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古巴飛彈危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古巴飛彈危機
圖片來自華人百科

古巴導彈危機Cuban Missile Crisis),又稱古巴危機加勒比海導彈危機加勒比海危機,是1962年冷戰時期在美國蘇聯古巴之間爆發的嚴重政治、軍事危機。事件爆發的表面原因是蘇聯在古巴部署導彈

背景

冷戰中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兩個戰勝國美國和蘇聯分別代表兩個截然不同的經濟思想意識形態政策,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國家[1] ,亦即自稱自由民主國家,結成陣營,同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國家,亦即自稱代表無產階級的共產黨執政國家,展開全球性的政治較量,兩個超級大國的策略在於不斷使用新的武器來顯示自己的優勢。

雙方的戰略考慮均不排除對對方進行核「首發」的措施。這個戰略的目的在於對對方進行猛烈的第一次打擊,以至於對方癱瘓,無法進行核反擊。常規武器火力無法達到這個目的。當時兩個超級大國所擁有的導彈技術(洲際彈道飛彈)可以覆蓋到18,000公里外的目標,因此雙方均可以從自己的國土打擊對方國土內的目標。同時雙方的戰略轟炸機機隊(B-52同溫層堡壘轟炸機圖波列夫Tu-95)也能夠打擊對方領土內的目標。但是這些武器的短處在於它們的預警時間太長,因此對方有足夠的時間採取反制措施。為了縮短這個預警時間,雙方必須將其核導彈儘量布署到對方的領土附近。

在1962年古巴危機前夕,美蘇核武庫(總量/其中戰略核彈頭)對比為(27000/5000):(3600/300)。美蘇可從本土打到對方的洲際導彈對比為294:56,其中蘇聯SS7(R16)剛裝備不久,實際可能僅20枚SS7(R16)和3枚SS6(R7)可應戰快速調用;且與當時美國的「宇宙神」和「大力神I」洲際導彈一樣,這些首批洲際導彈同有可靠性欠佳的問題。美國另有剛成軍的5條華盛頓級核潛艇,每艘可攜帶16枚射程1850公里使用固體燃料可從水下發射的「北極星」Polaris A-1中程導彈,可於北冰洋和日本海對蘇聯構成潛在核威懾,而蘇聯當時還沒有相應的對抗措施。基於以上極具優勢的核力量,1959年美國在意大利土耳其公開布署了45枚中程彈道導彈PGM-19朱庇特彈道飛彈,距離莫斯科僅約2000公里,進階形成對蘇聯的公開核威懾,這是後來古巴危機的導火線。

1898年美國戰勝西班牙,逼使西班牙放棄古巴主權,古巴成為獨立國,但古巴的政治、經濟實際被美國控制,大部分古巴產業掌握在美國人手中。美國與古巴訂立不平等條約,直接干涉古巴政府,並在關塔那摩灣建造永久海軍基地。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古巴的民族主義日漸高漲,而美國扶植的巴蒂斯塔政府廢除憲法,實行軍事獨裁統治,引發民眾反抗。1953年7月,以卡斯特羅為首的古巴革命軍發動武裝起義,經過多次失敗,卡斯特羅等革命黨人流亡海外,與南美阿根廷游擊隊領袖哲古華拉合作,1956年底乘坐小艇從墨西哥偷渡返回古巴,展開在山區的游擊戰爭。卡斯特羅一開始並不是一個左翼共產主義者,而是一個民族主義者,希望通過武裝和革命解放拉丁美洲。但是他身邊的人都是左翼。1958年底,卡斯特羅占領哈瓦那,巴蒂斯塔出逃到多米尼加。1959年1月1日,卡斯特羅領導的革命黨終於推翻巴蒂斯塔政權,建立古巴革命政府,這時美國和古巴之間並沒有敵意對立。美古對立始於1959年底,古巴領導層變為激進派,大量古巴難民進入加利福尼亞,美國國內反對卡斯特羅的聲音逐漸變大,民意不斷向肯尼迪施壓,希望推翻古巴政權。這時美國再次希望通過制裁向古巴施壓,出台武器禁運,和停止向古巴購買糖(糖是古巴的重要經濟作物,因此對古巴經濟打擊極大),美國企業也開始減少對古巴的原油供應。古巴革命政府實行土地改革,開始沒收土地和私有財產,美國人擁有的銀行、工廠、商店、農場全部國有化。1960年古巴作為回應,開始向蘇聯購買武器,蘇聯也同意向其供應原油。同時美國的在古巴原油加工企業全部收歸古巴國有。1960年12月在聯合國大會上,蘇聯和古巴領導人非正式會面,赫魯曉夫表示,如果美國入侵古巴,蘇聯會以導彈回擊。1961年1月古巴驅逐美國外交人員,美國政府立即宣佈與古巴革命政府斷絕外交關係,凍結古巴在美國的資產。並且開始對古巴實施貿易禁運,古巴革命政府開始倒向蘇聯陣營。

