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台湾雀麦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台湾雀麦

中文学名:台湾雀麦

拉丁学名:Bromus formosanus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Angiospermae

纲:单子叶植物纲 Monocotyledoneae

目:禾本目 Graminales

科:禾本科 Gramineae

属:雀麦属 Bromus

种:台湾雀麦

分布区域:台湾

台湾雀麦,拉丁文名:Bromus formosanus.禾本科、雀麦属年生,具向下伸展的长根状茎,生有稠密的须根,叶鞘残存;先端截平;先端渐尖,平滑无毛。

分枝孪生细弱,顶生一小穗,整个花序含有数枚小穗而近总状;小穗长椭圆状披针形,紫褐色;外露,具细柔毛;颖生生毛,第一颖线状披针形,顶端锐尖,外稃长椭圆形,粗糙,边缘密生柔毛,二脊密生纤毛;花果期7-8月,颖果于9-10月上旬成熟。

生于高山带,海拔3500-3800米, [1]

台湾雀麦形态特征

多年生,具向下伸展的长根状茎,生有稠密的须根,深达20厘米以下。 台湾雀麦 秆高20-30厘米,直径约1毫米。叶鞘残存;叶舌长约0.5毫米,先端截平;叶片长10-20厘米,宽3-5毫米,先端渐尖,平滑无毛。

圆锥花序长10-12厘米,分枝孪生细弱,顶生1小穗,整个花序含有数枚小穗而近总状;小穗长椭圆状披针形,含5-7花,长约20毫米,宽5-9毫米,紫褐色;小穗轴节间长2-3毫米,外露,具细柔毛;颖生生毛,第一颖线状披针形,长8-9毫米,具1脉,顶端锐尖,第二颖长10-12毫米,具3脉;外稃长椭圆形,长约15 (-18)毫米,每侧宽约2毫米,具7脉,粗糙,边缘密生柔毛,顶端具长3-7毫米的直芒;内稃长约9毫米,二脊密生纤毛;花药长2毫米。花果期7-8月,颖果于9-10月上旬成熟。

台湾雀麦生长环境

台湾雀麦生长于海拔3500-3800米的高山带,在阳坡土层浅薄的岩石缝隙、坡峭壁、岩屑裸地生长良好。

台湾雀麦分布范围

特产台湾南湖大山大坝尖山中央尖山南湖北峰)。模式标本采 台湾雀麦(3张) 自台湾宜兰南湖大山。

参考来源

  1. 台湾雀麦, 植物智, 2020-01-18