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双流县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双流区是成都市的一个市辖区,古称广都,西汉置广都县,隋改双流县,以《蜀都赋》中“带二江之双流”得名,2015年改置双流区,位于成都市西南部。

截至2015年,双流区幅员面积1032平方公里,实际管辖面积466平方公里,其余566平方公里区域属成都高新区和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托管。全区有建成区面积11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42平方公里。实际管辖6个镇,6个街道,共103个社区、28个村,户籍人口53.26万人。

双流区是天府新区核心区域,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所在地,成都市城市向南发展的中心地带,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西南航空港经济开发区和成都高新区中和街道位于境内。2011年12月20日被授予全国文明城市称号。经济综合实力曾连续18年位居四川省十强县榜首,是中国全面小康十大示范县市、全国百强县,2015年全国百强县排名第9位。[1]

历史沿革

名称由来

据《太平寰宇记》载“双流,本汉广都,至隋,避炀帝讳,改为双流,在二江之间。”明天启《成都府志》亦云:双流,本汉蜀郡广都地,隋改广都为双流,取《蜀都赋》“带二江之双流”为名。 原华阳,始名蜀县,唐贞观十七年(643年)由成都县析置,为蜀郡郡治成都府的附郭县。乾元元年(758年),因“安史之乱”,玄宗幸蜀,驻畔成都,更蜀县为华阳县。据《舆地广记》载“昔人论蜀之繁富曰‘地称天府,原号华阳’。县之得名实本诸此。”

建制沿革

双流历史悠久,古称广都。古蜀国王蚕丛、杜宇、开明氏等曾先后以广都瞿上、樊乡为国都,与成都、新都并称“蜀地三都”。

周慎靓王五年(秦惠文王更元九年,公元前316年),秦灭蜀。周赧王元年(秦惠文王更元十一年,公元前314年),封子通为蜀侯,以陈壮为相,以张若为蜀国守。双流地属蜀郡。

西汉武帝元朔二年(前127年),置广都县,属蜀郡。王莽时(9年),广都县更名为就都亭,置就都大尹。东汉建武十一年(35年),岑彭讨公孙述,拔武阳(今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使精骑驰击广都。次年,汉光武帝命吴汉直取广都,与述战于广都、成都之间,八战八克,遂攻克成都。东汉永平元年(58年)复名广都县。蜀汉时期,广都县隶属关系不变。

晋朝,广都县迁徙县治于今址。东晋永和八年(352年),以蜀之流人置宁蜀郡(侨郡),广都县改属宁蜀郡。北周武成元年(559年),废宁蜀郡,广都县仍属蜀郡。

隋仁寿元年(601年),避炀帝杨广讳,借左思《蜀都赋》中“带二江之双流”语,改称双流,属蜀郡。

唐龙朔三年(663年),析双流复置广都,同属成都府。龙纪初年(889年),王建败眉州刺史山行章等于广都。

北宋时期,双流、广都仍属成都府。熙宁五年(1072年),废陵州,以贵平、籍县为镇,划入广都。南宋时期,隶属关系不变。

元世祖忽必烈中统元年(1260年),废广都入双流。至元十二年(1275年),双流属成都路录事司,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隶四川等处行中书省。

明洪武九年(1376年),改四川等处行中书省为四川布政使司。

洪武十年(1377年),撤销双流建制并入华阳。

洪武十三年(1380年),复置,隶属关系不变。崇祯十七年(1644年),张献忠在成都建立“大西”政权,双流曾一度属“大西”。

清康熙六年(1667年),双流并入新津(曾一度用名“新双县”)。

雍正八年(1730年),复置双流,属成都府。

民国三年(1914年),属西川道。

民国一十八年(1929年)直属四川省辖。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属四川省第一行政督察区,直至解放。

解放初,四川省为川东、川南、川西、川北四区并设行署。双流属川西行署区温江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52年撤销行署,恢复省制,设专员公署,双流属四川省温江专区专员公署。