前奏

從1959年開始美國分別在意大利(2個中隊30枚)和土耳其(1個中隊15枚)高調部署了共45枚PGM-19朱庇特彈道飛彈(有消息稱每個中隊都有機動運輸的後備彈,總數可能達75枚),在兩國分別設立了10個和5個發射場,每個發射場永久固定3具發射架(在土耳其的部分發射架,作為旅遊景點目前尚存),每具發射架常備豎立1枚裝載了核彈頭並連接了燃料加注管的朱庇特中導對準蘇聯,這些導彈噴塗了意大利和土耳其國旗,名義上移交兩國空軍,實際由美國空軍掌管核彈頭的設置及導彈的瞄準與發射。1962年4月最後一批在土耳其的PGM-19朱庇特彈道飛彈及其發射裝置豎立完畢,由於這些導彈可迅速發射(最快的5分鐘)且公開部署於露天,對華約的空中偵察毫不掩飾,處不受保護的狀態很容易被攻擊,因此它們明顯只是用來進行第一打擊使用的。

同期美英兩國在英國低調共同部署了4個中隊60枚PGM-17雷神飛彈(另有20枚機動運輸的後備彈),在英國設置了20個發射場,每個發射場永久固定3套發射裝置,與在土意部署朱庇特中導離莫斯科幾乎等距約2000公里。雷神中導空重更輕,射程更遠而更脆弱,平置存於可移動倉庫下,便於拆裝彈頭,大多數平時已裝載了核彈頭。同樣常備連接了燃料加注管並與永久固定的液壓豎起/發射架連接。接到發射命令後需先移除倉庫然後豎起,再加注燃料,共需約15分鐘,相對朱庇特中導反應速度較慢。雷神中導發射失敗率較朱庇特中導高,曾在實彈高空試射任務中,於發射台上加注燃料的過程中爆炸,導致發射場核污染。與部屬在土意的朱庇特中導不同,雷神發射裝置有兩枚須共同使用的不同鑰匙,由英美分別掌管一枚,形成邏輯上的「與」關係。須英美共同同意才可發射,英美有對等權限。

與此同時美國此時已經擁有可以從水下發射的北極星導彈,這些核潛艇不易被發現和消滅,而蘇聯當時還沒有相應的對抗措施。不過這些導彈不像現在的潛射彈道飛彈那麼強大,當時剛剛裝備的A-1型最大射程只有1850公里,若試圖攻擊莫斯科須先駛入黑海或波羅的海等蘇聯重兵把守的海域,尚未對莫斯科構成直接威脅。

1960年10月26日和27日美國首次從德克薩斯州的勞夫林空軍基地起飛U-2偵察機飛越古巴。1961年9月5日美國偵察機首次拍攝到SA-2地對空導彈以及米格-21戰鬥機

古巴革命

1952年,富爾亨西奧·巴蒂斯塔通過軍事政變成為古巴總統,隨即解散議會,廢除1940年以來帶有資產階級進步性質的憲法,他的獨裁政府同時也招致了諸多反對(儘管美國政府不贊同,但是沒有表達任何反對)。1959年1月1日,菲德爾·卡斯特羅從最初的82人起家,逐漸獲得各激進團體的支持,反政府暴亂活動得逞,推翻了自1952至1959年的巴蒂斯塔獨裁軍政府政權。1月13日成立了古巴共和國。宣告這一勝利的是領導人民革命的菲德爾·卡斯特羅,當時這位領袖人物年僅32歲。新政權成立初期,美國同古巴的關係還比較好。2月,卡斯特羅出任總理,4月訪問美國,還受到艾森豪威爾政府的熱烈歡迎。同時美國希望把古巴納入美國的勢力範圍,鞏固它在拉美的基礎。 無論是卡斯特羅還是他的戰友,本來不僅同蘇聯和其他社會主義國家沒有任何聯繫,而且甚至對馬列主義、對共產主義學說尚無基本的認識。

