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又見「黑桃A」(張宗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又見「黑桃A」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又見「黑桃A」》中國當代作家張宗成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又見「黑桃A」

2023年清明前,一個陽光明媚日子里,為陪同河南思客到鄧州採風的幾位大家,我和一眾文友一起,又一次來到了位於杏禹山腳下的韓營村,參觀南水北調引丹工程紀念展覽

4000多年前,大禹治水,曾在這裡留下過足跡,因此這山便稱為禹山。歷史上人們曾在山上建廟紀念大禹的歷史功績,清代的鄧州八景之一,便有一個叫「禹廟晴嵐」。

60多年前,三山腳下曾經擺開戰場,十多萬人在此戰天鬥地,人拉肩扛,建起了渠首閘和主幹渠等偉大工程。近幾年,為紀念以鄧州人為主承建的偉大工程,鄧州人在禹山腳下的韓營,設立了引丹工程紀念小鎮,小鎮上不但有對當年的引丹工程的系統介紹,還有新近設置的室內外的實景展示,讓鄧州人不忘那熱火朝天的「八年抗戰」,也讓到此一游的外地人了解當年鄧州人的付出和貢獻。

把紀念地設在韓營,鄧州有無盡的憋屈和不得已的苦衷。大家都知道,當年的渠首閘和主幹渠工地在陶岔,而陶岔屬於當時鄧縣的九重公社,韓營是施工時的民工駐地和後勤保障基地之一,現在屬於鄧州的杏山旅遊管理處。為補償淅川縣因丹江庫區淹沒減少的土地和幾次移民減少的人口,在上世紀的七十年代,上級從鄧州割讓了九重和厚坡兩個公社給淅川。鄧州因此成了「隱形淹沒區」(劉向三語)。當陶岔歸淅川管轄後,仿佛當年發生在陶岔的所有歷史,都沒了鄧縣的份。所幸當時兩公社劃歸淅川時,屬於九重公社的韓營大隊,全體群眾堅決不同意劃歸淅川,結果留在了鄧縣。當年韓營群眾的齊心和努力,為鄧州保留下一塊可貴的紀念地。

從紀念小鎮展室的文字和圖片介紹和實物陳設及外景展示中,我得到的最突出感受是,應當繼承和發揚艱苦奮鬥的精神,無論什麼時候,無論什麼情況下,艱苦奮鬥精神都是我們幹事創業的傳家寶。

讓我感受頗深的是有一間展室,面積不過六、七平方米,那是工地指揮長的住室,室內一張辦公桌,桌上放着馬燈、手電筒、暖水瓶、軍用水壺和一台收音機;一張很窄的木板床,床上是單薄的被子,床下一個藤箱,一雙深腰膠鞋。這就是當年在工地指揮千軍萬馬的最高首長的全套設備。從這些陳設可見,當年的領導幹部生活是何等的簡樸,工作是何等的深入!

再就是再現當年情景的連隊食堂。案板上正中放着菜刀,葫蘆瓢和擀麵杖,一角是一扇蒸籠的籠屜。籠屜上擺放着未吃完的「黑桃A」——紅薯面饃。那饃是仿製的模型,若是真的,大約要四兩干紅薯面才能蒸成那般大小。紅薯面要用滾水燙了,加上蘇打或白鹼,饃捏成下大上小狀,像一個大寫的「A」字,內用拇指捏出一個窩窩,因此也稱窩窩頭。這樣做,一是為便於蒸熟,二是蒸熟后里面可以盛一些辣椒水、豆豉。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初期,那便是民工們賴以果腹的主食和菜餚。

在那個年代,紅薯是農村的主糧。「紅薯稀飯紅薯饃,離開紅薯不能活」,是那個時候流行的口歌。吃紅薯和紅薯面饃最大的後遺症是胃酸,胃酸在胃裡作禍時,胃像有小刀在割,外在的表現便是吐酸水,嚴重時即便不張開嘴,酸水也會順嘴角往下流。那個年代在農村生活過的人,無不對此印象深刻。有人甚至略帶誇張地形容,只要一提起紅薯稀飯和紅薯面饃,胃裡的酸水就會條件反射般地往上翻。那時的小麥面被稱為「好面」,只有過年和打麥季節才有可能蒸上一兩次。也有年景好些的時候,平常的日子裡,偶爾會蒸上一兩次花里卷饃,薄薄的一層白面,卷着紅薯面,只有那饃劑兩端的部分,白面稍多一些,那是家裡老人、小孩才能享用的「專利」。

引丹工程施工伊始,國家的補貼沒有下來,民工們的生活也大抵和在家時沒什麼兩樣。至於後來傳出「捨得陶岔的活,捨不得陶岔的饃」,那饃是純白面蒸成,長長的,俗稱槓子饃。那是國家的補貼下來後,又落實了多勞多得的政策,才出現的情況。

大概是上個世紀90年代後期吧,我到一個大學去見一個學生,那個學生剛從街上買了幾個小花卷饃。他的同學見到了,感覺很稀奇。其實,那花卷內黑的部分,不過是一道黑色的細線,還是用巧克力代替紅薯面做成的。我告訴他們,我們十幾年前整天吃紅薯,或是紅薯面饃。我的學生附和說,他也經常聽父母說過,而他那個大概是來自城市的同學卻以羨慕的語氣驚呼「你們太幸福了!」我費了好大勁解說,才算讓他了解了改革開放前,不得不吃的紅薯面給人們帶來的麻煩。

在引丹工程紀念地的一個民工連隊展室中,有兩件施工時頒發的獎品吸引了我的眼球。那是白布做成的簡易掛包和白布襯衫,上面印着「獎品」二字。在那個揮汗如雨的歲月里,物質上的獎勵是微薄的,但精神上的獎勵卻是豐厚的,能夠在大會上,在眾人的矚目之下得到這樣的獎品,該是何等的榮耀!

在民工食堂,我又一次見到「黑桃A」,引發了我很多聯想;看到簡陋的指揮長住室、衛生所和播音室,引發了我多少感慨:經歷過當年的艱苦和在艱苦生活中的奮鬥者,或許會說,在那樣情況下,一切是很自然的,人們大都能做到。在60年後的今天,想想英雄,比比當年,每個人都應當捫心自問:我們現的條件好了不知多少倍,我們的奮鬥精神是增加了,還是減少了?就從現在領導幹部按要求落實辦公場所的面積,落實八項規定工作期間不能飲酒,不知聽到過多少的微詞甚至非議。現在有多少人真的深入實際和群眾一起摸爬滾打?

重溫當年引丹工程的奮鬥史,是一次精神的洗禮,是一次十分深刻的艱苦奮鬥的教育。願每一個到渠首的參觀者,都能到韓營來,接受這艱苦奮鬥精神的洗禮,向當年為建設陶岔工程流血流汗的幹部群眾致敬,為新時代的新的奮鬥增添精神動力。[1]

作者簡介

張宗成,河南鄧州人。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