1959年双流曾一度与华阳合署办公。同年7月,撤销双流建制并入温江。

1962年复置,隶属关系不变。

1965年,撤销华阳建制,华阳管辖的石羊乡等并入成都市区,其它地区并入双流。(注:在1928年成都市正式建置时,华阳、成都的城区部分被合并为成都市)。

1976年,仁寿县籍田乡划入双流。同年,双流县由温江地区划归成都市管辖,形成今双流行政区域。

2015年12月15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撤销双流县,设立双流区,行政区域和政府驻地不变。[1]

2016年1月18日,双流区正式挂牌成立。[2]

行政区划

沿革

1992年10月10日,双流县决定开展区、乡、镇建制调整,原机投镇、通江乡合并成立通江镇。

1996年5月30日,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调整通江、金花、九江、东升镇行政区划,通江镇所辖鱼剑、江安、真武、五桐、石鼓、沙湾、千子门七个村划归九江镇管辖;金花镇所辖高林、金星、龙桥、双合、迎春、接待寺、双桂七个村划归东升镇管辖;原通江镇管辖的川西营、永康、白佛、陆坝、瓦房五个村划归金花镇管辖。调整后的通江镇其余村划归成都市武侯区管辖,恢复前名机投镇;调整后的金华其余村划归成都市武侯区管辖,仍名金花镇。

2004年6月16日至6月30日,并村并组建社区工作完成。通过调整,26个镇原有村(含社区)501个,撤并为267个,减少46.7%;原有村(居)民小组4003个,撤并为2094个,减少47.7 %。其中,村由462个减少到183个,减少60.4 %,村民小组由3771个减少到1480个,减少60.7%;社区由39个增加到84个,增加115.4%,居民小组由232个增加到614个,增加164.7%,村组建制大幅减少。

1996年5月24日,双流县中和镇的双土、五岔子、建设三个村,华阳镇的大源、铜牌、民乐、勤俭四个村被划归高新区桂溪乡管辖。调整后的华阳镇,幅员面积68.55平方公里,人口91277人。1996年,中和镇幅员面积19.06平方公里,人口27491人。

1997年,双流县面积1103平方千米,人口87.9万,辖19镇9乡:东升镇太平镇永兴镇华阳镇中和镇文星镇籍田镇正兴镇彭镇大林镇煎茶镇黄龙溪镇金桥镇永安镇白家镇金花镇九江镇黄水镇通江镇、公兴乡、黄甲乡、胜利乡、三星乡、合江乡、兴隆乡、万安乡、白沙乡、新兴乡。政府驻东升镇。

1999年,双流县辖17个镇、9个乡:东升镇、大林镇、煎茶镇、永安镇、白家镇、九江镇、黄水镇、籍田镇、正兴镇、彭镇、太平镇、永兴镇、华阳镇、中和镇、文星镇、金桥镇、黄龙溪镇;公兴乡、黄甲乡、胜利乡、三星乡、合江乡、兴隆乡、万安乡、白沙乡、新兴乡。2000年,双流辖21个镇、5个乡。

2004年9月8日,撤销东升镇,其所属行政区域实行街道办事处管理体制。2004年底,双流县辖1个街道(东升)、25个镇(华阳、籍田、彭镇、白家、九江、太平、文星、正兴、大林、煎茶、永兴、黄水、金桥、黄甲、公兴、胜利、新兴、兴隆、万安、白沙、合江、中和、三星、永安、黄龙溪),84个社区委员会、183个村委会;面积1068平方千米,人口密度838人/平方千米。

2005年8月12日,撤销白家和文星两个镇建制,原来两镇所属的行政区域实行街道办事处管理体制。8月,撤销白家、文星两镇,设立西航港街道办事处,行政区域面积40平方千米。辖13个社区居民委员会,4个村民委员会。办事处驻地设在原白家镇政府。