美古關係惡化

古巴新政府的領導成員發生很大變動,政府重要部門絕大多數被主張實行激進政策的人所掌握。美國政府擔心古巴動搖美國在拉美的基礎,因而就對古巴新政權產生不滿,並且企圖逼新政府就範,結果就導致了美國與古巴關係的日益惡化。卡斯特羅的新政府一開始打算保持古巴與美國的關係,但是美國不肯與卡斯特羅交往;卡斯特羅向美國貸款,但是德懷特·艾森豪威爾政府拒絕其要求,並且支持古巴內部的遊擊組織試圖推翻卡斯特羅政府。1961年1月5日,艾森豪威爾政府於卸任前半個月宣布同古巴斷絕外交關係。同時,從經濟上開始對古巴進行制裁,企圖通過卡斷經濟命脈來扼殺古巴新政權。因此卡斯特羅只能向美國以外的勢力求援。

豬灣事件

1961年4月15日,在剛上任不久的肯尼迪政府的支持下,古巴流亡者組成的部隊駕駛改塗流亡政府標誌的美國B-26型轟炸機從佛羅里達起飛,對古巴進行了兩天的轟炸,1000多名流亡軍從危地馬拉的訓練營出發,抵達尼加拉瓜卡貝薩斯港登船,於古巴南部豬玀灣登陸,意圖占領當地機場,迎接古巴流亡政府,而後籍希望流亡政府以尋求美國幫助的名義,請求已在佛洛里達訓練10個月的約1萬美軍直接插手,入侵古巴並推翻卡斯特羅政府。但是在72小時之內,流亡軍被政府軍擊敗,流亡政府也未能登陸古巴。美國政府並未就此罷休,繼續對古巴施加壓力。

北方森林計劃

在古巴流亡軍的軍事行動失敗後,在時任參聯會主席李曼·雷姆尼澤上將主持下,美國又擬定了直接派兵入侵古巴的「貓鼬計劃」/Operation Mongoose;而其中關鍵的和機密的,作為「貓鼬計劃」的「先導」和「正名」的「北方森林計劃」/Operation Northwoods,指示由美軍執行如襲擊美軍駐關塔那摩基地和位於佛羅里達的民用設施等各種恐怖襲擊,以及在深海擊沉古巴難民船,然後嫁禍於古巴卡斯特羅政府並引發眾怒,再以此為由直接出兵入侵古巴。但「貓鼬計劃」被肯尼迪擱置,肯尼迪通過國防部長麥克納馬拉回復李曼上將,總統明確拒絕了「北方森林計劃」部分,後「李曼」上將下令銷毀「北方森林計劃」的相關文件,但其中部分文檔被遺忘未及銷毀,至美國國會在1992年通過法案,要求與肯尼迪暗殺事件相關的全部500萬頁檔案文件要在25年內全面公開,後被檢出曝光。而「貓鼬計劃」中刺殺卡斯特羅的部分得以施行,到80年代,這一部分變得更具象徵意義,CIA公開承認了對卡斯特羅的各種光怪陸離的暗殺行動,但亦將刺殺行動限制在不波及其它領域如政變的範圍內,在638次刺殺行動的後期更具警示意圖。

向蘇求援

在受到美國的強大壓力時,卡斯特羅不得不向蘇聯尋求援助。蘇聯當時對古巴的處境表現出異乎尋常的關切,正是出於同美國爭奪霸權的需要,想在拉丁美洲找一個立足點。古巴的求援,正是赫魯曉夫求之不得的事情。他認為,古巴局勢的發展,直接關係到蘇聯在拉丁美洲的影響,關係到蘇聯的威信及其在拉美的立腳點。古巴和蘇聯於1960年就恢復了外交關係。在美國同古巴絕交後,蘇聯就抓住機會,增加了對古巴的經濟、軍事援助。蘇古關係的發展,也就隱伏着美蘇關係的緊張和日後的導彈危機。

