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古城乡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唐河县古城乡位于县城东12.5公里处,东邻大河屯毕店二镇南隔三家河与昝岗乡相望,西与城郊乡、兴唐街道接壤,北隔泌阳河,与源潭镇相连。是河南油田腹心地带。312国道、宁西铁路、沪(上海)陕(西安)高速公路横贯东西,区位优势突出。全乡南北长18.1公里,东西长8.5公里,总面积112.7平方千米(2017年),其中耕地面积10.9万亩,人均耕地1.8亩,是唐河县粮油生产基地乡。

概况

古城乡位于唐河县城东部。辖付湾郭其茂黄店柳树庄大许冲风凰台、罗岗、王惠、魏庄、姚老庄、杜庄、方庄、温庄、古城、张冲、米庄、倪河、徐岗、曲百科、前王岗、长桥、井楼、夭庄、黄宅、阚庄25个行政村。151个自然村。常住人口47815人(2017年);汉族为主,其中回族2700人,占全乡总人口的4%,为全县回族集聚区之一(小常庄村2014年7月划归新成立的兴唐街道)。312国道、328国道(江苏省启东市至湖北省老河口市)从乡境南北通过,泌阳河、三家河流经乡境南北两端,有倪河水库。   [代码]411328309:~200付湾村 ~201郭其茂村 ~202黄店村 ~203柳树庄村 ~204大许冲村 ~205风凰台村 ~206罗岗村 ~207王惠村 ~208魏庄村 ~209姚老庄村 ~210杜庄村 ~211方庄村 ~212温庄村 ~213小常庄村 ~214古城村 ~215张冲村 ~216米庄村 ~217倪河村 ~218徐岗村 ~219曲百科村 ~220前王岗村 ~221长桥村 ~222井楼村 ~223夭庄村 ~224黄宅村 ~225阚庄村 。

历史沿革

明、清时,属南阳府唐县古保;民国3年(1914年)属沘源县,民国12年(1923年),属唐河县第一区(城关区),民国30年(1941年)属唐河县城关区古城、井楼联保;民国35年属井楼镇;1947年12月解放,属唐河(北)县井楼区;1950年9月属唐河县第二区(区公所驻井楼);1956年2月撤区,分别属古城、井楼2个中心乡;1958年10月辖区分属城关人民公社和毕店人民公社;1961年5月分属毕店区王惠、古城和城郊区井楼、大常庄4个公社;1968年8月撤区,合并成立古城人民公社;1983年12月改建为古城乡,乡政府驻古城街。

行政区划

古城乡代码:411328309。2006年,辖付湾村、郭其茂村、黄店村柳树庄村大许冲村风凰台村罗岗村王惠村魏庄村、姚老庄村、杜庄村、方庄村温庄村古城村、张冲村、米庄村、倪河村、徐岗村、曲百科村、前王岗村、长桥村、井楼村、夭庄村、黄宅村、阚庄村25个行政村,149个自然村,333个村民小组,47815人(2017年)。

地理概况

境内中部岗丘起伏,北、南部地势偏低。南部的黄宅、井楼、长桥和北部的凤凰台、傅湾5个行政村是沿三家河和泌阳河的冲积平原,占总面积的20%,其余为岗丘地区。三家河在长桥村委入境,流经长桥、井楼、黄宅、阚庄4个村委进入昝岗乡,境内河段长5公里。泌阳河自傅湾村委入境,流经傅湾、黄店、凤凰台3个村委,境内流长5公里。牛沟引水渠流经北部,长7公里。

倪河水库蓄水量100万立方米。境内黄胶土质占耕地面积的86·7%,其余为岗间洼地老黄土、壤黄土和沿河带状灰沙土等。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5.2度,年均降雨量900毫米,无霜期230天,适宜多种农作物的生长。

古城乡3 原图链接 [ 百度百科网]

经济发展

农业自然条件适宜,科技优势明显,产业化框架明晰。高产粮食作物主要以小麦水稻玉米红薯为主;高效经济作物主要以烟叶、棉花、小辣椒、花生、瓜菜为主。

全乡已建成上万亩优质烤烟、4.2万亩优质小麦、1.5万亩瓜菜、1万亩桅子-牧草、2万亩花生和2万亩脱毒红薯生产基地。畜牧业发展势头强劲,黄牛年饲养量4.1万头,各类兔年饲养量达38万只,养兔数量和兔毛产量30年来一直居全县之首是豫西南最大的皮毛集散地和优良种兔生产基地。全乡有驰名中外的中原皮毛城等皮毛专业市场3个,皮毛购销货栈78家,以经营兔毛.牛羊皮和毛发的专业市场辐射十几个省市,年交易额超亿元。

乡党委、政府坚持以发展为主线,以农民增收、财政增强和建设工业大乡、农业强乡为目标,狠抓以招商引资为主的民营工业,以兔、黄牛为主的畜牧业,以乡村道路、小城镇建设为主的基础设施等重点工作,强化党的建设,全力维护社会稳定,着力构建和谐社会,保持了社会大局的稳定和国民经济的良好发展态势。2006年,全乡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2亿元,比上年增长11%,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11%、13%,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亿元,增长20%,财政收入完成320万元,人均纯收入达3860元,增长13%,先后荣获市“扶贫开发先进单位”、“县农村公路建设先进乡镇”、“民兵建设先进单位”、“财政工作先进乡镇”,2006年被县委、县政府授予综合工作目标一等奖荣誉称号。

文化教育和文物古迹

现有初中2所,小学34所;卫生院1个。文物古迹有:清初井楼清真寺,温庄九古冢,井楼汉墓,古城遗址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