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又见“黑桃A”(张宗成)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又见“黑桃A”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又见“黑桃A”》中国当代作家张宗成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又见“黑桃A”

2023年清明前,一个阳光明媚日子里,为陪同河南思客到邓州采风的几位大家,我和一众文友一起,又一次来到了位于杏禹山脚下的韩营村,参观南水北调引丹工程纪念展览

4000多年前,大禹治水,曾在这里留下过足迹,因此这山便称为禹山。历史上人们曾在山上建庙纪念大禹的历史功绩,清代的邓州八景之一,便有一个叫“禹庙晴岚”。

60多年前,三山脚下曾经摆开战场,十多万人在此战天斗地,人拉肩扛,建起了渠首闸和主干渠等伟大工程。近几年,为纪念以邓州人为主承建的伟大工程,邓州人在禹山脚下的韩营,设立了引丹工程纪念小镇,小镇上不但有对当年的引丹工程的系统介绍,还有新近设置的室内外的实景展示,让邓州人不忘那热火朝天的“八年抗战”,也让到此一游的外地人了解当年邓州人的付出和贡献。

把纪念地设在韩营,邓州有无尽的憋屈和不得已的苦衷。大家都知道,当年的渠首闸和主干渠工地在陶岔,而陶岔属于当时邓县的九重公社,韩营是施工时的民工驻地和后勤保障基地之一,现在属于邓州的杏山旅游管理处。为补偿淅川县因丹江库区淹没减少的土地和几次移民减少的人口,在上世纪的七十年代,上级从邓州割让了九重和厚坡两个公社给淅川。邓州因此成了“隐形淹没区”(刘向三语)。当陶岔归淅川管辖后,仿佛当年发生在陶岔的所有历史,都没了邓县的份。所幸当时两公社划归淅川时,属于九重公社的韩营大队,全体群众坚决不同意划归淅川,结果留在了邓县。当年韩营群众的齐心和努力,为邓州保留下一块可贵的纪念地。

从纪念小镇展室的文字和图片介绍和实物陈设及外景展示中,我得到的最突出感受是,应当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无论什么时候,无论什么情况下,艰苦奋斗精神都是我们干事创业的传家宝。

让我感受颇深的是有一间展室,面积不过六、七平方米,那是工地指挥长的住室,室内一张办公桌,桌上放着马灯、手电筒、暖水瓶、军用水壶和一台收音机;一张很窄的木板床,床上是单薄的被子,床下一个藤箱,一双深腰胶鞋。这就是当年在工地指挥千军万马的最高首长的全套设备。从这些陈设可见,当年的领导干部生活是何等的简朴,工作是何等的深入!

再就是再现当年情景的连队食堂。案板上正中放着菜刀,葫芦瓢和擀面杖,一角是一扇蒸笼的笼屉。笼屉上摆放着未吃完的“黑桃A”——红薯面馍。那馍是仿制的模型,若是真的,大约要四两干红薯面才能蒸成那般大小。红薯面要用滚水烫了,加上苏打或白碱,馍捏成下大上小状,像一个大写的“A”字,内用拇指捏出一个窝窝,因此也称窝窝头。这样做,一是为便于蒸熟,二是蒸熟后里面可以盛一些辣椒水、豆豉。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期,那便是民工们赖以果腹的主食和菜肴。

在那个年代,红薯是农村的主粮。“红薯稀饭红薯馍,离开红薯不能活”,是那个时候流行的口歌。吃红薯和红薯面馍最大的后遗症是胃酸,胃酸在胃里作祸时,胃像有小刀在割,外在的表现便是吐酸水,严重时即便不张开嘴,酸水也会顺嘴角往下流。那个年代在农村生活过的人,无不对此印象深刻。有人甚至略带夸张地形容,只要一提起红薯稀饭和红薯面馍,胃里的酸水就会条件反射般地往上翻。那时的小麦面被称为“好面”,只有过年和打麦季节才有可能蒸上一两次。也有年景好些的时候,平常的日子里,偶尔会蒸上一两次花里卷馍,薄薄的一层白面,卷着红薯面,只有那馍剂两端的部分,白面稍多一些,那是家里老人、小孩才能享用的“专利”。

引丹工程施工伊始,国家的补贴没有下来,民工们的生活也大抵和在家时没什么两样。至于后来传出“舍得陶岔的活,舍不得陶岔的馍”,那馍是纯白面蒸成,长长的,俗称杠子馍。那是国家的补贴下来后,又落实了多劳多得的政策,才出现的情况。

大概是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吧,我到一个大学去见一个学生,那个学生刚从街上买了几个小花卷馍。他的同学见到了,感觉很稀奇。其实,那花卷内黑的部分,不过是一道黑色的细线,还是用巧克力代替红薯面做成的。我告诉他们,我们十几年前整天吃红薯,或是红薯面馍。我的学生附和说,他也经常听父母说过,而他那个大概是来自城市的同学却以羡慕的语气惊呼“你们太幸福了!”我费了好大劲解说,才算让他了解了改革开放前,不得不吃的红薯面给人们带来的麻烦。

在引丹工程纪念地的一个民工连队展室中,有两件施工时颁发的奖品吸引了我的眼球。那是白布做成的简易挂包和白布衬衫,上面印着“奖品”二字。在那个挥汗如雨的岁月里,物质上的奖励是微薄的,但精神上的奖励却是丰厚的,能够在大会上,在众人的瞩目之下得到这样的奖品,该是何等的荣耀!

在民工食堂,我又一次见到“黑桃A”,引发了我很多联想;看到简陋的指挥长住室、卫生所和播音室,引发了我多少感慨:经历过当年的艰苦和在艰苦生活中的奋斗者,或许会说,在那样情况下,一切是很自然的,人们大都能做到。在60年后的今天,想想英雄,比比当年,每个人都应当扪心自问:我们现的条件好了不知多少倍,我们的奋斗精神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就从现在领导干部按要求落实办公场所的面积,落实八项规定工作期间不能饮酒,不知听到过多少的微词甚至非议。现在有多少人真的深入实际和群众一起摸爬滚打?

重温当年引丹工程的奋斗史,是一次精神的洗礼,是一次十分深刻的艰苦奋斗的教育。愿每一个到渠首的参观者,都能到韩营来,接受这艰苦奋斗精神的洗礼,向当年为建设陶岔工程流血流汗的干部群众致敬,为新时代的新的奋斗增添精神动力。[1]

作者简介

张宗成,河南邓州人。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