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圆顶建筑照片来自

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位于士林基河路,拥有多项设施,提供丰富的文字与影音资讯,供民众探索穹苍的秘密。在这里与天空星象约会、揭开宇宙天文奥秘是最好的地点;不论是千载难逢的宇宙奇景,或是稍纵即逝的惊艳世纪秀,皆可躬逢盛会,一览无遗。亮丽特殊的造型,占地1.8公顷,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天文博物馆,可让您观测星际万象,遨游外太空。设施包括宇宙剧场、探险区、展示场、立体剧场、天文观测室、天文教室、图书馆等,设备规模都具国际水准,提供民众探索宇宙,增进天文知识。[1]


1938年,“台湾日日新报社”为纪念创立40周年,因此将其建在公会堂屋顶上的4吋折射式赤道仪望远镜及圆顶观测台,捐献给台北市役所。光复之后,公会堂为巿政府接收,就更名为中山堂,这就是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的最早前身。之后,人类文化跃入太空时代,社会对天文知识之需求甚切,因为中山堂附近夜间光害严重,不适合观测工作,于是经过规划,决定将天文台设于圆山风景区内,于1963年启用,并于67年兴建天象馆。之后,由于台北市人囗急速增加,原有的天文台规模太小,不敷使用。于是又开始筹备现在位于基河路的天文馆。


天文科学教育馆使天文教育从深奥难懂的纸上谈兵转化为平易近人的生活知识,借由展示、视听解说及观测,用不同角度让民众能身历其境,充分达到天文科学教育成果,奠定国人科学基础知识。同时,也让每位民众皆能享受宇宙的奥秘。宇宙剧场又称为全天域电影,让人有身历其境的感觉,可以使用360度全天域的方式欣赏大自然的美景或是学习最新的科学知识。立体剧场则是利用美国艾渥克斯(IWERKS)公司大型特殊影片的双并式立体电影机,配合精心规划的宽大银幕,一共有208位阶梯式座椅,只要戴上立体眼镜,即可感受到三度空间的临场感,非常真实。天文图书室中,收藏了国内外天文科学相关的书籍、杂志及资料,是天文爱好者的天文知识宝库。 [2]


认识天文馆

天文科学教育馆成立于民国八十五年十一月七日(立冬),承接原台北市立天文台的各项业务,并陆续增加多项仪器设备。八十六年七月二十日(太空探险日)展示场一至三楼展示区完成时,已然全面开放,为台北市民提供更好的服务;而为了让来馆来宾跨越时空的限制,由本馆精心规划,位于展示场四楼之宇宙探险设施,亦于民国九十一年七月二十日正式完工启用。


宽敞的空间设计加上活泼、亲切、不失庄重的建筑意象,结合休闲与教育功能的园景设计,让天文馆成为台北市 最具吸引力的户外育乐活动空间。天文科学教育馆的设计意念,是希望借由外型的稳重块体及前卫的采光罩,加上外围放置的经纬仪和赤道日晷、全天域放映馆外观,象征宇宙的浩瀚与神秘,引起市民对天文科学教育馆的认同。


天文科学教育馆除借由材料及颜色的运用以强调其整体感外,并藉著植栽区隔视线导引来增加空间的变化及私密性。尤其全天域剧院,更是一座直径 35 米,外表面被覆金黄色铝锥面板的圆顶式建筑,借由声、光、电化等仪器设备,带给民众亲临实境的临场感。馆内所有空间与动线设备,皆考虑了游憩与停留需求,各处均有服务设施,堪称是一座兼具休闲性、娱乐性与教育等多重特色的现代天文科学教育建筑。希望大家多加利用本馆,一同悠游星海,领略天文之美。[3]


你知道天文的奥妙吗?

