自厝同异 杂厝 刑厝 五方杂厝无地自厝 投厝 亡厝 抱火厝薪不知所厝 筹厝 厝顿 厝辞 厝兆 厝手 厝火燎原 厝疑 厝所 厝边 厝心 厝薪于火 厝念 厝衷 厝言 厝基 厝意 厝火积薪 厝舍 厝怀 厝火 厝生 厝颜厝施 厝置 厝身 浮厝古厝 合厝 火厝 交厝

相关成语:

厝火积薪 、积薪厝火 、抱火厝薪、 不知所厝、 厝火燎原 、无地自厝、 五方杂厝、自厝同异。

字形笔画

汉字首尾分解: 厂昔

汉字部件分解: 厂日

笔顺读写: 横撇横竖竖横竖折横横

音韵参考

[ 上古音 ]:铎部清母,tsuak

[ 广 韵 ]:仓故切,去11暮,cù,遇开一去模清

[ 平水韵 ]:去声七遇·入声十药·入声十一陌

[ 国 语 ]:cuò

[ 粤 语 ]:cou3

[ 闽南语 ]:chhu3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唐韵》《集韵》仓各切《韵会》淸各切《正韵》七各切,$音错。《说文》厉石也。从厂,昔声。诗曰:他山之石,可以攻厝。《徐曰》今诗借作错字。

又《前汉·地理志》五方杂厝。《注》晋灼曰:厝,古错字。

又《唐韵》《集韵》《正韵》$仓故切,音措。《前汉·贾谊传》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注》厝,置也。《集韵》同措。

同音汉字

拼音是cuo的汉字共有37个,如下:

搓 |撮 |措 |错 |挫 |磋 |厝 |鹾 |脞 |痤 |蹉 |锉 |矬 |锉 |剒 |夎 |庴 |棤 |澨 |营 |瑳 |睉 |莝 |莡 |蒫 |蓌 |虘 |諎 |躜 |躜 |逪 |遳 |酂 |酇 |醝 |锉 |鹾[1]

参考文献

  1. , 360国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