2005年底,双流县辖2个街道、23个镇:东升街道、西航港街道、太平镇、永兴镇、华阳镇、中和镇、籍田镇、正兴镇、彭镇镇、大林镇、煎茶镇、黄龙溪镇、永安镇、九江镇、黄水镇、金桥镇、黄甲镇、公兴镇、胜利镇、新兴镇、兴隆镇、万安镇、白沙镇、三星镇、合江镇。

2006年9月7日,撤销华阳、中和两镇建制,原两镇所属行政区域分别实行街道办事处管理体制。双流撤销华阳镇、中和镇,设立华阳街道、中和街道。

2010年4月,对天府新城和相关地域进行整合,将中和街道辖区整体和华阳街道辖区会龙村、观东村、红松村、石河村、蒲草村共5个村整体以及天府大道以东的劲松村部分组和东寺村部分组整组,面积约35平方公里的区域纳入成都高新区管委会管理范围。

2011年9月5日,双流县黄甲、九江两个镇撤镇,实行街道办事处管理体制。

2012年2月,双流县辖7个街道、18个镇:东升街道、西航港街道、华阳街道、黄甲街道、九江街道、中和街道、公兴街道、太平镇、永兴镇、籍田镇、正兴镇、彭镇、大林镇、煎茶镇、黄龙溪镇、永安镇、黄水镇、金桥镇、胜利镇、新兴镇、兴隆镇、万安镇、白沙镇、三星镇、合江镇。

2013年12月1日,双流县新兴、万安、白沙、兴隆、合江、太平、永兴、三星、大林、煎茶、藉田11镇,剑南大道南段、元华路以东的华阳街道、正兴镇范围内的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事务正式由四川省成都天府新区成都片区管理委员会管理和服务。 1街道12镇划归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后,行政区划仍属双流,人大、政协、人民武装等其余事务仍归双流管辖。

2014年1月22日,增设协和街道办事处,辖剑南大道华阳街道段以西(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正兴镇及华阳街道余下部分区域组成)面积约14.5平方公里的区域,协和街道办事处驻地为长顺路6号。至此,双流管理面积为466平方公里。

2015年7月1日,成都市人民政府批准,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除华阳街道以外的12个镇全部增挂街道办事处牌子,各街道办事处作为天府新区成都管委会的派出机关,和相应的镇人民政府合署办公。

2016年3月,成都市人民政府批复同意双流区永安镇、黄水镇、彭镇、金桥镇、黄龙溪镇、胜利镇增挂街道办事处牌子。

政区划分

截至2015年12月,双流区行政区域划分为8个街道、18个镇:东升街道、西航港街道、华阳街道、黄甲街道、九江街道、中和街道、公兴街道、协和街道、太平镇、永兴镇、籍田镇、正兴镇、彭镇、大林镇、煎茶镇、黄龙溪镇、永安镇、黄水镇、金桥镇、胜利镇、新兴镇、兴隆镇、万安镇、白沙镇、三星镇、合江镇。 18个镇同时增挂街道办事处牌子。

成都市双流区人民政府委托四川省成都天府新区成都片区管理委员会管理1个街道、12个镇:华阳街道、新兴镇、万安镇、白沙镇、兴隆镇、合江镇、太平镇、永兴镇、三星镇、大林镇、煎茶镇、籍田镇、正兴镇。

成都市双流区人民政府委托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管理1个街道:中和街道。

委托管理的代管区域行政区划仍属双流区,其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事务由代管机构管理,人民代表大会、政治协商会议、人民武装、行政区划管理等政治性事务仍由双流区管辖。

双流区管辖6个街道、6个镇:东升街道、西航港街道、九江街道、黄甲街道、公兴街道、协和街道、彭镇、金桥镇、黄水镇、永安镇、胜利镇、黄龙溪镇,共103个社区、28个村。成都市双流区人民政府驻地东升街道顺城街1号。[3]