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半圆形的建筑物是全天域剧院,直径35 米,外表覆盖金黄色面板,是一个显目的地标,里面有东南亚最大的宇宙剧场,可容纳325人,以IMAX系统放映全天域电影、德国ZEISS星象模拟系统、180度半球型银幕、倾斜25~30度的座椅,在观赏影片中仿佛身历其境般,看著夜空繁星点点,心情一亮。


在展示场1楼有古代天文学区、地球区、太空科技区,2楼有天球与星座区、太阳系区、望远镜与天文台区,3楼有恒星区、星系区、宇宙论区,并提供PDA无线导览服务,让民众更便于学习新知,顶层设有第一观测室、第2观测室、电波望远镜,第2观测室白天定时开放,周六晚间 7点至9点及日食、月食、七夕、中秋,或是特殊天象发生时,望远镜也开放给民众使用。欢迎大家来太空之旅![4]


台北天文科学教育馆让民众探索眼底星空

座落于台北市士林基河路的天文科学教育馆设有天文馆观测区、展示场与剧场,希望吸引各界对天文科学的喜好与认同。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的第一观测室专供天文教学及观测研究,如太阳表面的Hα摄影、日珥摄影与录影等,也正逐步建立天文观测资料库。而天文科学教育馆第二观测室则于平日定时开放导览,可观察太阳黑子,周六晚间并开放供民众观察星空,让民众一饱眼福。天文馆观测区内还设置了国内首座电波天文望远镜,加上展示与教学行列,希望可以促使青少年们加强对多种学科间的连贯整合与应用,并开启国人亲子与知性旅游的途径。


台北天文科学教育馆展示场、剧场别具特色

台北士林的天文科学教育馆的展示场包含古代天文学区、地球区与太空科技区。古代天文学区包括中国古代三垣二十八星宿介绍,陈列许多钟西方古代使用之天文仪器模型,地球 区则将地球上所有的现象全都以模型及展示看板来展现出来,太空科技区则是展示整个太空科技发展的历程及火箭与人造卫星的设计方式等等。


位于台北士林的天文科学教育馆的剧场包含宇宙剧场及立体剧场,宇宙剧场为全天域电影,用360度全天域的方式欣赏自然美景或学习科学知识,宇宙剧场以180度半球型银幕、倾斜座椅加上立体音响效果,让观众有如置身丛林溪流或宇宙星空中。而天文科学教育馆立体剧场的高画质放映设备,结合宽大银幕,及震撼的音响,当观众戴上立体眼镜观赏影片,便可感受到3D立体感官效果。[5]


历史沿革及大事纪

【公会堂时期至中山堂时期】
中山堂民国27年(昭和13年,西元1938年),台湾 新生报前身–台湾日日新报社–为纪念创立40周年,将其建在公会堂屋顶上的四吋折射式赤道仪望远镜及圆顶观测台,捐献给台北市役所。
台湾光复后,公会堂为巿政府接收,更名为中山堂,其中圆顶观测台即为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的前身。之后,在人造卫星发射前,响应美国 史密斯松宁天文台 (Smithsonian Observatory) 呼吁全世界协助观测人造卫星,遂于民国 47年组织“中国人造卫星观测委员会”,并组编观测队,代表我国参加观测。民国46年,人造卫星射入轨道以后,人类文化跃入太空时代,社 会对天文知识之需求甚切,中山堂附近夜间光害严重不适合观测工作, 于是经台北市政府同意迁址。


【圆山天文台时期】
经过一番规划,决定将天文台设于圆山风景区内,因此,民国49年开始兴建,民国52年正式竣工 启用。另外,巿政府改制院辖市后,于民国 58年报请行政院核定组织规程。鉴于天文教育为科学教育之重要一环,设备亟待充实,于民国67年兴建天象馆,民国69年7月1日落成。此时的市立天文台,共设有研究及推广两组,无论在天文教育之推广、研究及软硬体的设备上,已略具规模。 


【天文科学教育馆时期】
天文科学教育馆然而,由于台北市人囗急速增加,原有的天文台又规模过小,不敷所需,加上市议会曾履次反应尽速增设天文科学馆、扩大空间、充实展示内容、系统化阐释天文新知,遂于民国82年在台北巿政府教育局指示下,于士林区基河路363号正式动工兴建天文科学教育馆。自民国27年(昭和13年,西元1938年)至今,从公会堂、中山堂、圆山天文台至现今之天文科学教育馆,台湾天文教育愈来愈茁壮,也愈来愈具规模。天文科学教育馆已为国内的天文教育注入一股新的力量,使天文教育从深奥难懂的纸上谈兵转化为平易近人的生活知识。


