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变化之美(马文田)

变化之美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变化之美》中国当代作家马文田写的散文。

目录

作品欣赏

变化之美

苏轼有诗曰:“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天有阴晴,月有圆缺,世间的万事万物时刻都在变化,在变化之中呈现出变化之美。一轮明月挂在天上,在不同的时刻,在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美。上弦月、下弦月,以美妙的形象给人以美的享受;朗朗的圆月,高挂在天空,既能给世间带来明朗,同时让人产生美好的联想,想到人间的团圆,人生的美好。

四季的变化,更是异彩纷呈。唐代高僧天门慧开禅师有诗云:“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春天艳丽的鲜花,夏天怡人的清风,秋天朗朗的明月,冬天飘舞的雪花,无不给人带来审美的享受,使人陶醉在大自然变化的美妙之中。

美,很多体现在色彩方面。人们对色彩的感觉,不仅仅是生理反映,而且是一种“审美反射”。山色随四季而变化,古人总结为“春山艳冶,夏山苍翠,秋山明净,冬山惨淡”。清代画家恽格在《南山画跋》中写道:“春山如笑,夏山如怒,秋山如妆,冬山如睡。”山色的变化,使我们产生审美反射,使我们产生美妙的联想:看到春山,山花烂漫,眼前仿佛是妙龄的少女:看到夏山,草树茂盛,眼前仿佛是美丽的少妇;看到秋山,五彩缤纷,眼前仿佛是中年妇女,在成熟中放射出迷人的光彩;看到冬山,银装素裹,“山静如太古”,眼前仿佛是酣睡中白发苍苍的老人。山色的变化是多么美,给人的感觉又多么美妙。

随着时间的不同,季节的变化,大自然给人以不同的美感。

地点的不同,场景的变化也会给人带来不同的审美感受。有人说过,赏景最佳处是:楼上看山,城头看雪,灯前看月,舟中看霞,月下看美人,另有一番情趣。我们在这里不说美人,而只谈看风景。因为选择的地点的不同,给人的情趣就不同。

清代学者张潮曾以“看月亮”为喻,以场景的变化,阐述人生境界之美。第一种是”隙中窥月“,许多人受一定的时间、空间等多方面的限制,只能从缝隙中看月亮。我想这”隙中窥月“一定让人更能体现出珍惜之情。

第二种是“亭中望月”,从屋里走出去,到了庭院中,漫步亭廊,举头望月,情境淡雅,情趣横生。庭中望月,天地如此开阔,世界如此广袤,人间如此美好。试想一下,一对年轻的恋人,春天漫步在海边,海风轻拂,明月朗照,情语绵绵,一起向往着美好的未来,这朗月佳境该有多么美好。再试想一下,一对年迈的老夫妇,白发飘飘,秋天坐在老树下的藤椅上,仰头望着天上朗朗的明月回忆着一幕幕往事,这又多么富有诗意。此时我想到林语堂的话,他说过:“物之能感人者,在天莫如月,在乐莫如琴,在动物莫如鹃,在植物莫如柳。”观察得多么细腻,确有见地。这些感人之物,有时即使是刹那间的感受,但入了眼,即是永恒。

第三种是“台上玩月”,站在高台上与月嬉戏,例如大诗人李白的诗:“举头望明月,对影成三人。”还有现代的歌词:“今夜对酒月亮,思恋风吹草浪。”这是一种何等快乐的境界!

古今中外许多学者都从不同角度阐述过变化之美。我们在经典文字中神游,吐出浊气吸收清气,体验领略变化之美,既能获得美的感受,又能在心理上获得收获,感受惬意。

在葛洪的笔下,“H春去秋来徐察阴阳之变,水穷云起,默观元化之流”不是变化之美吗?

纪晓岚的方圆之道,充分地揭示了人生处世的变化之美:传统中国人的处世之道,就凝聚在一枚小小的古铜钱中,外面圆圆的,中间是棱角分明的方孔。它预示着“外圆内方”的做人道理。方,做人的正气,优秀的品质;圆,处世的技巧,圆滑的行动。方,原则性;圆,灵活性。因为纪晓岚通晓方圆之术,所以在和珅揽朝政的时代,纪晓岚能够在朝廷上有比较显赫的地位,要风有风,要雨有雨,使得贪官和珅也奈何不了他。

老子的《道德经》包含了丰富的朴素辩证法思想,比较系统地揭示了事物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关系。在对立和依存之中体现了变化之美。阴阳、祸福、善恶、美丑、难易、进退、虚实、静躁、强弱、刚柔等等,都在变化之中,昭示了大自然的规律,“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合,前后相继。”这也都体现了变化之美。

事物在变化之中不仅表现了美,也体现了哲理。

纵观历史人物,许多吉凶祸福都是由于自身。正如葛洪在《抱朴子外传》中所描述的:“周公代理国政,伊尹废黜了太甲,霍光废掉了伊五,孙𬘭使吴少帝退位,被称为合乎正道变通来安定国家,但周公被放逐时艰难窘迫,道路上流言遍布:伊尹最终被杀,大雾下了三天;霍光灾祸几乎及身,死后不久全家覆灭;孙𬘭不长的时间就身首异处。都是笑声没停,而嚎啕大哭之声已经响起了。”葛洪举例说明了变通的反复无常,变通也是变化,所以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并不是所有的变化都是美的,这是符合哲理的。笑声没停,而嚎啕大哭之声已经响起了,现在的中国有数不尽的贪官,不都是这样的下场吗?