地理环境

地形地貌

双流区地处成都平原东南边缘,位于龙泉山脉中段西侧。地貌有低山、丘陵、平原、台地。最高点为三星镇云崖村,海拔988.1米,最低点为黄龙溪镇皇坟村四组(原陈新村大河滩),海拔423米,地形最大相对高差565.1米。

气候

双流区属四川盆地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由于东亚大陆冬夏季风交替明显和受青藏高原东麓特殊地形的影响,以及四川盆地北面秦岭山脉的屏障作用,形成全年皆温和,无酷暑严寒,常年降水丰富,光热水集中,春夏日照足,秋冬云雾多,四季分明,无霜期长的气候特点。

水文

境河流属岷江水系,多集中分布于平原地区,流向近于由北东向南西。主要河流有金马河、锦江、江安河、杨柳河、清水河、白河和鹿溪河,河流总长为181.15千米。

土壤

根据1982年土壤普查资料统计,土壤分为水稻土、冲积土、黄壤土、紫色土共4个土类(水稻土、紫色土、黄壤、潮土),6个亚类(冲积性水稻土、紫色性水稻土、黄壤性水稻土、潮土、紫色土、黄壤土),21个土属,44个土种,123个变种。[4]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根据1988年12月~1992年3月土地详查,当时双流土地面积165.5320万亩,其中耕地89.58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54%;园地4.2182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2.5%;林地10.7770万亩,占总面积的6.5%;牧草地7551亩,占0.5%;居民点及工矿用地21.1669万亩,占12.8%;交通用地3.0685万亩,占1.9%;水域用地11.0531万亩,占6.7%;未利用地24.9129万亩,占15.1%。

到2005年,双流土地总面积为160.1737万亩。其中农业用地125.6288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78.4%;建设用地29.6431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18.54%;未利用地面积4.9017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3.06%。 双流共有宜农土地82.6416万亩,占双流土地总面积51.6%。

水资源

双流水资源由当地地表径流量、过境水利用量、地下水可开采量组成,总量17.2077亿立方米。双流水资源贫富悬殊较大:在P=75%时,平坝区产水模数226万立方米/平方千米;牧马山台地区产水模数62万立方米/平方千米;东山浅丘台地区产水模数64万立方米/平方千米;龙泉山区产水模数36万立方米/平方千米。空间分布不均,由西至东减少幅度甚大。

矿产资源

根据四川省地质局207地质队、乐山队在双流牧马山地区勘探资料、双流1983年农业资源总体规划和2005年编制的《双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5年~2015年),双流矿产资源有4类13种。非金属原料矿:有钙芒硝、石膏、膨润土、水泥配料页岩、陶瓷粘土、泥炭、砖瓦用页岩。重金属矿:有砂金。建筑材料:有建筑用石料(砂岩)、砂石、砖瓦用粘土。还有地下水、饮用天然矿泉水。 具有一定资源储量和开采价值的矿种有砖瓦用页岩、钙芒硝、膨润土、水泥配料页岩、饮用天然矿泉水5种。[5]

人口民族

人口

2012年末,双流户籍人口96万人,比2011年末增长1.79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61.27万人,农业人口34.73万人;全年出生人口8323人,死亡人口4993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49‰,双流符合政策生育率为94.06%。

2014年末,双流(不含托管区2个街道、12个镇)户籍人口53.2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3.49万人,农业人口9.77万人;2014年常住人口75.41万人,城镇化率78.03%;全年出生人口5887人,死亡人口2966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94‰,符合政策生育率为95.27%。

民族

截至2009年,双流有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等34个少数民族。

区域经济

综述

2012年,双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79.07亿元,比2011年增长13.3%;固定资产投资652.88亿元,比2011年增长33.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91.85亿元,比2011年增长16.3%;全口径财政收入180.68亿元,比2011年增长7.9%,其中地方公共财政收入59.9亿元,比2011年增长35.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6.78亿元,比2011年增长12.3%;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8605元,比2011年增长15.5%;农民人均纯收入12262元,比2011年增长13.4%;三次产业结构为4.9:52.8:42.3。2012年,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436.59亿元,比2011年增长15.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5亿元,比2011年增长1.7%;第二产业增加值292.53亿元,比2011年增长15.7%;第三产业增加值136.55亿元,比2011年增长16.8%,民营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4.3%。