  • 27年 5月台湾日日新报社成立40周年庆,设立公会堂观测室,内置四吋折射式赤道仪望远镜及圆顶观测台,捐献给台北市役所。
  • 34年 台湾光复后,公会堂为巿政府接收,更名为中山堂天文台。
  • 47年 组织“中国人造卫星观测委员会”,并组编观测队,代表我国参加美国史密斯松宁天文台 (Smithsonian Observatory) 呼吁全世界协助观测人造卫星的工作。
  • 49年 圆山天文台开始动工兴建。
  • 52年 圆山天文台竣工启用。
  • 58年 巿政府改制院辖市,报请行政院核定组织规程。
  • 67年 兴建天象馆。
  • 69年 7月1日 天象馆落成,参观人数增至每年十多万人次。
  • 74年 计划兴建天文科学馆,利用圆山动物园旧址,因业务与圆山儿童育乐中心性质相异放弃。
  • 76年 获许市长水德同意迁至基隆河士林段。
  • 78年 12月 完成设计图,历经四次发包均流标。
  • 80年 4月 蔡台长章献先生退休,教育局谢远明督学代理台长。
  • 80年 5月 奉指示再度迁移至基河路363号美仑公园旁边。
  • 80年 8月27日 阮国全先生奉调接任台长。
  • 80年 9月 7日 天文馆用地都计处(都市发展局)正式公告,原旧地2.1公顷,现新址1.8公顷尚可使用
  • 82年10月27日 黄市长大洲主持天文科学教育馆开工动土。
  • 82年12月 7日 土木工程正式动工。
  • 85年 3月12日 市府市政会议通过新馆组织及编制。
  • 85年 8月 5日 台北市议会议法字6157号函组织及编制业经七届十七次临时大会第四次会议三读通过。
  • 85年11月 7日 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成立,由陈市长水扁主持揭幕并布达馆长,同时废止台北市立天文台组织编制。
  • 86年 2月 4日 第一期开馆。
  • 86年 7月20日 全面开馆。参观人数增至每年一百二十万人次。
  • 88年 3月11日 李总统登辉暨马市长英九莅馆视察。
  • 89年 5月 8日 圆山天文台拆除(6月13日完工,9月15日交通局接收)
  • 89年 7月20日 三周年馆庆,马市长英九莅临主持ET大展开展。
  • 89年12月18日 宇宙探险设施工程动工。
  • 90年 7月20日 NASA月球岩石展,白副市长秀雄莅临主持揭幕。
  • 91年 2月26日 首次参加台北灯节花车展示,介绍宇宙探险。
  • 91年 3月30日 电波望远镜正式启用。
  • 91年 7月20日 宇宙探险与科学公园开幕。
  • 92年 1月 2日 阮馆长国全退休,王秘书锦雄代理馆长。
  • 92年 6月 2日 邱国光先生奉调接任馆长。
  • 92年 7月19日 飙火星特展开幕马英九市长莅临揭幕
  • 92年10月21日 “火星大接近”吕秀莲副总统及游锡方方土行政院长莅临参观
  • 93年 1月16日 太空船火星登陆实况转播
  • 93年 7月 1日 卡西尼号进入土星轨道实况转播
  • 93年 7月19-25日邱国光馆长至日本美星天文台,进行东亚天文教育国际交流
  • 94年 3月 2日 女太空人玛莎‧苏‧艾雯丝游天文馆活动
  • 95年 7月17-19日两岸少年高峰会—2006天文夏令营
  • 95年 7月22-29日邱国光馆长应邀赴澳大利亚参加国际星象馆学会2006墨尔本双年大会。
  • 95年11月 9日 水星凌日观测与日本美星天文台网路连线成功。
  • 96年 7月20日 天文馆十周年馆庆活动
  • 96年12月22日 郝龙斌 市长莅临馆参观
  • 97年3月 29日 土星展开幕
  • 97年7月 22日 圣文森总理莅馆参访
  • 97年8月 1日 新疆日全食转播
  • 97年8月 8日 台北市教育局长吴清山局长视察
  • 98年1月 18日 2009全球天文年开幕
  • 98年4月 24日 陨石展开幕
  • 98年5月 2日 教育局吴清山局长主持夜宿天文馆活动
  • 98年7月 22日 日偏食开放
  • 98年9月 16日 天文年奥地利联络人汤玛士来访
  • 98年11月 7日 天文年成果展:澳洲天文摄影大师-大卫‧马林教授“从地球到宇宙”天文摄影展
  • 99年7月 10日 哈柏特展-纵横星空20年
  • 99年9月 21日 木星冲
  • 99年10月12日 宇宙剧场座椅汰换
  • 99年12月31日 购置数位星象仪
  • 100年3月 12日 澳洲 墨尔本瑞秋‧韦伯思特教授来访
  • 100年6月 30日 外星人特展
  • 100年7月 7日 数位星象仪开幕
  • 101年4月 2日 邱馆长国光退休,王秘书锦雄代理馆长。
  • 101年5月 21日 日环食
  • 101年12月21日 陈岸立先生奉调接任馆长。
  • 102年 1月23日 本馆组织规程暨编制表修正案经考试院同意备查,并溯自101年10月20日生效,馆长职务调整为双轨制任用,组室名称改以职掌命名
  • 102年11月14日教育局林奕华局长莅馆视察
  • 103年 4月 1日 教育局林奕华 局长宣布儿童月开始
  • 103年 7月 8日 看地球说故事特展
  • 104年 3月23日 宇宙探险因更新工程暂停开放
  • 104年 1月30日 探索光的奥秘特展
  • 104年 4月 4日 月全食转播并开放
  • 105年 6月14日 展示场因更新工程暂时封闭
  • 105年 7月 1日 飞向宇宙-太空旅行特展开幕
  • 105年11月25日 宇宙探险重新开幕
  • 106年 4月 4日 “电影好好看-宇宙星世界”特展开幕
  • 106年 9月30日 “带我去月球”特展开幕
  • 107年 1月31日 月全食
  • 107年 7月 5日 展示场重新开幕
  • 107年 7月 5日 星际迷航特展开幕
  • 107年 7月31日 火星大接近
  • 108年 6月26日 太空先锋-登月50特展
  • 108年12月26日 日偏食特别开放


