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诗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原诗》,中国古代诗歌美学和诗歌理论著作。叶燮著。初刻于康熙二十八年(1684),由叶氏自己在二弃草堂刊行,收编在《己畦文集》中。叶氏死后,其后人又重新编订,有梦篆楼刻本行世。近人丁福保汇编的《清诗话》中有辑。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出版单行本。
本书收编于《世界百科名著大辞典》。
内容简介
本书共4卷,分内、外2篇,每篇2卷,共约3万字。提出了以辨析、阐发“理、事、情”和“才、胆、识、力”及其关系为框架的美学思想体系。《内篇·下》:“以在我之四,衡在物之三,合而为作者之文章。”其所谓“在我之四”者,即“曰才、曰胆、曰识、曰力,此四言者所以穷尽此心之神明”;而所谓“在物之三”者,即“曰理、曰事、曰情,此三言者足以穷尽万有之变态”。这样,辨析、阐发客观方面的“理、事、情”与主观方面的“才、胆、识、力”及其相互关系,就构成了本书基本的美学思想框架。认为,天地万物的本体是“气”, “气”的运动则显现为“理、事、情”,“三者缺一,则不成物”。文章诗赋,“其道万千”,然不外乎“理、事、情”三语,所以,文学创造的要旨就在于“当乎理,确乎事,酌乎情”,客观真实地掌握和再现对象;“三者得,则胸中通达无阻,出而敷为辞,则夫子所云辞达”。将“理、事、情”视为文学创造的“自然之法”,认为“三者得而不可易”。但是又指出,若拘泥之则为死法,而若变化之则为活法。认为,文学作品要真实再现客观的“理、事、情”,但又不等于“实写理、事、情”。“诗之至处,妙在含蓄无垠,思致微渺,其寄托在可言不可言之间,其指归在可解与不可解之会”;而“实写理、事、情,可以言,言可以解,解即为俗儒之作”。因之,“惟不可名言之理,不可施见之事,不可径达之情,则幽渺以为理,想象以为事,惝恍以为情,方为理至、事至、情至之语”。在强调写实论、再现论的同时指明了艺术真实不同于生活真实,审美思维不同于理性思维的特殊性质和规律。认为,才、胆、识、力是艺术创造的4大要素。“才”指的是作家超常独具的天赋能力;“胆”指的是作家不拘成法,敢于创新的勇气;“识”指的是作家对客观世界独到的理性见识;“力”则是作家“独立不惧”、“神旺气足”的人格力度。这4大要素彼此之间不是分离的,而是“交相为济”的,“苟一有所歉,则不可登作者之坛”。同时,在四者关系中,又尤以“识”为先、为本,“使无识,则三者俱无所托”。“无识而有才”,则是非不清,黑白颠倒, “才反为累”;“无识而有胆”,则卤莽无知,背理叛道,“蔑如也”;“无识而有力”,则坚僻妄诞,误人惑世,“为害甚烈”。所以,“惟有识则能知所从,知所奋,知所决,而后才与胆、力,皆确然有以自信”。在主与客、物与我的关系上,主张“善学诗者,必先从事于格物,而以识充其才”,强调以“识”为主的才、胆、识、力应“一一以理、事、情格之”,从而达到物与我在认识论意义上的统一,产生“免于皮相之讥”的好作品。在此基础上,还论述了正与变、盛与衰、我与古、诗品与人品、死法与活法等许多重要的美学理论问题,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本书在中国美学历史中起了重要作用。以相当自觉的意识建立了一个严谨完整的美学思想体系,其理论性和系统性在中国美学史上是非常突出的。它在美学本体论上重客观、重自然、重真实,在美学认识论上重理性、重认知、重再现的倾向,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它在很大程度上已扬弃了中国古典的偏于表情写意的美学传统,以对艺术上的复古主义、教条主义的强烈批判精神,推动了中国近代现实主义美学思潮的发展。
作者介绍
叶燮(1627—1703),字星期,号己畦,吴江(今江苏省吴江县)人。康熙十四年(1670)官江苏宝应知县,不二年以忤长官被参落职,归居吴县横山讲学,学者称横山先生。著有《原诗》、《己畦诗文集》等。
相关信息
名著是书籍中的精华。它标志着人类认识发展的水平,影响乃至支配人们的思想和行动,影响乃至支配社会的各种实践活动[1]。《世界百科名著大辞典》,在浩如烟海的书籍中,筛选出价值高、作用大、影响广的一万部名著,把它们汇集一起,根据科学文化知识体系的区别和联系加以分门别类,并逐部作出精要的诠释。可以说,这是对科学文化的一次总结,是一项很有价值的科学文化建设工程。这部辞典是一部很有用的工具书[2]。
视频
原诗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2017年,有哪些科技著作值得一读?《连线》杂志为你推荐这些!,搜狐,2017-12-26
- ↑ 工具书是一种按某种体例编排的专供查找特定资料而不是供系统阅读的书籍,道客巴巴,2012-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