2014年,双流(不含托管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69.19亿元,比2013年增长6.6%;固定资产投资445.83亿元,比2013年增长0.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8%;全口径财政收入159.95亿元,其中地方公共财政收入51.9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2.95亿元,比2013年增长1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037元,比2013年增长9.8%;农民人均纯收入15511元,比2013年增长11.2%;三次产业2.4:60.4:37.2,非农产业比重为97.6%。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325.37亿元,比2013年增长7.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77亿元,比2013年增长1.9%;第二产业增加值233.60亿元,比2013年增长4.8%;第三产业增加值89.00亿元,比2013年增长21.0%,民营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57.2%。

第一产业

2012年,双流实现农业总产值60.20亿元,比2011年增长3.6%;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3.31亿元,比2011年增长3.5%。粮食总产量24.42万吨,蔬菜总产量44.57万吨,水果总产量18.69万吨,出栏生猪87.6万头,肉类总产量10.19万吨。

2014年,双流(不含托管区)实现农业总产值24.15亿元,比2013年增长3.3%;实现农业增加值13.68亿元,比2013年增长3.5%。粮食总产量9.8万吨,蔬菜总产量22.78万吨,水果总产量1.59万吨,出栏生猪22.75万头,肉类总产量2.36万吨。

第二产业

2012年,双流实现全口径工业增加值305.01亿元,比2011年增长16.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291.85亿元,比2011年增长16.3%,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07.97亿元,比2011年增长18%。利润总额82.65亿元,利税总额129.79亿元。完成建筑业增加值53.33亿元,比2011年增长10.8%。2012年底,拥有三级以上资质建筑企业92户,其中一级企业4户,建筑企业实力不断增强。

2014年,双流(不含托管区)实现工业增加值324.12亿元,比2013年增长6.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增长5.8%,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67.51亿元,比2013年增长4.3%;利润总额38.01亿元,比2013年增长8.1%;利税总额75.03亿元,比2013年增长16.0%。工业对经济的贡献率55.9%,拉动GDP增长3.7个百分点;主导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751.79亿元,比2013年增长15.8%(其中新兴电子信息产业完成460.71亿元,比2013年增长23.0%;实现工业增加值101.81亿元,比2013年增长23.3%;主营业务收入448.61亿元,比2013年增长19.9%),主导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43.0%,较上年下降了11.3个百分点;2014年末,全区纳入统计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30户,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的10.5%;全区年销售收入上5亿元以上企业31户,年销售收入过10亿元企业10户。工业集中度88.2%,成功创建国家级“科技兴贸创新基地”和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2014年,双流区被确定为四川省第一批工业强县示范县(市);截止2014年底,拥有三级以上资质建筑企业167家,其中一级企业36家,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9.56亿元。

第三产业

2012年,双流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6.78亿元,比2011年增长12.3%,其中批发及零售业实现零售额131.67亿元,比2011年增长23.9%;住宿及餐饮实现零售额35.11亿元。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710.64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8.53亿元,比2011年增长27.5%,旅游外汇收入(折算后)647.35万美元,比2011年增长25.9%。

2014年,双流(不含托管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2.95亿元,比2013年增长11.0%,其中批发及零售业实现销售额114.95亿元,住宿及餐饮实现营业额28.00亿元。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930.64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8.5亿元,旅游外汇收入1399.18万美元。[6]