被逼入絕境的卡斯特羅,1960年秋天在聯合國大會上發表了一番慷慨激昂的講話。他面對坐在大廳里的美國人說,是你們促使我們尋求新的市場和新的朋友,它們就是蘇聯和社會主義世界。在這之後,我們就開始對這種社會主義產生了興趣並開始研究它。1961年4月16日,卡斯特羅宣布古巴成為社會主義國家,正式的加入了紅色聯盟中。

阿納德爾行動

英美在歐洲和西亞部署的中導技術門檻較低,數量龐大,接到發射指令後5至15分鐘即可發射,飛行約12分鐘即可抵達莫斯科。60年代初(使用液體燃料的)遠程洲際導彈發射準備時間均需至少1小時,2016年,美國總統候選人希拉里·克林頓在競選辯論中透露,即便是美國現代的(使用固體燃料的)洲際彈道導彈,在接到發射命令後準備時間也需4分鐘;而繞飛半個地球的飛行時間則約30分鐘,所以即便與當今對比,這批60年代的中導實在是太過接近,也就如達摩克利斯懸劍對莫斯科構成莫大的威脅。蘇共中央主席團(後更名為蘇共中央政治局)責成當時的第一書記赫魯曉夫着手解決這個問題。赫魯曉夫有多種選擇,包括升級以當時新式的 S-25 Berkut/SA-1防空導彈(蘇式防空導彈的鼻祖,比現今仍在使用的SA-2有更高承載力,但只能固定部署)為主要手段的莫斯科防空圈至加載1萬5千噸當量核彈頭成為防空核彈等,並在蘇聯多年未進行核試驗後於1961年10月30日親自下令試爆了一枚超級氫彈沙皇炸彈。而1962年4月,赫魯曉夫在與蘇聯國防部長羅季翁·雅科夫列維奇·馬利諾夫斯基元帥於黑海海邊散步時,首次表達了其設想的更為激進的方案,即利用美古關係惡化,於古巴部署進攻性中程導彈,對美國實現同等威脅。赫魯曉夫當時誇張地向馬利諾夫斯基稱,這是「將一隻刺蝟扔進美國的褲襠」。後來的實際運行卻並非赫魯曉夫設想的那麼簡單。

1962年5月21日,蘇軍副總參謀長阿納托利·格里布科夫大將(Anatoly Gribkov)和兩名助手開始根據赫魯曉夫的想法制定「阿納德爾行動」(Operation Anadyr)。格里布科夫的初始計劃為在古巴部署5個彈道導彈團,其中3個裝備R-12型中程導彈(北約代號SS-4,射程2000公里),2個裝備R-14型中遠程導彈(北約代號SS-5,射程3700公里),每個團配有8具發射架,按1.5倍配備相應導彈,導彈按1:1配置戰略核彈頭。總計40具發射架60枚導彈和60枚百萬噸當量級戰略核彈。如果從古巴西部發射,導彈射程足以覆蓋美國本土全境。為了給導彈部隊提供支援,蘇軍還將部署大批防空和地面部隊,包括2個短程導彈團(按1:5:5配備FKR-1短程巡航導彈含16具發射架、80枚導彈和80枚戰術核彈頭)、2個防空師(配備防空導彈)、1個戰鬥機團(裝備40架米格-21戰鬥機)、1個導彈快艇支隊(12艘導彈艇),和4個摩托化步兵團(配備T-54坦克124輛、水陸兩棲坦克12輛、裝甲車280輛、反坦克導彈發射器36座)。上述部隊的總兵力為50874人。

