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原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原詩》,中國古代詩歌美學和詩歌理論著作。葉燮著。初刻於康熙二十八年(1684),由葉氏自己在二棄草堂刊行,收編在《己畦文集》中。葉氏死後,其後人又重新編訂,有夢篆樓刻本行世。近人丁福保匯編的《清詩話》中有輯。人民文學出版社1979年出版單行本。

本書收編於《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

內容簡介

本書共4卷,分內、外2篇,每篇2卷,共約3萬字。提出了以辨析、闡發「理、事、情」和「才、膽、識、力」及其關係為框架的美學思想體系。《內篇·下》:「以在我之四,衡在物之三,合而為作者之文章。」其所謂「在我之四」者,即「曰才、曰膽、曰識、曰力,此四言者所以窮盡此心之神明」;而所謂「在物之三」者,即「曰理、曰事、曰情,此三言者足以窮盡萬有之變態」。這樣,辨析、闡發客觀方面的「理、事、情」與主觀方面的「才、膽、識、力」及其相互關係,就構成了本書基本的美學思想框架。認為,天地萬物的本體是「氣」, 「氣」的運動則顯現為「理、事、情」,「三者缺一,則不成物」。文章詩賦,「其道萬千」,然不外乎「理、事、情」三語,所以,文學創造的要旨就在於「當乎理,確乎事,酌乎情」,客觀真實地掌握和再現對象;「三者得,則胸中通達無阻,出而敷為辭,則夫子所云辭達」。將「理、事、情」視為文學創造的「自然之法」,認為「三者得而不可易」。但是又指出,若拘泥之則為死法,而若變化之則為活法。認為,文學作品要真實再現客觀的「理、事、情」,但又不等於「實寫理、事、情」。「詩之至處,妙在含蓄無垠,思致微渺,其寄托在可言不可言之間,其指歸在可解與不可解之會」;而「實寫理、事、情,可以言,言可以解,解即為俗儒之作」。因之,「惟不可名言之理,不可施見之事,不可徑達之情,則幽渺以為理,想象以為事,惝恍以為情,方為理至、事至、情至之語」。在強調寫實論、再現論的同時指明了藝術真實不同於生活真實,審美思維不同於理性思維的特殊性質和規律。認為,才、膽、識、力是藝術創造的4大要素。「才」指的是作家超常獨具的天賦能力;「膽」指的是作家不拘成法,敢於創新的勇氣;「識」指的是作家對客觀世界獨到的理性見識;「力」則是作家「獨立不懼」、「神旺氣足」的人格力度。這4大要素彼此之間不是分離的,而是「交相為濟」的,「苟一有所歉,則不可登作者之壇」。同時,在四者關係中,又尤以「識」為先、為本,「使無識,則三者俱無所託」。「無識而有才」,則是非不清,黑白顛倒, 「才反為累」;「無識而有膽」,則鹵莽無知,背理叛道,「蔑如也」;「無識而有力」,則堅僻妄誕,誤人惑世,「為害甚烈」。所以,「惟有識則能知所從,知所奮,知所決,而後才與膽、力,皆確然有以自信」。在主與客、物與我的關係上,主張「善學詩者,必先從事于格物,而以識充其才」,強調以「識」為主的才、膽、識、力應「一一以理、事、情格之」,從而達到物與我在認識論意義上的統一,產生「免於皮相之譏」的好作品。在此基礎上,還論述了正與變、盛與衰、我與古、詩品與人品、死法與活法等許多重要的美學理論問題,提出了獨到的見解。

本書在中國美學歷史中起了重要作用。以相當自覺的意識建立了一個嚴謹完整的美學思想體系,其理論性和系統性在中國美學史上是非常突出的。它在美學本體論上重客觀、重自然、重真實,在美學認識論上重理性、重認知、重再現的傾向,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歷史意義;它在很大程度上已揚棄了中國古典的偏於表情寫意的美學傳統,以對藝術上的復古主義、教條主義的強烈批判精神,推動了中國近代現實主義美學思潮的發展。

作者介紹

葉燮(1627—1703),字星期,號己畦,吳江(今江蘇省吳江縣)人。康熙十四年(1670)官江蘇寶應知縣,不二年以忤長官被參落職,歸居吳縣橫山講學,學者稱橫山先生。著有《原詩》、《己畦詩文集》等。

相關信息

名著是書籍中的精華。它標誌着人類認識發展的水平,影響乃至支配人們的思想和行動,影響乃至支配社會的各種實踐活動[1]。《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在浩如煙海的書籍中,篩選出價值高、作用大、影響廣的一萬部名著,把它們匯集一起,根據科學文化知識體系的區別和聯繫加以分門別類,並逐部作出精要的詮釋。可以說,這是對科學文化的一次總結,是一項很有價值的科學文化建設工程。這部辭典是一部很有用的工具書[2]

視頻

原詩 相關視頻

人人皆知「一寸光陰一寸金」,你知道上半句嗎?原詩告訴你
《紅樓夢》 里提到的古人原詩,你不一定都知道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唐·李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