社会事业

科学技术

2014年底,双流(不含托管区)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07家,其中2014年新认定(复审)高新技术企业40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5家;全区拥有省级创新型企业35家(2014年新增2家);全区科技创新载体102个,其中国家级24个(2014年新增8个);高新技术产业产值584.17亿元,增长16.5%,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55%;完成技术交易额12.29亿元,增长82.9%;实施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96个;全区建有各级各类研发平台99个,其中企业建有各级各类研发平台71个(国家级10个、省级23个、市级38个)。2014年区内企业成功申报国家、省、市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33个,获得科技创新专项资金5509万元;区内企业成功申报县级科技项目40个,资金495万元,其中发明专利721件,企业专利1795件。截止2014年,8家企业成为省级以上知识产权优势培育、试点企业,重大专利实施效益明显。

教育事业

2014年,双流(不含托管区)普通高考参考人数4864人,本科上线人数3168人,本科万人上线率44.7%;重点本科上线739人,上线率15.2%。全区拥有普通中学、职业初中46所,在校学生3.58万人;中等职业学校12所,在校学生2.86万人;小学34所,在校学生4.02万人;幼儿园187所,在园幼儿2.7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253人。

高等教育:四川大学江安校区、西南民族大学航空港校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警官学院、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航空港校区、成都体育学院航空港校区、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四川现代职业学院。

文化事业

2014年末,双流有公共图书馆1个,馆藏图书87万余册,其中纸质图书57万册、电子图书30万册、电子期刊1000种、电子中文报纸2300种、电子工具书500种,是中西部面积最大、藏书最多的县级公共图书馆。全区有体育场馆1个,行政村综合文化活动室131个,农民健身工程51个,网吧177家,歌舞娱乐场所28家。

双流区拥有龙泉山脉自然环境,5条水系、114处林盘和49处古树名木等成都平原特色文化景观。黄龙溪古镇,15处省、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64处文物保护点等。

医疗卫生

2014年,双流拥有各级医疗卫生机构339个,其中区属医疗机构17家,驻区及民营医疗卫生单位5家。拥有床位数3478张,医疗卫生技术人员4789人,其中医生2355人。

2014年,实施“健康双流计划”惠民工程10项,其中发放500元的惠民医疗卡2169张,总价值108.45万元;城乡居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金额214万元,住院分娩率100%。常住人口孕产妇死亡率0/10万,孕产妇死亡漏报率为0;婴儿死亡率4.58‰,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6.36%。[7]

基础设施

航空

境内拥有成都双流国际机场,现已开通国内航线184条,国际航线15条,现已建成第二跑道并正在建设新航站楼,成都双流国际机场飞行区指标为4F级,已经被国家民航总局确定为中枢机场。

铁路

铁路站点布局

结合高铁走廊在天府中心区域布局建设一座国家铁路枢纽站——成都天府站,与成都市的其他铁路枢纽一起总体按照“内客外货”进行铁路客货运组织。

铁路交通网,北向通道:以西成客运专线(接成绵乐城际铁路)、宝成铁路、达成铁路、成兰铁路、兰渝铁路、川青铁路等连接陕西、甘肃、青海。

东向通道:以成渝高铁、达成(成遂渝)铁路、成渝铁路等连接重庆。

南向通道:以成贵客运专线、成昆铁路、成渝—内昆铁路等连接贵州、云南。

西向通道:以川藏铁路连接西藏的。

新建铁路线

成西客专:经成都东站,终点设于成都天府站。

成贵客专、成资泸城际、成乐绵城际:经天府新客站终到成都东站。

东西向新增渝雅联络线:成渝客专资阳站-天府新客站-新津站-雅安(通向拉萨);近期连通重庆、雅安,远期向东西方向上延伸,通达拉萨和国家中东部地区。

货运外绕线:成都市规划的新货车外绕线(在双流区范围外),现有货运外绕线承担客运功能,成为成渝客专和成绵乐客专之间的联络线。

公路

成乐高速公路纵贯南北,成都第二绕城高速公路链接东西,交通十分方便。

以成都至乐山、雅安高速公路、川藏路、德阳至乐山大件路、机场路、成都市人民南路延线等10余条高等级公路为骨干,构建了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 截至2013年双流行政区域公路里程2506.8公里(不含城市区间)。