蘇聯國防部長馬利諾夫斯基元帥在7月4日批准了行動計劃,三天後赫魯曉夫拍板決定實施。在9月4日美國U2偵察機發現了蘇軍的防空導彈和快艇,肯尼迪向蘇聯干涉古巴提出抗議,蘇聯人又決定增派1個可投擲核炸彈的轟炸機團(最初為22架IL28和6枚空投核彈,後又增加20架IL28至總共42架,但並未全部運抵古巴),3個裝備月神luna短程導彈-發射架-履帶式運載車一體裝置的自行火箭營(按1:5:1配備12部可載彈機動的履帶發射車,60枚導彈和12枚戰術核彈頭,至少有6部運抵古巴),2個喀秋莎火箭營(40部喀秋莎火箭發射車)。同時古巴動員正規軍兵力27萬,配備T-54坦克394輛,高射炮888門,重型火炮和重迫擊炮近千門來保護。

1962年9月8日蘇聯貨船「鄂木斯克號」攜帶SS-4中程導彈赴哈瓦那,這可能是第6個在古巴部署的中程導彈團,但是沒有將這批貨運到地方卸貨,古巴危機即已結束。

至1962年10月,蘇聯在美國大部未知情的情況下在古巴秘密部署的核武器有:

  • 兩批共158枚核彈頭,由2艘蘇聯貨輪「因迪吉爾卡河」號(Indigirka)和「亞歷山大羅夫斯克」號(Alexandrovsk)分別於10月4日和10月23日運抵古巴。其中包含百萬噸當量級戰略核彈頭,首批36枚、第二批24枚,共60枚。這60枚戰略核彈頭中的36(或一說40枚,除SS-4所需的36枚外,還有4枚被計劃藏匿於古巴主要港口,在港口被占領、美軍登陸部隊雲集時引爆,充當核地雷)在危機爆發中轉移到陸地上,以備第1波核攻擊,危機結束後又迅速收回存於貨輪。
  • 5個中程導彈團共60枚SS-4、SS-5中程導彈(共40具發射架)分批於9月8日夜和9月16日運抵古巴(另有材料說SS-4實際有4個團預定48枚,實際運到42枚,在危機結束後的撤出中按協議向美方展示了這42枚,而SS-5的發射架和核彈頭全部運到,但SS-5導彈本身卻未運至古巴。),用於搭載百萬噸當量級戰略核彈頭,目標為美國主要城市。因SS-4、SS-5均使用強腐蝕性燃料,燃料只能在接到發射指令後灌注。據當時其中一名導彈團指揮官自傳,當時蘇聯公開在建的發射場和隱蔽的發射架尚不具備快速發射能力,在隊員準備彈體時他本人將驅車前往核彈頭倉庫取回核彈頭,往返需要30分鐘,加上安裝彈頭、豎起和灌注燃料的時間,這批中程導彈最快要滯後45分鐘至1小時才能發射。
  • 7條高爾夫級(golf class/project 629)常規動力彈道導彈潛艇,各配備3枚射程600公里的ss-n-4(R13)艦載型短程導彈用於搭載百萬噸當量級戰略核彈頭。這些潛艇與仍存有20枚百萬噸當量級核彈頭的蘇聯貨輪同泊於古巴港口,作為第2波核攻擊的後備載具。當時蘇聯尚無潛射技術,這7條潛艇需上浮,將發射蓋打開通風情況下才能灌注強腐蝕的硝酸/苯胺燃料,發射準備時間約15分鐘。
  • 首批22架經核武投擲改裝的IL28配有從貨輪卸載由空軍自行保管的6枚407H「塔季揚娜」空投型萬噸當量級戰術核炸彈,這是蘇聯在古巴的最快反應核攻擊力量。兼備配有反潛和常規轟炸的武器。
  • 4條狐步級(foxtrot class/project 641)常規動力潛艇,單獨配備各1枚T5型533mm戰術核魚雷,用於對付可能的美國對古巴的海上進攻。
  • FKR-1短程巡航導彈,用於搭載80枚戰術核彈頭,一小部分瞄準關塔那摩,大部分圍繞哈瓦那,用於對付可能的美國對古巴的海陸進攻。
  • Luna短程導彈含12部可載彈機動的發射車、60枚射程30公里的3R10導彈於10月8日運抵古巴,用於搭載增補的12枚戰術核彈(危機時至少有6部發射車和8枚載有核彈的導彈投入戰備巡邏),並可能作為FKR-1的候補載具。

參考文獻

  1. 資本主義國家,MBA智庫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