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反辐射飞弹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反辐射飞弹
图片来自百科知识

反辐射飞弹Anti-Radiation MissileARM)是一种专门用来对付无线电[1] 讯号发射来源的飞弹。这里所指的无线电讯号来源包括雷达、各种通讯设备或者是进行电磁干扰的发射装置。

基本原理

反辐射飞弹的寻标头会搜索指定的一种或者是多种的讯号来源,在确定讯号的方向之后,飞弹会跟随无线电讯号飞行以摧毁目标。由于现代的各种发射电磁讯号的系统往往将发射机与天线分开两处设置,反辐射飞弹最有可能摧毁的目标并非发射机本身而是天线。

反辐射飞弹虽然可以追随指定的目标讯号,可是在能够使用反辐射飞弹对付特定目标之前,必须先经过大量的无线电讯号的识别与分析,从中找出有价值的讯号特征,再将这些资料处理过之后才可以成为反辐射飞弹搜索的基本依据。即使有了讯号的特性也不保证反辐射飞弹能够每次都成功的摧毁目标的天线,这个中间牵涉到情报的搜集,讯号的辨识与方向定位,对目标距离的掌握与运算以及各种大气环境与欺骗手段的影响。在使用上需要专业的电子作战系统的协助才可以提高摧毁效果。

使用型态与方式

目前反辐射飞弹都是从空中载具上发射,比较常见的是由定翼机携带的飞弹,直升机使用的种类较少。

许多空对空或者是反舰飞弹具有以干扰讯号做为导引的模式,这种称为“干扰源归向”(Home on Jam)的模式虽然与反辐射飞弹的作业型态有些接近,可是不是能包含在这项分类当中。

反辐射飞弹使用的方式可以分为“针对特定目标”的攻击以及“自我防卫”两种。针对特定目标攻击又可以分为攻击已知地点或者是型态的目标,或者是临时出现的机会目标。前者需要事前的侦查与规划,配合引诱与欺骗等各种战术,让目标发出讯号之后加以攻击。后者面对的多半是可以移动的目标,无法在攻击前标定目标的位置,仅能借由各种战术让目标发出讯号,暴露踪迹之后加以攻击。

自我防卫的使用方式是针对对自己有威胁性的目标,譬如协助防空武器射控的雷达系统,这种目标多半无法在攻击前确定他们的座标,而且对发射的飞机有立即性的威胁与危险。譬如说高速反辐射飞弹(HARM)的发射模式当中有一个为自我防卫模式。

反辐射飞弹在运用上已经从单纯的对付防空飞弹系统到成为压制敌方防空系统(SEAD)任务的主要攻击手段,再进一步与其他攻击手段整合,成为压制与瘫痪敌方掌握空中情报与使用空权能力的战术。

历史

反辐射飞弹最先由美国研发针对苏联部署的SA-2防空飞弹,1962年古巴飞弹危机时,因应美国海军的需要而加快研发的脚步推出第一种专门对付防空飞弹雷达的AGM-45“百舌鸟”(Shrike)飞弹。

百舌鸟飞弹第一次使用于越战时期,压制与摧毁北越部署的防空飞弹与雷达系统。实战经验显示百舌鸟有许多缺点和限制,譬如百舌鸟的寻标头可以涵盖的频率范围很窄,必须在起飞前选择需要的寻标头装在飞弹上面。此外,百舌鸟飞弹的电子系统没有记忆功能,只要讯号发射源消失,飞弹就会失去控制。因此美国海军利用RIM-66标准防空飞弹的弹体与被动雷达寻标头,结合成为AGM-78标准(Standard)反辐射飞弹

标准反辐射飞弹虽然改进了百舌鸟飞弹的一些缺点与操作限制,可是他的重量是百舌鸟的三倍,体积与阻力都对使用的飞机产生相当大的负担,同时生产成本远高于百舌鸟飞弹,因此生产数量与使用的机会远低于百舌鸟。

在越战使用的经验引起其他国家的高度注意,包括苏联在内。苏联非常积极的借由各种管道搜集相关的情报,手段包括对飞机或是飞弹残骸的分析,审讯被俘虏的美国飞行员和透过雷达纪录观察担任猎杀任务的野鼬机组的行动模式等等。由于苏联能够直接接触到被北越俘虏的美军飞行员,有关苏联将一些具有高度情报价值的美军送回俄国的谣言不断,即使经过多年的调查也未能平息类似的说法,美国还有电视影集将这些谣言融入故事的背景当中。

参考文献

  1. 无线电,痞客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