祸兮福之所倚,祸福相

生,人生不仅是姹紫嫣红,花团锦簇,还有凄风冷雨,寒风苦露,这是大自然的规律。葛洪在《抱朴子外传》中说:“从来没有旺火不熄灭的,从来没有满溢的水不减少的,光明的东西有成为被委弃的预兆,春草的嫩绿是秋天枯黄的开始,太阳升起到天空中央就会西斜,月亮圆了就会亏缺,春夏秋冬四季按顺序完成使命而逐一退去。”葛洪从大自然的各个方面的变化说明了隆盛和灭亡互为首尾,悲哀和快乐互为早晚的哲理。“隆隆者绝,赫赫者灭,有若春华,须臾凋落。”真是莫向落花长太息,世间何物无终尽。

在苏轼的笔下,则是“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宋-朱敦儒的《西江月》写得好:“世事短如春梦,人情薄似秋云。不须计较苦劳心,万事原来有命。幸遇三杯酒好,况逢一朵花新。片时欢笑且相亲,明日阴晴未定。”明日阴晴未定,不就是变化吗?我喜欢这首诗,写得并不消沉,而是看透了人生,明了了大自然及其哲理。

其实人的一生观念也在随着年龄的增长也在不断地变化,年轻时看远,中年时看透,老年时看淡。这不也是人生变化之美吗?

道的可贵之处在于知道变化。

中书郎周昭(?——261年)是位才德出众见识卓越的名儒,曾著有《周子》九篇。他对道家有深入的了解,曾提出乐道、忧道、守道的观点。他说:遇到天下太平而加以赞美,这种作法可称为乐道;遭逢天下混乱而加以挽救,这种作法可称为忧道;天下大乱,不能挽救而远远躲开,这种作法可称为守道。虞、舜就是乐道者;孔子就是忧道者,微子就是守道者。

虞、舜和孔子都是我们比较熟悉的历史人物。微子,一般人可能了解得比较少。

商纣王是历史上著名的暴君,他屠戮功臣,剖忠臣比干的心,这在《封神演义》中都有描写。微子的母亲生有三个儿子,子启就是微子,是老大。老二是中衍,老三是受德。按道理继承王位的应该是老大子启,但是由于当时子启的母亲还是妾的身份,到他母亲生老三的时候,他的母亲已经扶正为王后,所以根据当时朝廷的规定,继承权就归了老三中德,也就是后来的纣王。微子就是商纣王的大哥。商纣王不实行王道,奢侈残暴,微子多次进谏,终不见效。微子就征求太师箕子的意见。箕子说:“今诚得治国,国治身死不恨,为死,终不得治,不如去。”太师的意见是现在如果真能治国,国家得到整治即使献出生命,也没有什么遗憾的。但是假如为此死了,国家还得不到整治,还不如离开。微子审时度势,知道商朝已经大势已去,自己决定离开。周武王灭商后,微子肉袒而缚,向周武王说明了自己远离纣王的情况。武王深受感动,恢复了他的官位。

微子懂得道的变化之妙,审时度势,保全了自己,这种行为被周昭成为善于守道。

观月有“隙中窥月”、“庭中望月”、“台上玩月”之别,审道有乐道、忧道、守道之差,这变化之美,无限广阔。以历史来说,中国的历史有情史、艳史、秘史,还有正史。多色调的生活,使得中国的文化渊源丰富多彩;思想的多样性,使人类文明的灿烂之花,万紫千红。我们闲暇之时步入其中,学习、品味、鉴赏,领略崇高,问津壮丽,体验多元,增加胸中的珍藏,使丰盈的内心有春风也有雨露,真是其乐无穷。

音乐的美在于音节、音色和节奏的不断变化,舞蹈的美在于丰富多彩舞姿的变化,书法的美在于挥洒自如神妙的变化------艺术在变化中呈现出美,中国的文化也必须在传承本来,吸收外来,向往未来的不断发展变化中丰富多彩。

这变化之美是何等的美妙![1]

作者简介

马文田,黑龙江省绥棱县人。绥化市作协会员,中国城市文化研究中心创作研究员。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