地址

台北市士林区基河路363号


景观特色

馆内除天文模型及展示看板外,还有展览剧场及望远镜观测区。


营业(开放)时间

星期二至星期日:上午09:00至下午17:00止;逢周一休馆
星期六:上午09:00至晚上20:00止
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洽询电话 02-28314551


费用简介

★ 展示场门票:
全票NT$ 40元;一般民众
优待票NT$ 20元;6岁以上12岁以下儿童、学生、军警、低收入户者(以上皆须持相关证明)
团体票7折优惠;30人以上团体


★ 宇宙、立体剧场入场券:
全票NT$ 100元;一般民众
优待票NT$ 50元;学生、军警、低收入户者、身心障碍者与陪同者、退休公教人员、退除役荣民、65岁以上年长者(以上皆须持相关证明)


★ 宇宙探险入场券:(宇宙探险施工暂停服务)
单一票价NT$ 70元;所有民众
团体票7折优待;30人以上团体
◎以上费用仅提供参考,请以现场公告为准,不另行通知!


停车场

附属大型车、小型车、机车停车场(需收费)


交通资讯

★自行开车:
1、国道一号:由台北交流道下,接重庆北路过百龄桥,至中正路接基河路即可到达
2、国道一号:由台北交流道下,接松江路至民族东路,续行中山北路转基河路即可到达

★ 搭乘大众运输:
1、公车:搭乘303、303(副)、303(区间车)、41、529、620(区间车)、红30、红30(区间车)、红9至士林区行政中心站;搭乘41至士林站即可到达
2、捷运:搭乘捷运淡水线至士林站,沿基河路步行即可到达 [6]



视频

台北天文馆阳明山星空直播


台北市立天文馆(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好玩媲美日本科学博物馆,互动设施超丰富!


外部连结


参考资料


Category:730亚洲史地总论 Category:733台湾 Category:990游艺及休闲活动总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