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古离别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古别离》
唐代诗人韦庄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古别离》是唐代诗人韦庄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收录于《全唐诗》中。[1]

乐府《杂曲歌辞》中有篇名为《古别离》,以南朝梁江淹之作为最早,内容写男女别离之情,其后历代诗人多有此题作品。这首五言古风为《古离别》,颠倒一字,其义实同。本诗将世俗的离愁别恨之扰人比喻成美酒之醉人,又将儿女别离伤感之泪比喻成滔滔不绝的长江之水,联想奇妙,意味隽永。清人延召寿《老生常谈》评本诗前四句说:“此种妙思,非太白不能。”事实上,本诗前四句被当作一首五言绝句,流传甚广。后四句则告诚佛门中人(自然也包括作者自己),应该断然弃绝俗世情思,不要也陷入离情别绪中去。[2]

作品原文

《古别离》[3]

晴烟漠漠柳毵毵,不那离情酒半酣。

更把玉鞭云外指,断肠春色在江南。

白话译文

晴空云淡柳色青如烟,

别情难遣散饮酒丰酣。

手拿着玉鞭指向云外,

使人断肠是明媚江南。

词句注释

⑴毵(sān)毵:柳枝浓密下垂的样子。一作"鬖(sān)鬖"。

⑵不那离情酒半酣(hān):为了排遣离情而饮酒到了半醉。不那,无可奈何的意思。那,同奈。

⑶玉鞭:精美的马鞭。云外:天外。

⑷断肠:指因离愁而断肠。

作品鉴赏

​用美丽的景色与欢快的感情互相衬托,互相点染,这是诗人们常用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法。而韦庄这首诗却不同,诗人别开生面,用美景衬托离愁,用离愁点染美景。把离愁与美景揉和在一起,使其互相作用,收到了良好的艺术效果。

晴烟漠漠,杨柳依依,日丽风和,一派美景。作者没有把和挚友离别时的春天故意写成一片黯淡,而是如实地写出它的浓丽,并且着意点染杨柳的风姿,从而暗暗透出了在这个时候分别的难解之情。第二句转入"不那离情酒半酣",一下子构成一种强烈的反差,使满眼春光都好象黯然失色,有春色越浓所牵起的离情别绪就越强烈的感觉。"酒半酣"三字也下得好,不但带出离筵别宴的情景,让人看出在柳荫之下置酒送行的场面,并且巧妙地写出人物此时的内心感情。因为假如酒还没有喝,离别者的理智还可以把感情勉强压制,如果喝得太多,感情又会完全控制不住;只有酒到半酣的时候,别情的无可奈何才能给人以深刻的体味。"酒半酣"之于"不那",起着深化人物感情的作用。

三、四两句再进一层。三句用"更"字一转,用一"指"字,写出临别时的杨鞭指点动作,使这幅图画更加栩栩如生。四句用"断肠春色在江南"七字,作进一层的抒写,将要云的江南,春天来得更早,春色也就更加动人,它带给行人的不是欢乐,而是更多的因春色而触动的离愁。写到这里,诗意也就自然突现出来了。

全诗色调鲜明,音节和谐,语言流畅华美,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在晚唐写景伤别的作品中是较好的一篇。

历代评价

升庵诗话》:"晴烟漠漠柳毵毵······"韦端己送别诗多佳,经诸家选者不载。

《增订评注唐诗正声》:李云:结有余恨。

《唐诗广选》:高廷礼曰:晚唐绝句兴象不同,而声律亦未远。如韦庄《离别》诸篇,尚有盛唐余韵。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扬慎曰:妙品。周珽曰:古色古貌,杂诸王、李,何辨。后二句正是第二句意。与陆鲁望《有别》后联语意相同:陆以留别者言,居人登楼所望,有不堪增愁处;韦以送别者言,行人玉鞭所指,有不胜断肠处。

《唐诗摘钞》:读此益知王昌龄"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倒叙之妙。常建云"即令江北还如此,愁杀江南离别情",与此同意,此作较饶风韵。

《唐人万首绝句选评》:觉字字有情有味,得盛唐余韵。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 约910年),字端己,汉族,长安杜陵(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诗人、词人,五代时前蜀宰相。文昌右相韦待价七世孙、苏州刺史韦应物四世孙。[4]

韦庄出身京兆韦氏东眷逍遥公房 。早年屡试不第,直到乾宁元年(894年)年近六十时方考取进士,任校书郎。李询为两川宣瑜和协使时,召韦庄为判官,奉使入蜀,归朝后升任左补阙。天复元年(901年),入蜀为王建掌书记,自此终身仕蜀。天佑四年(907年),韦庄劝王建称帝,任左散骑常侍,判中书门下事,定开国制度,举荐张道古等忠直文人。官终吏部侍郎兼平章事(宰相),卒谥"文靖"。宋代张唐英撰《蜀梼杌》曾高度评价:"不恃权,不行私,惟至公是守,此宰相之任也。"

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其诗多以伤时、感旧、离情、怀古为主题;其律诗圆稳整赡、音调浏亮,绝句情致深婉、包蕴丰厚,发人深思;其词多写自身的生活体验和上层社会之冶游享乐生活及离情别绪,善用白描手法,词风清丽 。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视频

唐宋词十七讲 韦庄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