高速公路规划为“七高十二快”的高快速路网。七高:绕城高速、第二绕城高速、机场高速、机场第二高速、成雅高速、成自泸高速与成简高速;十二快:成温邛快速路、成新蒲快速路、双楠大道、环机场快速路、双华路、大件路、牧华路(成环快速)、元华路、正公路、红星路快速路、三岔湖快速路与新邛雅快速路东延线。

轨道

对接全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形成以地铁贯通,有轨补充的“19+10+6”轨道交通线网布局。

风景名胜

海滨城

双流蛟龙港海滨城项目座落于西南地区的新兴商圈,天府新区核心区,处于双楠大道主干道及蛟龙大道交汇处,距成都市中心仅20分钟车程,距双流机场七分钟车程,直通市中心的双楠大道、成温大道等多条高速通道环绕式贯通以及地铁三号线傍身而过。海滨城4公里范围内楼盘小区的数量达236个,两公里范围内楼盘小区为62个、人口达40万。[6]

“海立方”海洋馆

“海立方”海洋馆位于成都双楠大道主干道上,与双温路交汇,海滨城购物中心内。拥有世界最大的亚克力板看面,长40米,高8.3米。由澳大利亚、美国、日本和中国专业技术团队联手打造的海洋馆。11000m³水容量,33000个海洋生物栖息。

黄龙溪古镇

黄龙溪古镇位于成都市东南约30公里处。古镇主要特色是:古街、古树、古庙、古水陆码头、古建筑和古朴的民风民俗。是国家文化部命名的中国民间艺术(火龙)之乡、国家级环境优美小城镇。素有“影视城”、“中国好莱坞”之称。 正街、新街、横街、上河街、下河街、复兴街、等6条老街进行了一年的闭关维修改造,全部铺上了红石街面,两侧建筑也恢复了本色。 黄龙溪古镇内,明清时代的建筑比比皆是,仍然保存完好。红石铺就的街面,木柱青瓦的楼阁房舍,镂刻精美的栏杆窗棂。镇内还有六棵树龄均在千年以上的大榕树。镇内还保存有镇江寺、潮音寺和古龙寺三座老街。

古龙寺

古龙寺位于黄龙溪镇鱼鳅巷街12号,鱼鳅巷内,东距锦江150米。始建年代不详,清末复修,后经多次维修,现有建筑除弥勒殿和万年台和1通碑为清代修建,其他为现代在原有基础上重建,基本保持了原有建筑风貌。该寺坐南向北,二合院布局,总占地面积1225.95平方米。由山门、大雄宝殿、弥勒殿、东西厢房组成,其中该寺山门又名“万年台”,共2层,一层为寺庙山门,二层为戏台,重檐歇山顶,穿斗式梁架,面阔3间12.2米,进深3间11.9米,通高9.1米;弥勒殿为单檐悬山式屋顶,穿斗式梁架,正脊上有“双龙护塔”装饰,面阔3间16.6米,进深3间5.3米,通高8.5米。古龙寺内东侧有逾百年黄葛古树1棵,方柱体碑1通,碑文已漫漶;西南角为三县衙门。

双流新城公园

双流新城公园位于东升街道。这是一个由众多景点组成的公园群,由南北长达8公里、宽500米,东西延伸5公里、宽300米,总面积达5.64平方公里的十字绿化带构成。双流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两轴·一带·八园·一中心”的规划,在这块巨大的十字形绿化带,南北坐落着运动公园、艺术公园、科技公园、森林公园,园内建湖;乡土公园、爱心公园、空港公园呈东西分布。目前,新城公园内的中心公园、运动公园、艺术公园南段、湿地公园已建成并面向市民开放。[8]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